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四旬期】(1) – 皈依、懺悔和補贖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 OP)
譯:Conni Leung(Focolare)

四旬期是一個皈依的過程,通過懺悔,來慶祝我們基督信仰的偉大奧蹟。教宗方濟各告訴我們,四旬期是「一個好時機,以更新的心去準備慶祝耶穌死而復活的偉大奧蹟。」

我們知道這個單詞 「lent」,源自一個古老的英語單詞「Lenten」,意思是春天。另外,拉丁文「Lente」的意思是指慢慢地走。基於這個雙重詞源,「四旬期標誌着春天的開始,並邀請我們放慢步伐、收斂思緖、反省我們的生活,再次開始,以正確的視角來看事情。」 (理查德.麥克布萊恩Richard McBrien)

四旬期是一個不斷皈依的朝聖旅程,透過懺悔和補贖的美德,走向復活節更新的生活。

皈依與懺悔

真正的皈依是一種動態、持續和更新變化的過程。皈依意味着放棄罪惡,並回歸天主和人類的弟兄(參閱谷 1:14-15)。皈依的意思是「死亡〔死於罪惡〕而活出生命〔活於天主的恩典和愛〕」。(聖奧斯定《懺悔錄》)

透過懺悔而皈依。懺悔是一種美德,也就是說,成功地實現自我。懺悔也是一種良好的操作習慣,要我們堅定地悔改,做懺悔的行為。懺悔是更深層的皈依。懺悔亦是一種強烈的個人氣質,引導我們與自私和罪惡拼搏,實踐不求己益懺悔與超性之德密切相關。信德是懺悔的靈魂;望德是其動力,而愛德是其形式。(W. Kasper)愛德為懺悔和所有其他美德賦予生命和價值。懺悔的最終目標是「我們應該愛天主,並將自己完全委託(委身)給祂。」 (聖保祿六世)

懺悔主要是內在的懊悔或者悔改,靈魂立定志向,改變我們的生活,好能跟隨基督。內在的懺悔,使我們傾向於做外在的補贖。傳統的補贖是祈禱、守齋和施捨。這些補贖幫助我們重建和鞏固我們與天主的關係。通過祈禱守齋;對其他人則透過憐憫,即是施捨他人、寬容地對待他人。

教宗聖若望廿三世在他的日記中寫道:「通往天國的道路有兩條,純潔無邪的和懺悔的。」我們失去了純潔無邪(原罪),所以為我們敞開的道路就只有懺悔的路了。從徹底的意義來看,懺悔和補贖應該引導我們——作為人類和基督徒——做得更好,我們應該做得更好。基本的補贖是我們忠於自己的聖召和使命。聖加大利納.瑟納(St Catherine of Siena)曾說:「你只做你應做的本份,就能點燃整個世界。」

祈禱、守齋和施捨

三種典型傳統的補贖方式是祈禱、守齋和施捨。耶穌鼓勵祂的追隨者這様做。(參閱瑪6:1-6;16-18)教父們(從第一到第八世紀) 是基督信仰傳統的傑出代表,說話鏗鏘有力,並建議必需履行三種表達懺悔的傳統做法。公元二世紀的一位作家在講道上說:「在這三方面完美無缺的人是有福的。『美好的禱告要與守齋和感恩相輔相承。』因為在末日審判的日子,祂會報答善行和施捨,今日也必垂聽從善行而來的祈禱。」 (聖西彼廉)

聖伯多祿金言(St. Peter Chrysologus,406-450 )寫道: 「祈禱、憐憫和守齋只構成一件事,它們互惠互利。守齋是祈禱的靈魂;憐憫是守齋的命脈……所以,如果你祈禱,就守齋;如果你守齋,就展現憐憫;如果你想獲得垂允,聽聽別人的懇求……又說:「若不是為了窮人而守齋的,就是愚弄天主。給予窮人的,也是給予自己。」

教父們認為,祈禱就是指向守齋;而守齋又指向施捨。禱告使我們與天主聯繫在一起,並向他人敞開心扉,特別是那些有需要的人和窮人。聖西彼廉(St. Cyprian, 200-250 )談到富有成果和徒勞無功的祈禱。這位非洲主教寫道:「沒有好行為的禱告是無效的。祈禱要與守齋和施捨相得益彰。」

守齋是不依戀、捨棄、犧牲和十字架的象徵。妥善的守齋是指建立我們生活的秩序與和諧的好方法,包括身體在精神之下,精神在天主之下;激情在意志之下,意志服從和忠於天主的旨意。正如耶穌教導我們的那樣,有守齋的時間;也有不守齋的時間。(參閱瑪9:14-15)我們同意守齋是一種非常方便的手法,可以幫助我們根除罪惡,加強美德,更接近天主和近人,特別是窮人。對!然後,適度的守齋,不太多也不太少。耶穌在曠野禁食了40天。(參閱瑪4:2;路4:2)通過四旬期的守齋,我們模仿祂,陪同祂,走向十字架。

我們向着信、望、愛通往幸福朝聖的旅途上,守齋必須有施捨伴隨,顯示有形可見的憐憫之情。沒有施捨的守齋是不夠的,正如聖金口若望(St John Chrysostom)、聖安博(St Ambrose)和聖奧斯定(Augustine)告訴我們的;聖奧斯定指出:「讓我們透過祈禱為我們的施捨、行為和守齋增添虔誠的翅膀,更容易向天主飛躍。」

令人欽佩的教父聖西彼廉在《論主禱文》指出,祈禱沒良好行為的伴隨,是無效的;或在天主面前是沒有效果的,因為正如主也曾說,它們就像沒有好果子的樹。(參閱瑪 7:19)言語藉善行變得肥沃。天主聽了多俾亞( 參閱多12:8-9)和科爾乃略(參閱宗10:4 )的祈禱,因為他們不斷地禱告,同時進行大量的施捨。」聖奧斯定説:「如果我們希望上主垂聽我們的祈禱,就應該以善行和施捨表揚出來。」

我們在下一期的專欄中,將反思懺悔和憐憫作為施捨與寬恕,也論及修和聖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