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遇聖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心遇聖言】祂的聖傷及我們的傷痕,是唯一與復活基督相遇的途徑

圖片:網絡圖片

文:孔維仁神父

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甲年復活期第二主日

上月,新聞報道指出,澳門高達九成的外籍家庭傭工經常都忍受着潛在性的創傷工作環境,並面臨着做出對自己有害的行為之風險。許多外僱面對着許多不隱定的工作條件、長期與家人分離,以及維生的困難等。這些情況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持久的不良影響。期望透過提高這問題的認知,能有助改善他們的處境,同時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支持。

在細讀這篇新聞時,我們是多麼容易忽視創傷對我們及他人生活的影響。雖然很多時候,我們都能設法應對生活中的困難,並不受持久負面影響地繼續前進;但有些時候,創傷性的事件,會有深深地影響我們一段很長的時間,甚至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我們中大多數人,或許是我們所有人,都有需要治癒內心的創傷。

門徒經歷了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亡,無疑地也是一種創傷性的經歷。主復活後首次與門徒相遇,正是本主日(救主慈悲主日)福音的內容(參閱若20:19-31)。耶穌發現門徒很害怕、與世隔絕,甚至用門窗緊閉來阻隔。他們為自己的懦弱感到羞愧,因為他們拋棄了耶穌,甚至否認了耶穌。不論在字面上還是象徵上,他們都處於黑暗之中,一切的夢想都幻滅了,也不知下一步該怎麼做。當我們陷入低谷時,我們有多少次也有同樣的感受?

處理創傷絕非易事。很多時,我們嘗試埋沒創傷,以無意識來抑制它所引起的痛苦。我們心中有些記憶,是我們不願去觸碰的,因為一旦觸發了,這些記憶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破壞。雖然隱藏了傷痛,但我們內心的傷口仍然存在,並活生生地影響着我們的情緒及每一個選擇。

復活基督顯現給受創傷的門徒,不允許他們計劃任何迴避的途徑:「耶穌來了,站在中間……便把手和肋膀指給他們看。然後對多默說:『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裡來,看看我的手吧!並伸過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膀,不要做無信德的人,但要做個有信德的人。』」(20至27節)

耶穌的每一道傷痕都是祂自己在十字架上所承受的殘忍創傷,並是被祂對聖父的信德與信心所治癒的。在祂復活的身軀上,這些傷痕雖然已癒合,但仍然清楚可見。耶穌不想「忘記」十字架上的痛苦。復活並非簡單地推翻十字架:就好像祂的死亡是一種失敗,而祂的復活卻是對這失敗的逆轉。相反的:十字架和復活全都是愛、憐憫和救贖工程的一部分。

透過凝望耶穌的傷痕,除了認識到復活的現實外,門徒因而被迫處理自己創傷性的經歷,但首次顯現時,耶穌不要他們再感到羞愧和內疚。透過向他們噓氣,耶穌賜予平安(Shalom)和聖神,使他們能夠在天主仁慈的光照下,面對各自的弱點與失敗。那些不完美的門徒深深明白,耶穌寬恕了他們,祂的愛比起他們各自的罪過、恐懼和怯懦更有力量。

耶穌派遣這些深受創傷的門徒到普世,並邀請他們從創傷造成的癱瘓中「繼續前進」;正如耶穌自己信任聖父一樣,要門徒們對耶穌自己懷有信德,因為自己的力量就是靠不住的。同樣,如果謙卑地認識自己的脆弱,及承認需要他人的協助這個事實,這時才能把自己的傷口敞開,於基督憐憫中治癒,並在這受傷的世界上自己成為癒合與修和的工具:「你們領受聖神吧!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得赦免;你們保留誰的罪,誰的罪就被保留。」(24節)受傷的人,往往是最佳的醫治者,因為他們自己也曾經歷受創傷的過程與痛苦。門徒們成為復活的見證人和真正的傳道者,並不是因為他們埋沒自己的傷痛,而是因為這些傷痛讓他們體驗到天主憐憫的幅度。

我記得教宗方濟各多年前曾說過:「與復活基督相遇的狹窄途徑,正是祂的傷痕。」的確,沒有其他的途徑:不是我們的知識和祈禱,不是我們的道德和克修的努力,這些途徑本身不足夠引領我們去經驗生活中基督復活的力量。為了得到治癒,需要先在耶穌的傷痕上看到自己內心的傷痕,之後也看到周圍的弟兄姊妹身上的傷痕:他們的傷痕,正等待着來自十字架上流下來的憐憫與慈悲,去護理和照顧;就是這樣,才有機會治癒,而生命也能有一個新的開始。具體來說,我們的復活就是這樣體驗的。正如聖伯多祿從自己的經歷中,才能肯定的宣講:「你們是因祂的創傷而獲得了痊癒。」(伯前2:24)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