心遇聖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心遇聖言】阻礙我們迎接耶穌的心靈「回音室」

文:孔維仁神父
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乙年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耶穌來到自己的家鄉……眾人聽了,就驚訝說:『他這一切,是從那裡來的呢?所賜給他的,是何等的智慧?怎麼藉他的手,行出這樣的奇能?這人不就是那個木匠嗎?他不是瑪利亞的兒子嗎?』……他們便對耶穌起了反感。耶穌對他們說:『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本族、和本家之外,是沒有不受尊敬的』……耶穌因他們的無信心,而感到詫異。」(谷6:1-6

您們去過意大利嗎?若您乘坐巴士或火車穿越鄉村,率先進入眼簾的,可能是鐘樓。每個村莊都有一座鐘樓,鐘樓獨特的外形,能幫助您從遠處識別是哪一個城鎮。天主教信仰影響了城市與城鎮的規劃,往往圍繞着聖堂而建造,各鐘樓亦是典型的特色。在歷史的長河中,各城鎮都保持着各自獨特的管理、文化和價值觀,使美麗的傳統和藝術得以發揚光大。不幸的是,這些強烈特色也造成了與鄰近城鎮之間的仇恨和衝突。

意大利文「campanilismo」一詞便是用來描述這種現象。照字面翻譯,就是指「鐘樓主義」。在英文中,類似意思的詞語便是「parochialism」(而「parrocchia」具「堂區」的意思),定義了一種對地域價值觀和自身利益的過度依戀,往往以鐘樓為象徵,這種依戀會導致孤僻和拒絕慮不同意見與想法的封閉心態。

在本主日的福音(谷6:1-6)中,耶穌也面臨着類似的態度。他回到自己的本鄉,那裡的人對耶穌及祂的家十分熟悉。他們看到祂在那裡長大,看到祂在那裡當木匠,在那裡的會堂裏教育小耶穌。開始公開傳教後,耶穌回到家鄉,以一種不同的方式傳教和行事,這權威遠遠超出了他出身卑微的地位。村民們都無法接受這種變化:他是一個普通家庭的木匠,怎麼假裝自己是天主派來的呢?

我們都期望天主按照我們對祂固有的想法,來向我們顯示自己,這些想法經常有意無意地包括對一個人自以為是的特權和獎勵。耶穌沒有提供這些,而是邀請他們踏上皈依之路,這需要相信耶穌所顯示的天主。天主透過承擔我們的人性,並為全人類(不只是一小數的人)獻出性命,來彰顯祂的大能。耶穌透過事跡和行動宣揚的福音,雖然植根於《舊約》的啟示和傳統,卻邀請我們敞開心扉,更深入地了解天主的本性和天主對人類的計劃。

在自己的信仰生活中,我們往往更願意堅持對天主的個人想法,而不是與祂實際的相遇。我們經常被自己在舒適圈的「鐘樓」周圍所學到的東西困着,從而阻礙了發現天主以怎樣的方式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天主的方式往往不能預測的, 而且帶來些不舒服 :一場疾病、一次失敗、突然意識到需要改變生活中的某些事情⋯⋯

耶穌同鄉所抱有的狹隘態度,若放在今天時代中,便是媒體所稱的「回音室」。「回音室」指的是一種環境,在這種環境中,人們只能接觸到與現有信念一致的訊息或觀點。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只會接觸到強化自己觀點的內容,從而導致對現實的看法扭曲。不論在網絡線上或線下,都會出現「回音室」,阻礙公開討論和對反對觀點的思考。

「回音室」之所以在互聯網盛行,其中一個原因,是算法很容易根據用戶過去的興趣來制定我們在網上遇到的內容,這可能會限制我們接觸不同的想法。

教宗方濟各曾多次談到這個問題,最近更在第五十八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撰寫文告,題為「人工智能與人心智慧:邁向圓滿人性的傳播」。教宗寫道:「數位革命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大的自由,但前提是我們不能被困在今日所說的『同溫層效應』(echo chambers)模式中。在這樣的情況下,並沒有增加資訊的多元化,反而在混亂的泥淖中漂流,成為市場利益或權力的犧牲品。……資訊與生活中的種種關係是分不開的,所涉及的,是人的身體和需要人投入的現實世界;不僅必須要有人與數據之間的關係,也必須要有人與經驗之間的關係;除了共享以外,也必須要有人的面孔、眼神和憐憫之心。」

每一天,耶穌都會回到我們心靈的本鄉之家。我們是否準備好去迎接祂,聆聽祂與我們分享的福音——其中包括關於我們自己和現實常常令人不安的真相;聆聽祂與我們分享的福音話語;還是,我們只會躲在自己的「回音室」堅持對祂抽象的想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