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維仁神父
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丙年常年期第卅四主日(基督君王節)
有時候,生活總會不如意:惡劣的環境、糟糕的陪伴、錯誤的選擇,綜合起來能引致一些人在傷痛及恥辱中面對死亡,正如兩名與耶穌一起被釘十字架的凶犯一樣。在本年基督君王節,福音(路23:35-43)描述了耶穌與兩名凶犯的對話。對於這兩個即將面臨死亡的可憐人來說,應該沒有甚麼能說、沒有甚麼能做。比拉多以羅馬皇帝之名作的判決,注定了他們被釘十字架的死亡命運。
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另一個與他們一同被釘十字架的人——納匝肋人耶穌。兵士們在十字架上方刻着罪狀「猶太人的君王」,以此嘲笑、嗤笑祂。但任何人都能看到,耶穌在十字架上時的態度,確實是高尚、堂皇的。祂的口中沒有道出任何仇恨的話,只有原諒。即使在痛苦的折磨中,祂也不斷向天主祈禱,稱祂為「阿爸,父啊」。
其中一名凶犯也加入群眾,一起嘲笑耶穌,希望祂能從十字架上下來拯救他們。但另一名凶犯則意識到,耶穌雖然是無辜的,但顯然「選擇」留在十字架上,背負着世人——包括他自己——的罪孽。他察覺到,相對罪惡和死亡,那份愛的威力更強大,甚至對那些自認為有權主宰歷史的人,但實際上他們是邪惡勢力的傀儡。
耶穌的愛和憐憫,能否救贖他虛度的生命?對他自己,這整生充滿失敗的人來說,難道這不是最後的機會給自己生命意義與希望?我們現今所稱的「善盜」,鼓起勇氣對主說:「耶穌,當祢來為王時,請祢紀念我!」耶穌的回答是真正崇高的:「我實在告訴你: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裡。」
兩個凶犯,兩個曾虛度光陰的生命,兩個最終截然不同的選擇:在絕望中死亡,或將自己整個人或自己黑暗的過去托付給天主,也就是能實現受造時天主賜給的喜樂之命運。生活上可能會出錯,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實現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我們被召叫在每天的生活中作出這樣的選擇。
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到路環監獄探訪囚犯,有幸見證了基督救贖的大能。我首先加入了由胡子義神父和真福團組成的義工隊,近年該福傳小團體在教區登記成為「天主教聖高比更生福傳服務團」,正式成為澳門教區公教信徒善會,並獲得特別許可,能每月舉行一次中文和英文的聚會。在有限的時間裡,義工們在探訪時都會閱讀一段聖言,分享和解釋這段聖言,並與囚犯一起為各自及其家人的需要祈禱。除了與團體一起工作外,有些義工更會私下進行探訪。
如今,因為疫情,團體不能面授聚會及探訪,但懲教管理局透過獄中的設施,提供了組織線上會議的可能性。在屏幕上見面,肯定不如在場見面那般溫暖,但即使在科技的限制中,聖神也一如既往地工作。
監獄中的生活,其實是充滿挑戰的。遠離家人、遠離所愛的人,往往令人難以忍受的。但對於他們中一些人來說,在監獄中度過的時間是重要的,好能理解他們的錯誤,並重新評估他們過去的選擇。監獄也能成為一些囚犯找到天主的一個「聖殿」。
「當我在監獄外的時候,我不知道我的生命、我的家庭和我工作的價值。我從來沒有注意過天主。現在,我已經失去了一切。但在這裡、在牢房中,祂終於來找我了。在這黑暗的時刻,祂陪伴着我。祂看透我過去的錯誤,並希望我能重新開始。從現在開始、在這牢房中,祂給我希望,眼前的困難能助我成為更好的人,能更有目標地生活。透過天主,我經驗到一股內在的自由,任何人都無法剝奪的……」:這些都是許多囚犯在與我們相遇後,與義工分享的想法。的確,基督能在監獄的高牆內建立祂的王權與統治。
我們往往會以一個人的成功,來衡量他的人生價值。然而,透過這些囚犯的經歷,我明白到,儘管我們犯了錯誤,但只有當我們最終遇到能救贖我們的那一位,他能拯救我們存在的每一方面,包括罪惡、失敗、痛苦和死亡;那時,我們的生活才能真正覺得充實和有意義。那就是天主的王國。任何情況——不論在醫院病床、破碎的家庭中或道德上犯錯時——都不會阻止基督邀請我們「與他一同為王」(弟後2:12)。祂只需要我們願意和忍耐,正如那「善盜」一樣:勇於請求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