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大家庭應不容漠視片刻的祈禱

文:比爾奇美拿神父( Fr. Bill Kneemiller)

美國愛阿華州達文波特市養老院專職司鐸

譯:小徒兒

這篇文章是本人所撰寫「家庭祈禱」系列之一,內容載述了我到訪墨菲家的實況。墨菲家的成員計有父親奇雲,他是聖母升天中學校長,而學校是位於達文波特市。他與太太,布莉姬,育有九名子女,年齡大部份是12歲以下。可想而知,整個訪談鮮有枯燥乏味、了無樂趣的時候。

我遂問奇雲,他與布莉姬每天面對海量的校務及其他事務工作,竟能擠出時間,讓一家人聚在一起祈禱?奇雲說:「祈禱實屬高效的奉獻,比方說,感謝天主的祝福、又或是感謝祂,賜予我忍耐的恩寵,並仗賴祂的導引,走出幽谷。」

布莉姬補充說,他們往往充分利用散步或旅行時乘車的時間,一起誦唸玫瑰經。為帶領孩子們投入於玫瑰經奧蹟中,她會先向較年長的孩子提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好像是:「我們所誦唸的歡喜一端,其意義何在?」。由較年長的孩子向其弟妹講解一些對信仰的看法,這樣,對年幼的孩子們來說,整件事情就變得富有趣味性,同時亦顯得格外活潑生動。

隨後,我邀請孩子們分享他們在家庭祈禱中的感受。首先,年滿15歲的瑪德琳說:「當祈禱時,我感到安祥、平安和無慮。」接下來,年滿12歲的米高說:「祈禱是與天主相聚的時刻,有時我會感受到祂確是俯聽我的禱聲,即:當我為一些意向作出祈求後,經常便會發生如我所願之事情。」至於年滿九歲的丹尼爾說:「我在祈禱時,宛如被眾天使保護,而主耶穌是與我同在。」最後,年滿七歲的里奧說:「我在祈禱中,我感受到平安與喜樂。」

布莉姬認為,飯前祈禱實在具有無可置疑的重要性。因為,此時段僅是一家人聚合的時光。於飯前感恩祈禱時,我們通常先誦唸聖彌額爾總領天使經,並以聖母經作結束禱文。布莉姬繼續說:「在孩子們還處於幼兒階段時,若我們在外用餐,是絕不會作餐前祈禱。惟獨有一天,我突然頓時一切都明白了,於是改變了我舊有的想法。自此之後,我們開始在外用餐時,也會祈禱。」

之後,我與他們分享我的故事。話說,有一天,一位女侍應目睹我與家人於進餐前祈禱後,她隨即說:「今晚你們已是第三個家庭,於進餐前祈禱。我相信,這是天主提點我,務要返聖堂!」

布莉姬再度說:「沒有一個祈禱比參與彌撒是最好的。」她全心全意支持家人參與主日彌撒。縱使每天的日程表都是無比緊湊,但她也參與平日彌撒。她續說:「在我的成長經驗及信仰體驗中,我識別到,若沒有領受聖體聖事,我實在是一事無成。所以,當務要做的事就是每天參與彌撒,這確是與基督結合的最佳途徑。只要你一生持守不渝地接納天主,同時,經驗到所帶來的平安與喜樂時,一切事情就變為簡單輕鬆了!」

我稱這家庭為「墨菲派」,猶如舊約中的一支派, 因為當他們一家要外出時,便需要一輛15座位的小型貨車,載他們往來市鎮各處地方。對於所有家庭(無論有多少家庭成員)而言,奇雲與布莉姬就是他們的啟蒙老師。孩子是我們的未來;信仰是我們的根基,而祈禱是關鍵的元素,能使我們與耶穌基督的愛及其神聖的教會連結在一起,並活現在我們的生命裡。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