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追憶古人芳蹤

文:何凱傑

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辦公室本月2日安排前往參觀聖味基小堂及墳場(俗稱舊西洋墳場),認識本澳教區歷史來源,並邀請澳門教區歷史檔案及文物處參與同行。當中陳思穎小姐為參加者介紹了聖味基小堂的歷史、其內部設計的涵意以及與澳門社會發展的關係,並一起為已亡司鐸和傳教士們祈禱。

參加是次活動的華蘭度表示,是次旅程對其意義非凡,一方面可以了解澳門過去的歷史,另一方面亦了解到澳門天主教的發展史。過程中他了解到多位對澳門發展有着巨大影響力的社會歷史名人,更對多名為澳門教區作出貢獻的神職人員和傳教士有了多一份的認識。他亦表示,是次參觀及祈禱,再次提醒他死亡並非終結,而是開始,亦是認識自身信仰的開端。

聖味基墳場發展簡介

據陳思穎所述,18世紀前,華人主要葬在舊城牆外的土丘上。直至1821年,舊基督教墳場建於白鴿巢前地附近,雖然解決了部分土葬問題,但白頭墳場僅限於瑣羅亞斯德教徒下葬。當時,作為天主教的洋人一般是葬於聖堂的墓園或花園。而華人基本都是住在城牆外,並沒有墳場或墓園,只能散葬在塔石和拱北一帶。相對澳門半島而言,超過200年歷史的九澳村和百年的黑沙村則設有村民墳場。

1835年,澳葡政府頒令禁止於教堂及其庭院埋葬死者。由於當時聖保祿教堂遭受大火後成為廢墟,為此被政府徵用為聖保祿墳場。及後,聖保祿墳場的使用量逐漸飽和,澳督基馬良士於1852年下令籌建新墳場,聖味基墳場終於1854年建成並用於埋葬天主教徒亡者。

1868年,聖味基墳場交由澳門議事會管理。同時開始分為永遠墓地及租用墓地。由於只有天主教教徒才可下葬於此。因此,當時很多人為了下葬於聖味基墳場,選擇於臨終前領洗。

由於當時聖味基墳場內尚未有小堂,殯葬禮儀都在望德堂舉行。市政廳及後於1873年撥款興建聖味基小堂,並於1875年完工,其為目前澳門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築物之一。1911年,聖味基墳場正式向非天主教徒開放,雖然成為第一座公共墳場,但聖味基墳場內並不允許焚香及做法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