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梁展熙博士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經人物傳

【聖經人物傳】亞當和厄娃:蛇:千古魔頭?

文:梁展熙(S.Th.D.)
聖大教授(聖經科)

在上一期,我們談到上主天主創造女人,作為「與(男)人相稱的助手」,且應理解為:女人是「與男人互相扶持的」。《創世紀》第二章的創世故事就此以男女二人永結同心、永遠幸福快樂來結局,本即完美無瑕。只可惜,在人世間,並沒有完美,而且往往事與願違。事實上,按《聖經》原文分析,《創.二》只是故事的上半部分;至於下半部分,則佔據了整個《創.三》。

這樣,我們就不得不花點篇幅來說說另一個出場的人物。雖然男人口口聲聲說女人是他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可是,在《創.二》結尾時,我們只聽到他單向地對女人說話,並沒有與女人對過話,談過天。至少《創.二至三》中有記載的女人首個聊天對象,便是那「在上主天主所造的一切野獸中最狡猾的蛇」(參:創3:1)。

當然,我們都知道,蛇是沒有與人一樣的發聲系統的;所以,牠是不會說話的。因此,無論從甚麼角度來看,我們都不可能認為,這一幕是確切歷史中曾經出現的。的確,不論是在聖經學界,還是在教理/教義的層面,都認同一點:(尤其)在《創.三》中,聖經作者是利用了一種象徵性的語言【figurative language:《教理》§390】,或是以圖像【image:Ratzinger, ‘In the Beginning…’, pp. 64ff.】,來表達出一個自人類出現起的第一刻便已存在於每個人身上的一種有限和軟弱。詳情我們會在不久之後詳談。

先回到蛇。雖說雙方都認同,這不是在確切歷史,問題是,就這蛇的圖像所象徵為何物這一點,雙方的看法並不相同。其實,這一點也不難理解,聖經學界尤其著重聖經作者的寫作原意,追尋的是作者當日下筆那一剎的心中所想;教理/教義的層面所追求的,則是聖經某一段落在基督徒生活以至靈修生命中盡可能解答到信仰大眾疑惑的說法。『用明朝嘅劍嚟斬清朝嘅官』當然不行;但是『用清朝嘅劍嚟斬明朝嘅官』更是不可能。這一點,大家必須領會才好。

先談教理/教義的層面。《教理》§391這樣寫道:「在我們原祖抗命性抉擇的背後,有一個誘惑者的聲音反抗天主,牠為了嫉妒而使原祖陷入死亡。聖經和教會聖傳視之為一個墮落的天使,號稱撒殫或魔鬼」。值得留意的是,《教理》的措辭其實很小心,並沒有直截了當地說『蛇=魔鬼』,只是說背後操弄一切的,最終使得原祖父母『衰咗』的,是魔鬼。此外,《教理》的說法,其實是基於《智慧篇》2:24的:「但因魔鬼的嫉妒,死亡才進入了世界」。雖然按天主教會傳統,兩書都屬《聖經.舊約》正典,但《智》幾乎是在主前第一世紀左右才成書的,要較《創.二至三》晚至少七、八百年。【按:唯《智》並不在猶太正典之內】。很明顯,《智》的說法儘管很可能來自《創》,但反過來說《創》作者當時卻大概未必有《智》的想法。

至於從聖經釋經學的角度,《創.三》中的蛇並不是魔鬼,不過就是字面中所寫的:「上主天主所造的一切野獸」的其中之一(參創3:1),就是故事中以戲劇性的方式來喚起女人對禁果的無限渴望的一個角色【如見:Clifford S.J. & Murphy O.Carm., NJBC, p. 12】。至於這角色所象徵的意義,聖經學界則嘗試給了不同的答案。譬如,牠可能代表著每當人在為求得到權力和或其他欲求而打破道德限制時所作出的戾橫折曲的藉口【如見:Boadt CSP, IBC, p. 364.】。

此外,不論是聖經學者【如:Bergant OP, Genesis, p. 14】還是教義神學者【如:Ratzinger, op cit, p. 65】都指出,聖經作者在這故事中以蛇作為誘惑人的角色,很可能還是因為在古巴勒斯坦地區,蛇的圖像與當地客納罕人的生殖崇拜(或豐收崇拜;fertility cult)息息相關。這一點,當然是與我們該如何理解原祖父母究竟所犯何『罪』也有關。於此,我便暫時先按下不表。

說了這麼多,我們到底該如何理解《創.三》中「蛇」這角色所象徵的意義呢?容我借用一個德國耶穌會士聖經學者的一句話作結:「〔聖經作者〕選擇以這具有多種象徵象義的特定動物來象徵誘惑,也許這決定本身就表明了一點:這裡正要發生的事,本身就是人所看不透的,因此亦難以解釋得清楚」(Georg SJ, Genesis 1–11, HThKAT, p. 23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