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位就讀外展課程的囚友
聖大外展課程囚友學員分享(1)
圖片:聖若瑟大學提供
2017年我的神師看到我的轉改,鼓勵我可以嘗試以自己的經歷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我在考慮、在回憶,在自己灰心失意時非身邊有不同的人去鼓勵和支持,也沒能有今日蛻變了的自己。此事我亦將自己的想法告知太太並與她商量,她也是全力支持我,讓我下定決心去報考「社會工作」的學位。我於2018年參加了四校聯考。可是我的案件亦與此同時結案,我與另外三名同事最終被判以7年徒刊並需支付大筆賠償金。長達11年的審訊與煎熬最终完結,而且我們的家境並不富裕,未來我太太一方面她靠自己的力量撐起我們的家的經濟開支,另一方面要照顧我們年幼的女兒和我年老的母親。但她繼續鼓勵我在獄中堅持學習,她在外面不斷幫我查詢各有社會工作專業的大學,在獄中授課的可行性,讓我非常感恩的是,經過多番聯絡,聖若瑟大學校長願意嘗試開展這個課程,並在校方與獄方的多番協調下,最終促成了這個在獄中授課的「社會工作」外展課程。
通過自傳文本和面試的甄選,我有幸成為這個課程的首批學員之一。課程於2019年2月正式展開,課程剛開始時由於資源及條件限制的關係,只能每年分兩季度共修四門學科。逢週五上正課及週二上導修課。課程中校方一直累積在獄中的教學經驗並對教程進行調整和改善。而校方亦願意聆聽我們的建議,經校方爭取,為我們提供各科目所需的參考書籍及教材,課程更於2021年將每年學科增至八門,並逢週二、五上課。雖然教學無可避免會有所限制,但是教學的師資、課程內容及教學水平及考核標準均與正校一致。而我們在課程把握着得來不易的學習機會,努力並認真學習,以回報校方所付出的努力。
在教學方面,「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科涉及的領域原來非常之廣,當中包括:社會學、社會工作導論、心理學、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諮商技巧、政策分析、思考與論證,不同範疇的社會工作……等。至今為止我已修讀完當中的14門課,每上一門新的學科都令我耳目一新,同時更明白社會工作者的使命。在課程中我學會了要以多角度思考事情與問題,要以同理心了解他人的處境與感受,也學懂以不同理論去分析,尋找與處理問題,如何運用或開發資源和為案主充權,提升他們的能力,最終達至助人自助的目的。

社會工作專業是一門滿有使命感的專業,利用所學去為有需要的人爭取權益的工作。我會繼續努力學習,不會辜負所有曾支持我、鼓勵我、對我有期望的人。我更希望日後能以己所學和經歷去服務有需要的人,協助他們解決或改善生活,以生命影響生命。正如聖經上所載「是祂在我們的各種磨難中,常安慰我們,為使我們能以自己由天主所親愛的安慰,去安慰那些在各種困難中的人。」
以上信件內容,我願意將我的故事公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