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芷芬 「那時,君王回答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沒有給這些最小中的一個做的,便是沒有給我做」(瑪25:45)。誰是「最小中的一個」?我又可為最小中的一個做些甚麼?在這段追思已亡者的日子裡,腦海中浮現了一幅鬱金香的圖像,每朵鬱金香舉心向上,代表着一聲聲為亡者及為他人奉獻的祈禱。
Year: 2020
【心筆在言】愛與責任
文:Joshua Un 標題引自聖若望保祿二世早期的著作《愛與責任》(Love and Responsibility)。這本書不是一本「閒書」。「閒書」指的是那些可以一邊喝着咖啡,一邊悠閒地閱讀的書,不求摘寫筆記,只望樂其在中的書。此書不「閒」的原因是在字裡行間,尤其是在第一章,隱含着豐富的現象學思想【註】。此書對性倫理最基本的理解是基於這個哲學思想,加上這思想十分難懂!所以,此文希望以一些簡單的例子,來帶大家領略這本不「閒」的書本背後的哲學思想。
【速食神學】(105)我們的身體有「將來版」嗎?
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人死後,身體會開始腐化(參閱《天主教教理》第997點)。 從哲學的角度看,靈魂(身體的實體形式)使身體合一。死亡時,身體和靈魂將會分離,身體因此喪失合一性。它會開始分解:先前作為整體的一部分的每一個實體,屆時會獨自存在,並從其它實體中分離。
【聖言啟航】關懷弱小有需要者 審判的最終標準
文:梁展熙 甲年耶穌君王節 厄則克耳先知大概是在主前598年被充軍巴比倫的首批流亡猶大精英之一。他的著作,歷時逾廿五年,從宣告南國猶大達味王國的崩塌逐步轉化為天主將把祂的子民領回應許之地的承諾,以撫慰人心。在《則》第二十章中,先知重新述說以色列的歷史,並從中看出天主即使在人一次又一次的反叛過後,卻仍然願意出手拯救。及至第卅四章一開始,厄則克耳便引用上主的說話,宣告那些沒有完成使命,沒有好好照顧天主子民的以色列假牧人是有禍的。因為他們辜負了自己的使命,上主現在許諾:「我要親自照顧牠們」;「我要親自牧養我的羊」;以及「〔我要親自〕叫牠們躺下」。今天的讀經一(則34:11-12, 15-17)告訴我們,天主不會因為人的失敗而灰心。儘管我們每個人在完成天主交託給我們的使命時都有所缺失,但天主的計劃最終仍將得以實現。
專訪澳門天主教朝聖服務協會 透過本地朝聖遊,喚起教友勇於面對逆境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朝聖服務協會(下稱朝聖協會)多年來舉辦朝聖團,讓本地教友能多一個渠道學習外地的教會歷史與發展,同時亦提供導賞服務,讓到訪澳門的遊客,認識澳門天主教的歷史與文化。但2020年的疫情,令朝聖協會的一切服務叫停,令協會大失預算。本報有幸訪問協會幹事李梁潤琼女士(李太),分享這一年為她的另類成果。
耶穌聖嬰兒童醫院召開線上會議 「不應捨棄臨終病患,而是陪伴並保護他們的人性尊嚴」
(梵蒂岡新聞網)聖座耶穌聖嬰兒童醫院上週三(4日)下午舉行了線上視頻會議,旨在解釋聖座教義部發表的《慈善的撒瑪黎雅人》信函,內容是關於對生命處在危急和末期病患的護理關懷。當疾病不再有被治癒的可能時,不應捨棄病患,而是在末期病患離世的時刻陪伴並保護他們的人性尊嚴,這是本次會議反思的重點。
聖大舉行傳統西式書籍裝幀與修復展覽
(本報訊)由聖若瑟大學及澳門文物保存修復學會聯合主辦,澳門設計中心協辦的「傳統西式書籍裝幀與修復——學生成果展」,於上週六(7日)下午三時在聖大青洲校舍黃昇雄展覽廳開幕,典禮由聖大副校長Kevin Hannam、澳門設計中心執行長馮文偉、聖大圖書館館長Francisco Peixoto、澳門文物保存修復學會陳志亮及學員代表沈海洋主禮。
「中華殉道聖人系列 2020本澳朝聖活動」後感(一) 朝聖行是心靈皈依的旅程 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
認識李太(梁潤琼女士)真好,因為她常常將教會一些資訊放在好友的群組內,使我們能夠很快的掌握到新訊息,八月份收到「澳門天主教朝聖服務協會」的單張,主題是「中華殉道聖人系列 2020本澳朝聖活動」之旅,看見「朝聖」二字,想起去年八月在羅馬朝聖的日子,有些感慨!因為今年新冠病毒影響,那兒也去不了!想想……朝聖,那兒都可以啊!而且對於中華殉道聖人認識不多,也好趁機會多聽聽。如此良好的活動,當然想和別人分享,邀請了幾位年輕新教友,想和他們一起去學習,可惜幾日也沒有回應,於是決定自己先報名,怎知此系列活動十分受歡迎,已經全滿了,尤幸留下姓名作後備,因為太受歡迎所以全部都加場了,因此有幸能參與了全部四個活動,十分高興。
利瑪竇中學創校六十五周年藝術創作聯展
(本報訊)利瑪竇中學成立於一九五五年秋,欣逢2020/2021學年為創校六十五周年及義大利籍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神父(Fr. Matteo Ricci S.J.)逝世四百一十周年,該校特於2020年11月假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教育資源中心子瞻廊,主辦「喜樂利人-JOYFUL RICCIANS」慶祝利瑪竇中學創校六十五周年藝術創作聯展,展期由2020年11月6日(五)至28日(六),並於展覽首天下午5:30舉行開幕禮,出席者眾,主禮嘉賓包括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教育廳黃嘉祺廳長、耶穌會澳門院長傅南渡神父、利瑪竇中學校監呂碩基神父、校牧陳俊偉神父、張慧玲校長、校友會吳志輝會長、家長教師會幹事方愛娟女士及學生會副會長歐陽尚泰,氣氛熱鬧溫馨。開幕禮首先由校牧陳俊偉神父帶領祈禱和張慧玲校長致辭,隨後一眾主禮嘉賓在倒數三聲後,把代表學校各持份者的參展作品貼到背景版上後,展覽正式展開。學校更於場內安排學生為嘉賓們進行導賞,讓嘉賓們更了解參展作品和作者的創作理念。
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 煉靈月為亡者獻祭祈禱
(本報訊)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將在11月28日(週六)下午3時,舉行為亡者祈禱的彌撒聖祭,當日除為已亡的弟兄姊妹代禱,也特別為因新冠肺炎逝世者的靈魂祈禱,求主恩賜他們脫離煉獄之苦,早登天國,獲享永福。彌撒由柳在炯神父主禮,歡迎主內兄弟姐妹一同參與,為已亡者祈禱。 活動內容: 11月28日煉靈月彌撒日期:2020年 11月28日(星期六)時間:下午3時地點:玫瑰聖母堂主禮:柳在炯神父主辦: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