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維仁神父
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甲年耶穌苦難(聖枝)主日
雖然疫情已緩和幾個月,澳門也回復正常,繁華的街道回到從前的光景,到處擠滿了遊客;但我們對今年年初發生的事情,仍然記憶猶新:無法控制新冠疫情、放鬆了動態清零政策,以及更不幸的是,導致死亡人數增加,而當中大部分的均是年長者。新聞報道指出,一月份是澳門史上有記錄以來最多人死亡的月份,合共798人死亡,比去年同期高出四倍;殯儀館的服務也變得擠擁。但由於新冠疫情的各項限制,許多家人無法陪伴臨終者,也無法完整地參與殯葬禮儀,未能送別摯愛最後一程。死亡,變相更加孤獨。
藉着慶祝聖枝主日,並聆聽主基督的受難始末,來開始聖周。今年耶穌基督受難始末的福音取自瑪竇福音(26章14節至27章66節),最後提到耶穌的身軀以殮布包裏好,安放在一個由巖石間鑿成的新墓穴。耶穌也面臨着死亡帶來的孤寂。聖周五讀完受難史後,我們也同樣會有這一份感覺。
然後,我們通常會「快進跳過」(fast-forward),直接到復活節守夜禮,已經厭倦了之前幾天漫長的禮儀,忙於準備基督復活的歡樂慶祝。可惜地,在這些忙碌的同時,我們當中許多人錯過聖周六的神修意義和重要性,錯過教會沉默寂靜的一天。
宗徒信經宣認基督在埋葬後「下降陰府」。這就是教會在聖周六紀念的奧秘,並需要對此作出解釋。聖經使用「地獄」或「陰府」一詞不僅描述一個永遠受著或永死之地,而且,更一般地說,也是「死者的住處」(希伯來文為shêol,希臘文為hades)。那些在基督復活前死去的人,仍然不能完全享見天主的光榮,因此並不處於永福的狀態,從而在「陰府」也有「地獄」痛苦的氣氛。像所有的人一樣,耶穌經歷了死亡,在祂的靈魂中與所有在祂之先死去的人,一同進入亡者已逝的境界。然而,基督作為救主,下降到那裡,向被囚禁在那裡的靈魂,宣布了愛戰勝罪惡、生命戰勝死亡的福音。(參閱《天主教教理》632至633:明確地說,耶穌下降陰府並不是為了摧毀可咒罵的地獄,而只是為了釋放在祂之前的正義者)。
在耶穌基督內,聖周六所紀念「基督下降陰府」的奧跡證實了天主不僅分享了我們的死亡,也分享了人們進入死亡後那沒有希望和未來的「死者的居所」的經驗。透過進入死亡的領域,祂達到了進入人類最極端和最絕對孤獨的地方;正如教宗本篤十六世曾形容,在這個地方,沒有天主、沒有一絲的愛進入、沒有任何安慰,只有完全被遺棄。透過停留在死亡的空間,基督越過了這個終極孤獨的大門,並引領我們進入生命。
害怕在黑暗中獨處的小孩,只有在一個愛他們的人在場、只有牽着他們雙手進入光明的情況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慰。這正是我們在聖周六所慶祝的:天主愛的聲音在亡者領域中響起,引領他們出來。在耶穌下降陰府後,就在我們死亡後極度孤獨的時刻,我們得到保證:我們將永遠不再完全的孤獨。
許多當代的神修大師,最近重新發現聖周六的象徵意義,也用來描述我們當代的思想。在歷史的悲劇中,天主似乎沒有臨在於這個世界,看似天主在一切事上無能為力。有些哲學學者宣稱:「上帝已死。」就像福音中的情節一樣,當船上的門徒遇到風暴時,耶穌在沉睡,而我們則經常向祂呼喊:「師傅!我們要喪亡了,祢不管嗎?」(谷4:35-41)在陷入絕望的漩渦裡時,我們有時會覺得生活猶如「地獄」一般,感覺天主距離我們很遠。但是,即使在墳墓裡,表面上好像並不存在,但基督反而為我們的救贖而一直地工作。聖周六的禮儀便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提醒,即使在我們最黑暗的時刻,也要保持我們的希望。
若你覺得你的信仰生活,猶如聖周六般永無止境——在死亡與生命之間,在希望與絕望之間,或在復活節的曙光還沒出現的時刻,或長期浸淫在神修的荒漠中——那我們就不要害怕了。下降陰府的基督會臨在於我們所有的恐懼中,甚至會臨在於我們黑暗深處當中。讓我們在準備復活節來臨的同時,也要謹記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