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維仁神父
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基督聖體聖血節
在如此低迷的經濟中,面對着通貨膨脹、收入減少和失業率上升,沒有甚麼是理所當然的。對於許多人來說,擁有一所物業、穩定的收入和不俗的醫療保險,都是很大的負擔。今時今日,我們都在學習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事物。我們以勞力賺取它們,但同時我們也十分幸運,能夠享受這賺到的一切。
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中,我們「屬靈的生命」才是最重要。可能因為在過去幾十年中,我們經常處於一個否認「屬靈」的「物質主義」,令我們經常假設「屬靈」與「物質」處於對立的位置。因此,我們認為「屬神」與「非物質」有關,包括:內在的感覺、神聖的思想、精神上的形象或崇高的理想……這些似乎比我們身體或現實中其他的「貼地之物」更為重要。然而,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是透過世上各種的物質,來體驗來自天主的屬靈恩寵。
在今天的福音中(路9:11-17),我們能看到門徒面臨着緊絀的食物預算。然而,五塊餅和兩條魚被耶穌拿起、祝福和擘開並分享出去,便奇蹟地成為天國豐盛的標記,以及聖體聖事的預示。在耶穌最後晚餐及彌撒中的餅和酒,同樣也是被拿起、祝福、擘開和分享,成為基督臨在標記的聖事。同時,水、油、語言和行動(例如覆手),甚至某些人士(如聖秩聖事的情況下),所有這些具體的現實構成了「質料」(matter),都是所有聖事不可或缺的一環。「七件聖事是聖神藉以賦予基督恩寵的標記和工具,基督是教會的頭,而教會則是祂的身體。」(《天主教教理》774)
聖神的行動,也就是每項聖事的核心,特別是彌撒聖祭中的聖體聖事, 使物質懷有不同的意義。在彌撒中,主禮神父呼求聖神禱詞(希臘文Epiclesis具有「祈求降臨」之意),並藉此禱詞呼求天主聖父「派遣聖化者聖神,使奉獻的禮品成為基督的體血,並使領受基督體血的信徒,自身也成為獻給天主的活祭品。」(《天主教教理》1105)
在聖事中的這些經驗,會影響我們天主教徒如何看待這個物質的世界。當某事物充滿聖神,並幫助我們向天主開放時,我們能說這是「屬靈」的事物。任何事物,若幫助我們改變,好能成為更肖似基督的人,就是屬靈的事物。因此,「物質」確實也能成為「屬靈」的。
就聖體聖事而言,則存在着另一層的意義。餅和酒不只是「大地的果實」和創造主的禮物,也是「人類勞動的成果」。麵麥必須經過種植、收割、研磨和烘焙,才能成為麵餅。葡萄同樣必須被收割、壓榨、發酵,才能成為葡萄酒。當我們在祭台上獻上餅和酒,好能成為基督的體血時,我們也象徵性地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行動,當中包括我們每天的必需活動:我們的工作、學習,我們的人際關係,我們對維持家庭和發展社會所作的努力,甚至是我們生病時身體上所承受的痛苦。我們生活中所有的「物質」層面,聯同麵和酒,都被呈獻給天主,並藉着聖神轉化為自己的屬靈之旅,以及我們參與天主救贖世人的工程重要部分。
即使彌撒中所收集的捐獻,不只是對堂區和教區的奉獻,以應對日常的開支。從起初,基督徒帶來為感恩祭用的餅酒,也同時帶來他們的禮物,為分給有需要的人,來仿效基督將自己的生命分施給我們(參閱《天主教教理》1351)。在彌撒中、在日常生活裡分享「人類勞動的成果」,是我們邁向人生真正終點的一種方式,即我們與天主最終的共融。基督的使命就是要將這塵世轉化成天主的國,而當中需要我們的積極參與,就如今天福音中,耶穌在施行五餅二魚的奇蹟時所說:「你們給他們食物吧!」(路9:13)
這是一件美麗的事,去知道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經濟上的挑戰——都沒有被天主所忽視,並能帶進我們每天的禮儀當中。願聖神幫助我們看清一切,即使在我們的工作和財產中,也能看到更深層次的意義:天主臨在的標記,以及必須與世界分享的天主的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