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專訪

專訪聖母方濟各傳教會Lucia修女(1)

專訪聖母方濟各傳教會Lucia修女(1)
「這輩子從沒想過來澳門傳教。」

訪問:Marco Cavalho
翻譯及整合:Siena Lam

聖母方濟各傳教會澳門區院長Maria Lúcia Fonseca修女(下稱Sister Lucia)在本週末離開澳門返回葡國。本報在修女離澳前特別與她進行一次訪談,感謝她在過去九年服務澳門葡文教友團體之餘,也分享她九年來對澳門的看法和傳教之路。

澳門是如何出現在您的使命之旅中?這應該不算是一個冒險之旅,而是使命?

我可以告訴你,實在的,我這輩子從沒想過來澳門。我們作為聖母方濟各傳教會的傳教士,我們去我們獲派遣的地方,以及去那些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去執行使命。有一段時間,我在擔任一些工作,但不知為何,院長來找我,說:「修女,我實在需要妳到澳門。」我答道:「澳門?我人生中從來沒有想過澳門這個地方。」但我記得,因為我是聖母方濟各傳教會的修女,是方濟各傳教士,而我們被派往普天下去(ad agentes$,而我們也需要回應服從的聖願。很明顯我們不是被迫的,而是一個邀請去反思和對話。我當時作了甚麼回應?我到修院的聖堂,哭着問自己:「我的天主,我要做些甚麼?」然後,我翻開聖經,看到這一句:「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谷16:15)主,我在這裡!及後,我對院長說:「耶穌對我說要去傳福音。」她則回應說:「妳知道嗎,這正是我需要修女做的工作,我需要你去為青年、為家庭服務。

自此,我開始去尋找一些有關中國、有關澳門的資訊,天氣、文化、地理環境⋯⋯但我在想:「不!天主啊,無論發生甚麼,祢和我一起去,我願意盡我所能為祢服務。」事實上,這一切為我而言全部都是新穎的。我聽到許多新的語言,或確切地說,我聽到一個完全不懂的語言。後來,我發現自己經常問許多人:「你會說英文嗎?你能唱歌嗎?」因為我想在這裡組成一個能透過歌聲讚美天主的團體,最後組成了一個約30人的歌詠團。我2013年來到澳門,2014年10月,我有幸在這裡慶祝首個聖方濟各.亞西西瞻禮。

現在,雖然受到健康和年紀的限制,不容許我繼續以同樣的精力去服務,但我內心仍然有一股無法解釋的強大力量。然而,我將繼續、盡我所能地服務,只要我有能力,我將繼續服務。距離離開澳門還有幾天,日後我將在葡萄牙繼續工作,一是服從醫生的建議,還是繼續服務;那怕躺在床上、坐在輪椅上,還是任何一個地方,只要天主仍然使我清醒,我仍會繼續服務,這是一份永遠不會讓我疲倦的禮物。很多時我對天主說:「主啊,今生今世也不足以感謝祢所賜給我的一切。」因為在我這個年紀,我仍有一個清醒的頭腦,這是天主的恩賜,而我不堪當、我不配,實在不堪當。為此,我會繼續服務,以微笑去服務。

你談到來澳門是傳教的使命,向外邦人傳福音;同時又提到這些差異是一個驚喜。當你來到澳門時,你有發現這是一片傳教的地方嗎?你覺得澳門的教會有成長的空間嗎?

很大的空間。我發現到——今天比以往任何時候——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當時,]我立即開始適應。感謝天主,我有一個很容易適應的性格與精神。我向人微笑,人們也對我微笑,微笑能製造讓我們彼此聯繫的機會,讓我們能讓我們合一的關係,透過這個與人的合一,我們也能與天主合一、與天主聯繫在一起。事實上,很多時我覺得,這並不是我的工作,而是天主在我內工作。

