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守護人巴頓神父接受訪問
「請慷慨奉獻,支持這守護聖地的使命」
(梵蒂岡新聞網訊)耶路撒冷宗主教皮扎巴拉(Pierbattista Pizzaballa)上主日(2日)舉行聖枝遊行時,鼓勵信友聖地的核心:「耶路撒冷是一個相遇、信仰、祈禱、喜樂、共融和團結的地方,而不是衝突和分裂的地方。它不僅只是充斥政治和宗教的緊張情形而已。」而《梵蒂岡新聞網》訪問了聖地守護人巴頓(Francesco Patton)神父,強調基督徒反抗暴力的方式不是以暴制暴,而是寬恕、祈禱和呼求正義,並呼籲世界各地信友繼續慷慨支持聖地,好能幫助他們守護聖地的神聖使命。
巴頓神父首先說道:「確定無疑的,我們中的一部分基督徒是教會初期基督徒的後裔。他們是信仰的見證人,在耶路撒冷從未間斷地傳承這信仰已經兩千年了,即使在比我們今天所經歷的困難多的多的時期也是如此。因此,我要說這個責任應被視為一個召叫,它不純粹是人的努力,而是來自天主的呼召:即是做個聖地的基督徒。這是一個植根於福音的使命。福音記載,當耶穌說『小羊群,不要害怕,因為天父照顧我們』時,他說話的對象並非教會那樣的一大群人。因此,即使我們處於少數群體的環境中,我們不僅在耶路撒冷是少數群體,而且在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也是少數群體,我們也必須找到力量。這力量不是在一種英雄主義情緒中,而是在福音中耶穌的聖言中,在與祂的關係中。這關係叫作『信德』。」
接着,巴頓神父談到復活節前耶路撒冷當地的社會情形。他解釋,天主教的復活節與東方教會的復活節,以及猶太教的逾越節時間很近,也在伊斯蘭的齋月內,所以許多人都希望在耶路撒冷祈禱和慶祝節日。神父指出,然而,耶路撒冷「也陷入了一個特殊的政治環境中,因為現在已經有幾個星期非常緊張,每個週末都有秉持和平與民主原則進行的街頭示威遊行,其訴求是國家的結構不可偏離正軌,最高法院不可聽命於政府。儘管如此,我們基督徒都懷有能夠慶祝主復活的強烈願望」。
隨後,這位聖地守護人談到保護聖地的進展情況,他說:「目前進展得很好,因為我們走出了一段非常艱辛的時期,也就是疫情大流行時期,當時我們幾乎沒有經濟資源。現在,感謝天主,又能夠再次實踐那個普世團結的舉動,即『聖周五為聖地捐獻』活動。⋯⋯通過這種支持,我們就可以一方面照顧聖地,另一方面照顧前來聖地的朝聖者,更重要的是,也照顧當地的基督徒小團體,因為這些奉獻還支持牧靈和社會活動,特別是與教育有關的活動。這因為有許多天主教學校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後還有社會救濟工作。守護聖地的方濟各會團體不僅紮根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也在多年來飽受戰爭之苦的地區,例如敘利亞,而該國最近也遭受了地震之苦。因此,『聖周五為聖地的捐獻』是普世教會通過守護聖地的方濟各會團體對聖地教會表達團結支持的表現」。
最後,巴頓神父提到隨著疫情大流行高峰的結束,世界各地的朝聖者漸漸回歸聖地。他興奮地說:「現在他們中的大多數來自美國其次是波蘭、意大利,然後是西班牙和巴西。我們看到了一些朝聖者的回歸,這也是一件非常積極的事情。朝聖者的回歸,讓我們非常高興。我懇切呼籲朝聖者來聖地,重新點燃起自己的信仰,並重新建立起與聖地基督徒和耶路撒冷母親教會的聯繫。另一個呼籲就是在經濟上支持我們,因為目前還有一些大的工程正在進行。我想到的是聖墓聖殿的修復,這部分正在進行當中,另外還有許多聖所需要持續維護和維修,以便於朝聖者前往和感受信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