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梁展熙博士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之光 號角舊文

【聖言之光】我的天主,我投靠你

文:梁展熙

丙年四旬期第一主日

四旬期是特別屬於天主的時間,今天的禮儀選讀特別希望我們體味到這一點,並提醒我們,我們不過是地上塵土,所以,無論我們以為自己付出得如何多,也不能為我們自己贏得救恩。救恩,是來自天主的一份禮物,一份白白的恩賜。四旬期同樣提醒我們,不要嘗試強迫天主的手以我們所想的方式來行事。相反,我們應該好像在曠野中的耶穌一樣,讓天主的計劃在我們身上開展。最後,四旬期是一個讓我們深深默想耶穌的死而復活的奧蹟,並藉以讚歎天主為我們所作的偉大工程。

在四旬期的開始,我們便應認識到,救恩並不是我們單靠自己的努力和功勞便能夠成就的。無論我們自己生來是甚麼身份——例如:猶太人或希臘人,甚至是無論我們自己是否忠信,做了多少敬禮,也不能拿來向天主要求換取救恩。換句話說,四旬期並不是讓我們集中精力去想和去做一些能夠使我們得救的事項的時間。相反,四旬期是讓我們去回想天主為了帶給我們救恩,已經為我們做了些甚麼。所有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美好,都是來自天主的美善。所有在我們人生中所展現的信德,都是來自耶穌的復活——這復活可以說是天主就耶穌在聖神內完成的工作的神來之筆,屬畫龍點睛之作。所以,與其說,在四旬期內我們要特別去做更多的宗教事項;不如說,四旬期是我們接受天主,讓祂在我們內工作的時間。而對於保祿宗徒來說,這就是我們的信仰。

禮儀透過答唱詠來讓我們體驗到同樣的心情。當中,聖詠作者向天主禱告,就是深深明白到只有透過天主的德能,救恩方能成就。正是天主出手,人才能得救; 無論我們的四旬期『苦行』有多麼艱難,或者我們是多麼誠心,都不是我們獲得救恩的真正關鍵。

耶穌在曠野中所受的試探,本質上其實就是我們會受到的試探,即:我們總是認為一切都在我們自己手中,所有人、事、物都在我們的掌握和控制之中。回過頭來看,單單就這幾項誘惑的動機——或者說意圖——而言,都是善的:填飽饑餓的肚子;自己一肩擔起整個世界的擔子;以及,相信天主總會在我們身陷危難時保護我們。然而,我們總是會以不盡美善的方式來實行這些想法。我們總是希望自己以非凡的方式成就大業,讓所有人都我們投以欣賞的目光,報以讚美的掌聲。為了使所有人、事、物都在自己的掌握中,我們有時會有意——甚至無意地——使用野蠻的力度,不論是言語上的、身體上的、制度內的,還是權力體制內的蠻力。這樣,我們其實是在試探天主的計劃,而不是讓祂的計劃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徐徐展現。我們總是渴望單憑自己一人之力便能夠成為那在千鈞一髮之際便能拯救萬民於水火的、只要一出手便能在一瞬間力挽世界於狂瀾的超級英雄、超級牧者、超級教友;一切全憑自己的能力和付出。

然而,在耶穌對魔鬼的回應中,祂總是把一切託付給天主的德能:「不只靠餅……唯獨侍奉天主……不要試探上主」。的確,這幾項試探其實都代表着人性最根本的誘惑,就是否認人——我自己——的有限,因而拒絕讓天主成為我們的天主。由此來說,四旬期其實並不只是要我們找一天在頭上撒一點塵土的禮儀節期;而是提醒我們,要記住自己不過是塵土的時期。

「記住」並不是一個只是在腦袋內所作的行動,更是包括要我們活出我們所記住的。使我們讓自己得到天主從上述那困死自己的誘惑中解放出來的四旬節期,只能夠對那些記得天主曾經在他們人生中為他們做過甚麼事的人方有果效。正如古以色列記得天主如何自他們先祖蒙召之初直到他們自己的人生中照顧着他們,我們也要在四旬期中使自己記住基督的逾越奧蹟。換言之,我們不單要讓自己進入到這奧蹟當中,並要視之為我們之所以為我們的基點,我們的身份的本質。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