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芷芬
2021年除夕晚上,我陪同各避靜者聚集在靜修院二樓飯堂,一起在歌聲中等待新一年的來臨。神師說:「幾分鐘後就是新年,你們有甚麼新年願望?」一個很好的提醒!直到新年後,我才靜下來回望,在剛過去一年以及跨年避靜的片段中,天主在那裡臨在?祂曾以甚麼方式出現?祂又如何鼓勵我繼續前行?
在準備跨年避靜的前三天,碰上了一句令我很有共鳴的說話:「我們的世界正處於經歷復活誕生之際的陣痛,就讓我的生活方式,能見證這一點。」那一刻,我正處於一個調整的狀態,心裏知道主正邀請我踏上新旅程,然而情感上仍有放不下的地方。這股張力令我不甚舒服,但它的出現有其意思,就好比勞累的肌肉,若要恢復彈性,需用些力度拉鬆。我獨自一人又如何有力量去應付?我就帶着一份不完整,進入了跨年避靜。天主的恩寵真是滿盈!過程中,祂在我的不完整中依然工作,衪陪同我陪伴避靜者的同時,也讓我享受着被陪伴的愛。
教導中,我重溫教宗的說話:「聖神賜予我們的剛毅之恩,透過我們接納生命中的各種事物而呈現出來。只有天主才能賜予我們力量,去面對人生的一切,並坦然接受生命中所存在的矛盾、挫折和失望部份。」(《以父親的心》宗座牧函,4)「接納」、「賜予我們力量」和「坦言接受」這些字句都深深地觸動着我。我把這份觸動放在心頭。就在一個下午,我沿着海灘遊走了一小段路,北風的涼遇上冬日陽光的暖,感覺很舒服!沙灘上佈滿各式各樣的貝殼,我彎下身抓着其中一個貝殼看看它的模樣時,記憶帶我回到昔日沙灘上的美好片段。可是,我注意到內心有份失落。我想多花點時間陪伴這個感覺,便選了一個令自己舒服的位置坐下。眼前出現兩塊扁平石,石與石之間的分隔形成了一條管道,連結着大海。當大大的浪湧來之際,海水便冲進兩塊石之間的管道,填滿後再隨自然規律退回。我定睛看着這股循環流動,能量由風移動到海水到管道,最後湧到我的心靈之所。那不就是一幅恩寵的圖像嗎?「從他的滿盈中,我們都領受了恩寵,而且恩寵上加恩寵。」(若 1:16) 天主的滿盈猶如一個又一個的海浪從四方八面湧進來,讓我生命豐盛滿足。每一個浪聲,就像向我憶述了一次與祂相遇的故事。
晚上,安排了一個與同伴回顧及祈禱的練習,有位避靜者找不到同伴,我便自動地填補了那位置。我們聆聽着彼此的故事,頃刻間發現我們在幾次的延續聚會中已同行了一年。這份信任度漸漸擴大,到彼此代禱時,我們都緊握着對方的手,身體感到很暖,感受到那一刻彼此生命的靠近,愛的力量在彼此的心靈流動着。祈禱中,我感覺到主如同摯友般聆聽:「妳在將臨期經歷了四週的陣痛,然而,黑暗之處更能看見光。多謝妳容讓我與妳共同渡過,能察覺到未處理的部份是一個好的開始。我渴望見到一個新的妳、更成熟的妳。」
主與人說話的方式很具創意:主透過夢境向聖若瑟啟示祂的訊息;主透過海浪送上安慰;主透過同伴的臨在表達祂的同行。每個片段告訴我天主陪伴人的方式每時每刻都非常獨特,祂的陪伴流露着愛和慈悲,正是我們所需的資源和力量。「我們認識了,且相信了天主對我們所懷的愛。天主是愛,那存留在愛內的,就存留在天主內,天主也存留在他內。我們內的愛得以圓滿。」(若一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