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梁展熙博士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之光 號角舊文

【聖言之光】門徒之道 在團體中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一主日

禮儀在上星期讓我們反省過的主題——團體——在今天的讀經中繼續出現,但焦點略有不同。今天,讀經讓我們從三個角度來反思救恩,以及門徒之道在其中所擔當的角色。禮儀提醒我們,天主的救世恩寵是普世性的。這既是一份恩寵,也就吸引人們組成和加入團體之中;這團體並向外派遣門徒,去宣講救恩的喜訊。

 一個門徒的視野,必需肖似天主的視野,斷不能目光短淺,更不可狹隘的只顧自己的小圈子。門徒們的眼光必須廣闊無垠,這才能夠看出天主的救恩是為所有人的。今天無論是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還是《路加福音》的選讀,都突顯出這份包容性。這兩篇讀經都向我們展示出,天主的救世恩寵是沒有界限的。這份恩寵遠及那些天主子民可能不信任甚至看不起的人。從那些人——甚或我們——的角度來看,只有那些一直忠信於天主的人才堪當得到救恩。只那些屬於某個特定團體,信奉某些特定教義,度某種特定生活方式的人方可數算在得救者的名單當中。

假若我們沾沾自喜的確信自己救恩已經到手的話,是很危險的。通常,這些情況都是因為我們已守好規矩。當我們對自己如此有信心的時候,我們很容易便會同樣地有信心認為別人犯了那些道德毛病。今天的福音正正警告我們,不要作這樣的判斷。我們自己自稱認識主,並不足以讓我們進入盛宴的大廳。讀經一清楚地告訴我們,救恩唯獨來自天主,而不是因為我們做了些甚麼。我們之所以能夠參與盛宴,完全是天主的恩賜。

人們之所以能夠進入得救者的行列,主要是因為天主派遣了其他人去找到他們。答唱詠的重句,就是往普天下去的命令。讀經一描述天主派遣充軍流亡的人回鄉,去『尋回』他們在聖地裡的親友。人們從普天下而來,因為有人被派遣去把他們找來。

 今天,這命令就是對我們說的。每次中文感恩祭——即:彌撒——結束時,主禮所說的:「彌撒禮成」,其實譯得完全貼切。這句的拉丁原文是「Ite Missa est」。按十三世紀杜紀嵐(Guillaume Durand)的解釋,「Missa est」確實可解作「彌撒禮成」(missa est [finita])。但儘管如此,那麼,「Ite」呢?這是個簡單的命令語氣動詞:「你去!」(Go!)。因此,參禮者在彌撒結束時的回應:「感謝天主!」,不單是感謝天主藉感恩祭所給予我們的思寵,也是我們接受這令命的「是」。我們全都被派遣,往我們人生所遇到的人和事之中,在那裏充當天主恩寵的使者。其他人只有透過我們才聽見天主的名聲,看見天主的光榮。透過我們在辦公室內,在超市中,在課室裡,在鄰居間,以及在家庭聚會時待人接物的方式,我們宣講我們所朝拜和侍奉的天主。透過我們每日如何生活,我們向我們身處的世界宣講天主賜給所有人的救恩。我們乃是這一點的證人。

很遺憾,許多人並不相信他們堪當成為傳播福音者。他們認為自己並沒有受過足夠的神學訓練,或者認為自己未夠自信堅定去把別人帶到天主面前。他們也許以為自己的生活或工作與福傳毫無關係。他們尚未意識到,所有基督徒都蒙天主召叫,並已被派遣。這並不是一個選擇,而是一份責任。我們也許不是專業的,但我們卻都是天主的工人。透過我們所做的任何事,尤其是我們如何去做任何事,我們都在宣講救恩的訊息。

選自《致希伯來人書》的讀經二告訴我們,福傳的基本要求是好好活出我們的人生和完成我們的責任。我們所有基督徒都已藉洗禮進入基督的生命;我們全都蒙召叫,去以我們生命的每個角度來為基督作見證。我們要向世界展示出,我們肖似基督。在這路上,我們必須互相鼓勵;我們不能互相攻擊。基督徒肖似基督的生活,正是宣講福音的根本。這才是吸引別人加入基督徒團體的主要因素。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