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維仁神父
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主,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嗎?」(路13:23)
在本主日的福音(路13:22-30)中,耶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多層次的,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更複雜。事實上,在耶穌回答這個基本的問題中,「排他性」與「包容性」均是其中一部分。
首先,耶穌敦促我們要走入「窄門」,因為許多人「想要進去,卻不能進去」。這些話似乎暗示着只有少數的人才會得救。但是,在福音的結尾,耶穌也說:「將有從東從西,從北從南而來的人,參加天主國裡的筵席。」在第一篇讀經中,我們還讀到天主「要聚集萬民,及各種語言的民族」,來觀看祂的榮耀。(依66:18)可見即使天國之門雖窄,但並非不能進入。
「窄門」不是天主特設的一個障礙,來阻礙進入一個只能容納極少數人的王國,就好像一些知名大學的入學試,只預留給最有準備和精英的學生一樣。聖保祿強調:「救主願意所有的人都得救,並得認識真理。」(弟前2:4)此外,耶穌保證:「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14:2)總括來說,耶穌的使命在於打開天國的門,給眾人機會進去,包括罪人、不潔的人,以及被法律與宗教制度排除的人。即使在十字架上,祂也歡迎善盜與祂一起進入天主的國。福音的核心是一個強而有力的訊息:我們是因天主的憐憫與慈悲而得救,而不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正義而得救;這位天主為我們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每個宗教都有各自信奉的救贖之路(規律、儀式、修行等),但這個訊息令基督宗教突出於其他宗教,成為獨一無二的。
「竭力由窄門進入吧!我告訴你們:因為將來有許多人,想要進去,卻不能進去。」(路13:24)「竭力」一詞是聖保祿非常喜歡的一個動詞,他經常在講道中使用這個隱喻:「要奮力打這場有關信仰的好仗。」(弟前6:12)、「這場好仗,我已打完;這場賽跑,我已跑到終點;這信仰,我已保持了。」(弟後4:7)等等。為某事奮鬥、為某事竭力,意味着渴望着這件事,並將我們的心投入到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中。我記得我父親對攀山的熱情,這項運動需要紀律和毅力。美麗的景象一直都在,但只有像我父親般,願意一步一步地登上山頂的人,才能真正地盡情享受。
同樣地,救恩是一個永遠不會自動完成的過程,因為自己的救贖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主動的參與。它是一份禮物,需要有適當的心態才能接受,這意味着有意願和渴望,去使自己的生活與所獲得的恩寵完全一致。
去過白冷的人,一定對耶穌聖誕大殿的「謙卑之門」並不陌生。原本,大殿的入口很大,與興建在耶穌誕生的大殿十分相稱;然而,為防止人們騎馬或帶着牛羊進入,便越改越細,直至現在這個大小,又矮又狹窄,需要彎下腰才能進入,所以不能攜帶任何笨重的東西。除了為防閒雜人等進入大殿之外,還有另一個屬靈的意思:我們不能帶着「膨脹的自我」或依戀物質的心態進入天國。只有那些與基督有相似心神的人,同樣「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形狀也一見如人」(斐2:7)才能參加天主的國之盛宴。耶穌提到的「窄門」肯定與承認自己和其他人一樣需要憐憫的謙卑有關。對於我們這些有着強迫性需要證明自己比別人更好或更正直的人來說,這是釋放自我的好消息!
福音以一句話作結:「有最後的,將成為最先的,也有最先的,將成為最後的。」(路13:30)這一句好像是一個警告,但其實是一個鼓勵。是的,娼妓、罪人和那些良善心謙的人,都會首先進入天主的國(瑪21:31)。但我們自己仍然能夠希望,即使到了最後,天主會仁慈地給予我們的機會,透過「謙卑之門」內進,與其他已進去的弟兄姐妹一起享用天國盛宴。那時在同一飲宴桌上我們會意識到,大家都是被赦免、被救贖的、被治癒的和重修舊好的罪人。門雖窄,但宴會的喜樂肯定值得我們放下我們驕傲的自我而努力進去。
「福音的核心是一個強有力的訊息:我們是因天主的憐憫與慈悲而得救,而不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正義而得救;這位天主為我們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文中這段話,意簡言賅地道出了福音的訊息。的確,並不是人人都能自然而然地接受過來;我深信能衷心接受這真理的,是天主極大的恩賜。我也得為這恩賜,由衷地感謝、讚美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