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四旬期】(2) – 教父:祈禱、守齋和施捨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
譯:何心豫

四旬期是補贖的時期(拒絕罪惡,擁抱愛的時期)。補贖,主要是內在的補贖(悔改、下等痛悔和懺悔),能通過祈禱、守齋和施捨等外在補贖來表現和改善這三種都是基督徒最經典的補贖方式。

第二世紀的作家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施捨是悔改的一種形式,而且是很好的;守齋比祈禱更好;但施捨比這兩者都好,因為施捨能遮掩許多罪過。祈禱是可靠的盾牌,去抵抗死亡。能完美做到這三樣事情的人是有福的。最重要的是,施捨能減輕罪過的重量。」通常,祈禱指向守齋和施捨。

從基督宗教的一開始,教父們便寫了大量有關祈禱的著作,包括《十二宗徒訓誨錄》Didache)、聖希波呂托斯(St Hippolytus)的《宗徒傳統》、戴都良(Tertullian)《關於祈禱》的論文,以及奧力振(Origen)的講道。

對於聖伯多錄.金言(406-450),「祈禱,慈悲和守齋是相輔相成,構成一體。守齋是祈禱的靈魂,慈悲是守齋的命脈。不要讓任何人試圖分開他們,因為它們密不可分……所以,如果你祈禱,就守齋;如果你守齋,就施予憐憫;如果你希望別人會聽你的請求,那就聽從別人的請求。」他補充說:「不為窮人守齋的人,是在愚昧天主。」另一方面,守齋取悅天主。赫爾馬斯的牧羊人(The Shepherd of Hermas)說:「將守齋時沒有食用的東西,施予給窮人。」

聖奧斯定寫道,祈禱是與天主對話:「你的祈禱就像一場對話。當你閱讀時,天主在與你交談;而當你祈禱時,是你在與祂對話。」在一場良好的對話中,祈禱會戰勝天主。戴都良寫道:祈禱是唯一能征服天主的一件事……祈禱潔淨罪惡……養活窮人。

祈禱是敬禮的一種,無論貧富,對所有教友來說都是不可或缺:「在愛我們的同胞這一事上,所有人都能達到同等的水平。」聖良一世(St Leo the Great,461)寫道:「教友的敬禮行為當中,只有對貧窮人慷慨解囊這一行為能給予天主極大的喜悅。當人在這關愛的慈善行為內發現仁愛時,也能在那行為內看到映出天父慈愛關顧的倒影。

教父推廣祈禱,輔以善工。聖西彼廉(St  Cyprian)是這些教父之一。這名非洲主教在《論天主經》的深情評論中,談及到有成果和無成果的祈禱;後者指的是沒有善功和良好行為的祈禱:「沒有善功的祈禱是徒勞無功的。在最後審判的那一天,祂固然會獎勵善功和施捨,但在今天,祂也積極聆聽來自善功的祈禱。沒有善功的祈禱,就像不結果子的樹(參看瑪7:19)。天主聆聽了來自施捨的祈禱(參見多12:8-9)和科爾乃略的祈禱,因為他們除了時時祈禱,也會同時作許多施捨(參見宗10:4)。」

教父的文章和講道的主題,通常圍繞祈禱,特別是為窮人和受壓迫者的祈禱。我們為窮人所作的祈禱是必定有效的。為甚麼?聖西彼廉回答說:「當人對窮人憐憫時,他是在向天主借貸;而那施予給有需要的人的人,就是直接施予給天主;在某種意義上,他向天主奉獻了悅耳的屬靈祭品。」

守齋必須伴隨着施捨或憐憫,才能成為好行為。守齋而不加施捨,不會讓你通往天堂;單單守齋是不夠的,正如聖金口若望、聖安博和聖奧斯定告訴我們。此外,根據教父,單單守齋可成為貪婪的根源。

所有的教父強烈堅持教友要施捨和分享。聖西彼廉寫了教會內的第一份有關施捨的神學論文,題為《論工作和施捨》,談到施捨是所有基督徒的義務,因為所有教友需要藉由愛近人來實踐仁愛。在天主面前,施捨也是十分有用的。為甚麼?聖西彼廉回答說,施捨是正義的行為仁愛的行為,以及是淨化我們罪過和獲得赦免的手段之一。他這樣建議富有的貞女們:「讓窮人感受到你的富有。把你的財產借給天主;給基督提供糧食。」

聖額我略.納齊安建議:「要慈悲。與饑餓者分享你的餅,對無家可歸者表示熱情好客,要帶著喜樂去迅速行動。」聖奧斯定也強調了施捨的實際做法。這名希波主教寫道:「就像在火勢威脅下,我們會跑去取水撲滅一樣……同樣,假如罪惡之焰從我們的草堆中升起,讓我們困擾,如果此時有機會去做一件慈善工作,讓我們因此而歡欣吧,因為這機會就像是一口讓我們能撲滅火勢的泉源。」

聖依西多祿(St Isidore,約560-636)談到兩種施捨:物質佈施,盡我們能力給予窮人;以及精神佈施,寬恕冒犯我們的人。上主曾說:「你們要赦免,也就蒙赦免。你們給,也就給你們」(路6:37-38)。聖依西多祿評論道:首先,施捨—有形哀矜—應該是給予貧困者;而第二種,寬恕—神哀矜—則應實踐在罪人或壞人身上。因此,聖依西多祿總結道:「你總是能夠施予一些東西:如果不是金錢,至少是寬恕。」聖格肋孟(St Clement,約第一世紀末)寫道:施捨跟悔改一樣好;守齋比祈禱好,但施捨則勝於守齋和祈禱。

四旬期內,最好的善行便是慈善工作。聖良一世說:「任何時候都是進行慈善工作的適當時機,但四旬期給予我們特殊的鼓勵去行善。……首先要追求贏得這份恩寵,因為仁愛包含所有其他的美德,並遮掩許多罪過。」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