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嚶鳴合唱團兩場「守護神的文化」音樂會圓滿舉行

以歌詠向音樂主保及音樂大師致意
嚶鳴合唱團兩場「守護神的文化」音樂會圓滿舉行

(本報訊)嚶鳴合唱團2023年度周年音樂會題為「守護神的文化」(Patronus Musicus),分別在上週六(11月4日)晚上8時及上主日(11月5日)傍晚6時,假聖若瑟修院聖堂舉行,兩場演出座無虛席。

是次音樂會適逢音樂主保聖則濟利亞節到來,以「守護神的文化」為主題,選出多首與聖女有關的曲目,期望透過音樂會歌頌喜樂與和平,並向音樂主保聖人致意,祈願澳門音樂文化得以傳承和健康發展。

兩場音樂會出席嘉賓包括澳門教區李斌生主教、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發展基金代表梁詠茜、文化局代表-演藝學院音樂學校代校長劉晨晨、澳門城市大學戴定澄教授、聖公會鄔格培牧師、中山禾風女子合唱團創始人及常任指揮李征,以及澳門大學多位愛樂好友包括鄺耀基教授、徐建華教授、劉沛棋博士、馮家維博士等。

音樂會分為兩部分進行,由王嘉祺博士、周愷霖分別擔任合唱團和合唱小組指揮,沈穎瑤和葉永安擔任鍵盤伴奏。音樂會上半場以早年在澳門教區修院習樂、「香港現代音樂之父」稱號的林樂培先生著作——《Credo》(信經:自《讚頌彌撒曲》)——拉開帷幕,藉此向今年一月離世的大師致以崇高敬意。

及後,嚶鳴合唱團成員為樂迷介紹兩部歌頌聖則濟利亞(Santa Cecilia)的作品,先是區師達的《聖則濟利亞清唱劇》(Cantata“Sancta Cecilia”),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關於區師達神父因何啟發靈感創作此曲,又因何半途擱筆,相關趣事將由伍星洪(嚶鳴指揮之一)娓娓道來,在音樂會場刊內自有詳盡介紹。

音樂會後半場則演譯古諾(Charles Gounod)的《聖則濟利亞莊嚴彌撒曲》(Messe Solennelle de Sainte Cécile)是一部散發熾熱情感及繽紛色彩的聖樂作品,體現典型的浪漫主義音樂特徵,在眾多紀念聖則濟利亞的音樂中,以此作最具代表性。指揮王嘉祺嚴謹中帶自由的處理手法,讓作品散發神聖而醉人的光輝,在她帶領下,合唱團充份融入音樂,展現出寬廣的情感幅度,而沈穎瑤的風琴與葉永安的鋼琴伴奏,則更適切地烘托出作品的韻味。

最後,林樂培的音樂再次登場,他的《搖籃曲》為演出畫上完美句號,音樂會在溫馨氣氛中落幕。嘉賓與樂迷對嚶鳴表現予以肯定評價,並認為他們的選曲一向兼顧世界知名樂曲,又不忘推廣本土作品,他們的工作目標及努力成果有目共睹,值得各方關注。

嚶鳴合唱團團長林平良表示,音樂會選曲貫徹了該團一向推廣本土作品並同時注重介紹世界音樂名作的宗旨,而於「聖則濟利亞日」(11月22日)正要到來時上演與這位音樂聖人有關的作品,當具非凡意義。

周年音樂會剛結束,嚶鳴又忙於為下月的音樂活動作準備,其中12月2日在澳門主教座堂的演出應「香港聖詠節」邀請參與,為第三屆「香港聖詠節」的閉幕音樂會「向林樂培大師致敬」,節目將包括林樂培及其他本土作曲家的聖樂合唱作品。

嚶鳴合唱團周年音樂會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發展基金贊助。嚶鳴現正招收團員,歡迎熱愛合唱藝術的朋友加入,詳請可瀏覽嚶鳴合唱團網頁:www.macauperosi.org.mo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