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意大利迪士尼頻道播出青年與教宗對談節目

與教宗坦誠對話:回答青年十條尖銳問題(2)

文:Felipe Herrera-Espaliat

譯:Conni Leung(Focolare)

由西班牙人左爾迪.艾沃肋(Jordi Évole)和馬利烏.杉折滋(Màrius Sánchez)執導,4月5日在迪士尼+(Disney+)流媒體平台上發佈。這十位20至25歲之間的青年,來自西班牙、塞內加爾、阿根廷、美國、秘魯、哥倫比亞等地,在節目中與教宗談論時下各種議題。

侵犯——「我不想這事永遠落入訴訟!」

話題改變了,氣氛更加緊張。由於西班牙籍胡安(Juan)告訴教宗方濟各,他在11歲時,曾多次遭受一位在主業會學校任教的老師侵犯。他因為感到痛苦,而幾乎無法說話。肇事者被民事司法起訴定罪,但刑罰很輕,教宗很難過。這位年輕人遞給教宗一封由他寫的信,他更為驚訝。這封信是教宗個人寫給年輕人的父親的回信。教宗在信中告訴他,當時的信理部(CDF)將在教規層面上處理此案。這名年輕人承認自己不再是一名信徒,並向他解釋說,信理部已經裁決,要保存教師的良好聲譽,免除他的責任。

方濟各承諾審查此案,但其他人開始對他提出質疑,認為教會普遍疏忽其神職人員侵犯兒童的行為。教宗對這些行為表示悲痛,並詳細指明,為打擊這些行為所做的一切,以便至少在教會内,「這些侵犯兒童的案件不適用時效來取决。如果多年來確實是屬於時效範圍,我就自動取消這個時效。我不希望這個問題成為法定時效。」他非常嚴肅地表示。

包容——你知道甚麼是非二元性別者嗎?

另一位西班牙女青年西莉亞(Celia)介紹自己,並解釋說,她不是非二人,而是基督徒。她問教宗:「你知道甚麼是非二元性別者(Non-binary gender)嗎?」他回答說知道,但她還是向教宗解釋:「非二元性別者是指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的人;或者至少,不一直都是。」然後,她想知道教會是否給予性和性別多樣性的空間。教宗的回答是擴大視野,看看教會的包容挑戰,他説:「每個人都是天主的子女,每個人都是。天主不會拒絕任何人,天主是父親。我也無權將任何人逐出教會。不僅如此,我的責任是永遠歡迎(所有人)。教會不能對任何人關閉大門。對任何人都是如此。」緊接着,教宗對那些以《聖經》為參照,宣揚仇恨言論,為將所謂的LGBT運動排除在教會團體之外。他確切表示:「這些人滲透在教會内,利用教會達到個人的慾望,為求個人狹隘的利益。這是教會的腐敗之一。」

教會屬「陰性(女性)」與教會屬「陽性(男性)」

可是,尖鋭的問題還沒有結束,有人問及方濟各如何看婦女在教會的位置,特別是向婦女開放司鐸聖職的可能性。正如教宗之前所說過的,他回答說:「做神父總比不做的好!」這是根據神學而論,因為神學教導,給男性授予神品聖職。教宗補充說,女性有助教會導向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母性。方濟各認為,剝奪她們的母性,就等於剝奪了她們的原創性,對她們行使一種男性主義的聖職。因此,教宗解釋說,提升女性的地位是與教會本身的使命吻合。他指出:按西方語法,「教會是屬陰性(女性),而非屬陽性(男性)。」

面對色情的視聽製作性愛之美

雖然教宗對於這類的視聽製作不總是感到從容不迫,但他允許年輕人自由地表達自己,即使當中許多的立場與教會在各個領域上的教導互相抵觸。例如:哥倫比亞籍的亞歷山德拉(Alessandra),從自己謀生的活動開始挑戰教宗。她說自己是色情內容的創作人,在社交網絡上傳播;據她說,這份工作讓她更重視自己,並有更多時間與女兒在一起。

教宗方濟各認真地聽着,並且總是從積極的一面出發,讚揚社交網絡作為促進溝通和建立人際關係是有潛力的工具。然而,他隨後談到當中的內容傳播道德的問題,説:「例如,如果你通過網絡銷售毒品,就是讓年輕人沉迷,造成傷害,你就是在煽動犯罪。如果你通過網絡建立黑手黨的聯繫,營造社會的勢力,這是不道德的。媒體的道德取決於你如何使用它。」

然後,瑪麗雅是一位年輕的天主教徒,曾公開反對墮胎。她反駁說色情産品對於製作人和消費者都有害。方濟各從這一點出發,再次發言,回顧那些色情創作人在人性上貶低了自己。他澄清說:「那些沉迷於色情的人就像沉迷於一種藥物,使他們處於一種無法成長的情况。」

然後,對話轉向手淫的話題。教宗再次選擇拓寬視野方式,指出一個健康的性行為:「性是天主賦予人類的美好事物之一。在性方面表達自己是一種財富。因此,任何貶低真正表達性行為的,都是貶低你,並使你這種豐富的性能力變得貧乏。性有其自身的動力;有其存在的理由。愛的表達可能是性活動的核心點。因此,任何從你身上把愛拖走;從這個方向帶走的東西都會削弱性的活動。」當然,教宗承認,教會關於性的教理仍處於初級階段,並承認關於性的成熟教理,我們基督徒並不常有。

瑪麗雅的基督徒見證如逆水行舟

這次拍攝以兩位女青年在教會中的截然不同經歷作結束:一位受到信仰的滋養和祝福;另一位則受到傷害,傷痛至極。

瑪麗雅此刻再次毫無畏懼表達了她天主教的信仰,以及對教會的歸屬感,她為此而感到自豪。不過,在其他九位年輕人的目光下,她的聲音有時斷斷續續,他們在整個談話過程中所表達的意見經常與她的相左。瑪麗雅解釋了她與基督的關係是如何賦予她生命的意義。教宗認真地聽着她,很欣賞,但勸告她,她所行的道路將是艱難的:「你信仰的見證觸動了我的心,因為你在這次會議上所說出的話需要勇氣。謝謝你的見證……我不想嚇唬你,但要積蓄力量,準備迎接考驗。繼續做好這些事情,但是當考驗來臨時,不要害怕,因為即使在黑暗中,也有上主,隱藏在那裡。」這是方濟各給她的直接建議。

然而,瑪麗雅的經歷與露西婭的是南轅北轍,撕裂和距離形成了對比。露西婭是一位年輕的秘魯女青年,昔日是修會的成員,曾努力為他人服務,但多年因權力侵犯和心理虐待後,已失去了對基督的信仰。她向教宗解釋說,她現在既不是天主教徒,也不相信神,所以更快樂,而她日常生活的腦海中浮現的圖像,是她被另一個女孩親暱地擁抱着。方濟各並沒有試圖說服她。事實上,他向露西婭解釋說,真正的勇氣往往在於放棄傷害我們的東西;與我們保持距離。他説:「這個糟糕的地方;這個腐敗的地方;這個修道院使我失去了人性,我更要回到我的起點,尋求我人性的根源。這並不使我感到羞恥。」教宗用一種慈父般的眼神告訴她,引來一陣微笑。

談話到此結束。隨後,教宗對這次共同的經歷表示感謝。方濟各承認在對話中所表達的思想和觀點的差異,強調這就是教會的方式,即所有的人在多樣性中都能團結起來,都是兄弟,在一個手足情誼的關係中,永遠不應談判。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