正如聖方濟各.亞西西是一個偉大的歌唱家、詩人,所以我透過唱歌讚美天主和服務他人。你知道嗎,我覺得天主透過唱歌做了很多。當然,世界不停地改變,但音樂一向都是最佳的方式去讚美天主,也是很好的方法將人帶到教會。確實,生命不能沒有音樂,而音樂也不能沒有生命。若我們參與一台沒有音樂的彌撒聖祭,該彌撒也有同等的價值;但若有音樂、有歌詠的彌撒聖祭——特別在節日或大瞻禮——人們會覺得更加合一、共融,並會感到我們一起讚美同一的天主。若問我與澳門的關係在哪裡?我覺得我開始實現這份渴望,去在音樂這部分上服務更多,而我後悔沒有年輕一點來到澳門。若我年輕的時候來這裡,可能我會服務得更多,但天主計劃我在這時候、這特定的年紀來到澳門,所以我按祂的旨意服務。我發現,澳門是一個任何國籍的人都能融入的地方。我發現這裡宗教與宗教之間、文化與文化之間、人與人之間,彼此均有極大的尊重;在宗教層面上來說,澳門是自由的。因此,這是天主的一個恩寵,我們能按自己的步伐、按自己的意願行走,人們甚至會說:「我們會看到一名穿着會衣的修女在街上。」這也算是天主臨在於我們中間的一個標記。

我認為澳門是一個能宣講天主的福地,藉着傳教士們的熱忱、忠誠與信德,天主能傳遞祂的聖意。為我而言,我惟一後悔的是,我們現時在這裡沒有聖召,我寧死也不希望這裡沒有聖召,但這現實的確存在。我們可以敲他們的心門,但可能這並不是他們的召叫,又或許還未到時候。但天主有祂自己的設計,所以聖召是一定會有的。聖召不止是回應修女或司鐸的聖召。聖召是對人們自由地回應度過喜樂生活的一個邀請,是一個絕對的自由。所以可能是現時沒有機會給人們放棄他們的生活,因為在今天的社會中,要出俗生活是困難的抉擇。修女、修道者均需要發貧窮的聖願,不能依付物質上的事物。若傳教士們沒有帶着傳教與信德的薪火,是很難帶領其他人走向天主。

在過去近十年的時間,天主透過您來工作,藉着您的工作去建立一個小團體——在氹仔建立團體並不容易,但您讓這裡的團體更有活動,您無疑是建立此團體的一個重要工具。在您離開之際,在看到這團體的活動與參與度的同時,有沒有覺得圓滿和具成就感?

首先,我感謝天主召叫我走的路,一開始時有不少困難。嘉模聖母堂以往有不同的神父,而袁偉明神父給我們許多的支持。在過去兩年,事情出現變化:李愛德神父獲委任來照顧葡語團體。藉着李神父,滿足了一些尋求上主的人。

如你所知,我們也服務主教座堂的教友,在瞻禮的時候,我們也作出貢獻;但我服務的對象主要在於嘉模聖母堂,我十分高興也很感謝天主所作的一切,雖然參與的人並不算多,但當我們看到一些照片時,也很欣慰地看到在過去九年總括所包括的人也不算少。有很多人十分熱情:孩子、父母。當新冠疫情出現時,我們與他們一起唱着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歌,甚至製作一些病毒造型的標誌,把它們拋到空中,意味着「這一切會過去的」。

我們也為聖誕節和復活節製作不少有趣的事情。劉炎新神父(當年主教座堂主任司鐸,我十分喜愛和敬重他)也十分歡迎我們,甚至要求在報紙上刊登我們的活動。劉神父對我說:「修女,這很美麗。」所有的活動,我們都盡我們所能去服務。

參與主日學兒童的人數可能減少了,參加彌撒聖祭的人也減少,但天主容許傳教士來,並會以祂的方式、中立的方式去抓住這一群人。對天主來說,最重要的是「人」,不是教友與否,而是「人」本身,而耶穌也是以「人」的姿態而來。透過傳教的行動,天主在祂的聖子耶穌身上開始工作。人們往往都是感性的。

你知道嗎,學習去「放手」是一件很好的事。天主創造歌詠團、容許聖瑪利亞歌詠團(Coro de Santa Maria)的出現,而這歌團需要更適應教友的需要。顯然這與我的風格截然不道,但我尊重它。在某程度上,音樂具有一定的價值。在這堂區我們有另一個(歌詠團),而我們為所有的一切感謝天主。為所做的一切,我實在感到高興。

待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