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姚子汶
我們已論及三位偉大的宗徒教父:聖克萊孟(St Clement),聖依納爵.安提約基雅(St Ignatius of Antioch)以及聖玻里加(St Polycarp)。我們還能提及這個時期的三件事情:一位主教,一封書信,以及一個啟示。
(一)帕丕雅.耶辣頗里(Papias of Hierapolis)。這位主教是帕丕雅.耶辣頗里,活躍於大約公元60年至130年,明顯也是聖若望的一位門徒;與另一位若望的弟子聖玻里加是好朋友。
學者指出,帕丕雅是有記錄以來,首個說出四部福音作者的人。從他的著作《Explanation of the Sayings of the Lord》(拙譯:《主諭評注》),我們能找到兩處,指出馬爾谷和瑪竇為福音的作者。
關於馬爾谷,他寫道:「馬爾谷成為伯多祿的口譯員,並準確地寫下所記得的一切,但沒有按順序記錄主所說或所作的一切。」
至於瑪竇的福音,他則寫道:「瑪竇用希伯來文撰寫了這些話⋯⋯」
(二)《巴爾納伯書信集》(The Epistle of Barnabas)。這部作品看似一封書信,但更像是一篇論文。雖然一些古代作家認為是巴爾納伯(又名納博)親自撰寫,但並不能確定聖保祿的同伴就是這書信的作者。
這封書信解釋的其中一個重點是,《舊約》為我們預備着《新約》。這就是為何《舊約》是基督宗教聖經的一部分。這書信又堅稱,猶太人只理解《舊約》中的教義和事件的字面意義,而沒有看到更深層的屬靈意義。除了先知預言外,《舊約》中還充滿了默西亞及其十字架的預象。此外,他還指出《舊約》更預言了一切將在教會實現出基督所建立的事,例如:聖洗聖事。它教導我們,聖洗聖事使我們成為天主的義子女,並在我們身上刻上天主的肖象和模樣,好使我們成為天主聖神的宮殿。
這封書信可能是最早談到聖經不同層次含義的一份文件。正如《天主教教理》第115條提到:「依照古老的傳統,聖經的意義可分為兩種 :即字面的意義和屬靈的意義,後者又分為寓意、倫理及末世的意義。」
在其有關倫理道德的教導中(第19章),更有捍衛未出生嬰兒的內容:「你不可墮胎,也不可在孩子誕生後將其殺掉。」(英文版的《巴爾納伯書信集》可於newadvent.org查閱)
(三)《何而馬牧者》(又譯《牧者的誡命,The Shepherd of Hermas》)。這本書記載了一位何而馬(Hermas)所得到的異象。這部作品在教會中備受推崇,但並未被列入《新約》當中。《何而馬牧者》由三卷書組成:《異象》、《誡命》和《比喻》。
這位《何而馬牧者》教導,聖洗聖事是必須的,好能成為教會的一部分;而且,聖洗聖事在救贖過程中也是必需的。
雖然沒有提及懺悔修和聖事,但指出人們在聖洗聖事後仍能懺悔並得到寬恕。但只有一次!「我告訴你們,若有人受魔鬼的試探,在天主召叫祂子民得永生後犯罪,只有一次悔改的機會。但若此後常常犯罪,然後悔改,對這樣的人來說,他的悔改是沒有用的;因為他很難活下去。」(《誡命》3,第3章)
《何而馬牧者》又教導,我們需要教會,好能被救贖、獲得救恩。它又形容教會戰鬥分子(在世旅途中的教會),以及已得勝的教會(在天國的教會)。
對於婚姻,它指出:若妻子(或丈夫)犯通姦罪並拒絕悔改,丈夫(或妻子)必須與她分居;但妻子(或丈夫)在世時,丈夫(或妻子)不能再婚。若妻子(或丈夫)悔改,丈夫(或妻子)必須重新接納,並與其一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