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嘉模聖母堂教友舉行義賣 以支援聖地加沙人道救援工作

(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訊)為支持方濟會會士於聖地援助加沙人道救援工作,氹仔嘉模聖母堂舉行義賣籌款活動。

負責這項籌款活動的氹仔嘉模聖母堂傳道員Joshua表示,該堂今年7月舉辦朝聖活動,隨團教友了解到當地基督徒的經濟情況,便提議為當地基督徒進行一次義賣行動:「主要是朝聖的時候,教友們發現,原來所謂的聖地,當地基督徒原來非常受苦的。從1948年以色列立國的時候,有15-18%的基督徒,到現時則少於2%,因為工作和宗教信仰有直接關係,社會上大部分的工作機會都是由猶太人及回教人掌控,基督徒主要是依賴朝聖者的生意,沒有朝聖者便會沒有工作,繼而影響小孩子沒有機會讀書。」

他解釋,現時當地的基督徒是為了信仰而選擇留下,並形容這些基督徒是信仰的「活石」(伯前2:4):「沒有基督徒的臨在,又或說,若聖地已再沒有任何基督徒,那麼我們到聖地便只有參觀考古遺址和爛的石頭,走馬看花。」Joshua指出,當教友們抵達聖地,認識到他們的情況,發現到他們面臨各種困難,便有堂區教友買了聖地十字的吊咀:「這位教友本人亦是從事手飾工藝工作,回到澳門後便主動提出可以奉獻作慈善的用途,並製作這些吊咀,義賣後將善款帶到聖地交給有需要的基督徒。」

Joshua指出,計劃活動之初,尚未發生近日的以巴衝突,純粹打算為聖地基督徒籌款,但後來得悉以巴衝突及加沙情況後,便決定將善款幫助當地有需要的教友團體,讓他們能購買物資、維持生計。

這次籌款活動,將會透過方濟會會士轉交留守加沙的仁愛修女會以及當地教區:「因為有部份團體已撤離加沙,善款能透過兩個途徑帶到加沙,一個是仁愛修女會,德蘭修女的修會,她們繼續留守當地,但因為當地的物資是非常昂貴,雖然有物資進入加沙,但他們未必有足夠金錢去買,所以她們需要善款的支持;第二就是透過本地教會,當地教會實際上與方濟會是不同的,但他們的關係是緊密的,方濟會是聖地的守護者,加沙就有本地羅馬教會拉丁禮的團體,有本地的主教,他們會互相合作,我們有時會見到網上的影片,都是屬於加沙本地堂區聖家堂,我們暫時沒有方法直接將物資帶入去,因為已被封鎖,他們只有購買當地已進口的物資。」

Joshua透過在當地的朋友得知,雖然首都特拉維夫、耶路撒冷及以色列境內其他地區的人民生活尚算和平:「在聖地現時的情況尚算和平,大部份人民都在正常生活,如常上班,位於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朋友表示人是相對少,但生活如常,而北面的人民亦如常上班,但最大問題是,我認識的除了猶太人及回教徒,基督徒他們是依賴朝聖工作作為他們的收入來源,現時沒有朝聖的人,至少亞洲地區香港國泰航空直航航班已停航,亞洲基本上已沒有人到訪,沒有人由美國到訪,只有好零星的意大利人因為鄰近還會到訪,整個情況是基本上生活尚可,日間沒有特別,但晚上會有宵禁的感覺,很少外出,但教會的生活,除了加沙以外,其實是正常,但加沙內裡的情況的確是非常痛苦,因為普通百姓,小孩子,醫院、學校成為了避難所,情況真的非常辛苦,因為人口眾多,200萬人置身於一個細小的地方,其餘以色列的地方是正常生活,因為加沙位於以色列南部,離耶路撒冷有60公里,所以安全的。」

網絡圖片

有多次組織聖地朝聖團經驗的Joshua 亦感嘆,聖地的基督徒人數不斷下降,一位隨團教友的分享,讓他感受非常深刻:「一位教友跟我分享非常深刻,他表示:『原來還有人因為信耶穌會受這麼多苦』我記得他在朝聖的時候跟我分享,他看到原來是這樣,與他在歐洲,在很美麗而宏偉的聖堂原來是不同的,在那裡(聖地)的基督徒是辛苦的。教會是在耶路撒冷誕生,五旬節聖神降臨節是在耶路撒冷最後晚餐廳發生,教會就此誕生,但這裡基督徒的臨在是越來越受到迫害若沒有基督徒臨在,聖地又怎能稱得上聖地呢」

是次籌款活動提供兩個不同大小的純銀十字架吊咀供認購,有意認購人士可於11月19日或之前直接到嘉模聖母堂選購,亦可透過臉書專頁或致電該堂區認購,吊咀預計於12月中旬到貨;亦會有少量吊咀於12月舉行的聖誕巿集中進行義賣。除了認購這些義賣的吊咀,教友亦可直接將慈款交到嘉模堂區,會轉交到當地援助加沙人道救援工作。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