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芷芬
靜修院的圖書室添置了一批新的祈禱書籍。進行分類時,發現每本書蘊藏着豐富的寶藏,其中包括高夏芳修女的新作《語絲》和《語點》。
摸摸書本的封面,讀讀內頁的故事,記憶的浪潮帶我重返十年前的恩寵之地,一個天主與我重新相識的地方:《聖言同行者工作坊:「聖言」隨着被誦讀而成長》。在那裡首次聽到講者高夏芳修女形容聖言的命運與其他的書一樣,必定要被誦讀,才會成長。她慨歎聖經即使在圖書館被放在最顯眼之處,它無法滋養教會的生命。「但當它的內容被閱讀、被朗誦、被聆聽、被宣講、被默想細嚼時,就不同了,聖言與信友的生命接觸,就能擦出火花,產生活力」(《世界真妙,第114頁》)。
那次工作坊經驗告訴我閱讀聖言能賜予生命,能復甦生命。由初期個人閱讀聖言,到疫情期間遇上的聖經小團體,我猶如瑪利亞「坐在主的腳前聽他講話」(路10:39) ,深深領受了一份與聖言連結的禮物。
這份領受日復日在內心醞釀,成為召叫。到了今年,在耶穌升天節的晚上,我和十位渴望「划到深處去」(路5:4)的同行者以聖言為軸,以心聆聽的方式,開展了線上祈禱會,聆聽聖言、分享與主交往的生命故事。
即使是初次相遇,在基督的奥體內,每人因願意開放心靈,聖神便毫無障礙地發揮着其舞動穿梭的本能,讓生命之河承載的恩典奔流到身處各地和安坐家中的澳門兄弟姊妹。第二輪的分享激發出更多更多的浪花,比如聽到:同行者伴隨的力量、五餅二魚的奇蹟、寧靜安穩狀態的重要、活出使命的動力、曠野的聲音等等。我感受到內心流動的活水江河,深層的丶澎湃的丶愉快的。
一浪接一浪,祈禱會的節奏被聖神帶動到另一新境地。疫情下,我們不能結伴到處攀石暢泳,爬高爬低。形體雖不能,但來去自如的聖神卻可擴展我們狹小的意識,帶領我們遊走心靈的高高低低,陪同我們尋找最終極的友誼,如神學家Catherine LaCugna描述天主的職能時寫道:「天主的本性就是尋覓世上所有受造物,直至找到最後一個為止,為的是與他們建立最深切的溝通和友誼。」
活水的江河再次湧現,到了第三輪分享,彼此都驚訝為何能在陌生的面孔前敞開一己的軟弱。默觀着這不可能的事的同時,降生成人的天主子那刻也加入了團體中。祂是那位瑪利亞手中抱着的嬰兒,具備小生命本質的軟弱及從上而來的生命力,卻吸引着眾人都來朝拜祂。
在兩小時的祈禱會上,我們彷如置身在瑪利亞手中的嬰兒,給天主深深地凝望着,聽到祂低聲地說: 「恩寵本質就是把水深火熱的人贖回來,復甦其生命。」
主,感謝祢的慷慨,請祝福澳門教區所有兄弟姊妹,把我們帶到祢的慈悲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