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若瑟勞工主保節的當天福音(瑪13:54-58)向我們提出了有關耶穌的一些尖銳問題:「這人從那裡得了這樣的智慧和奇能?這人不是那木匠的兒子嗎?」納匝肋的人民理所當然地認為,工作與智慧、工作與聖德,並不能混為一談。一般而言,人們本能地將宗教與日常生活分開來。從表面來看,兩者之間確實相距甚遠:宗教通常顯得沉靜和有限制,而工作則顯得忙碌和活躍。
我們——領洗後的基督徒——都是「木匠之子」的的門徒,並稱知道如何將兩者——祈禱與工作——拉在一起。我們的領洗改變了我們如何待人接物。儘管「人生就為工作,一如鳥類自會飛翔」(參閱《約》5:7),但基督徒在領洗後,就是要以一個強烈的動力去做所有事,其中包括我們的工作(參閱《天主之友》57)。若我們忠於天主的恩寵,我們便能緊隨納匝肋耶穌的榜樣,隱蔽地、勤奮地工作,期間更以光榮天主的渴求,透過工作虔敬地祈禱。
既然我們領洗重生後成為天主的子女,在祂的眼中,我們不再僅僅是僕人:「請看父賜給我們何等的愛情,使我們得稱為天主的子女, 而且我們也真是如此。」(若一3:1)。一旦重生,我們便無法回到「被迫工作」的生活,而我們對工作的態度,是其中一個必然的誘惑。如子女般工作,就是我們為愛、為尋求天主的光榮而工作,「因為我常作他所喜悅的事。」(若8:29)。
聖施禮華簡潔地說:「我們應當是身在世間,心在默禱,我們是化工作為祈禱的靈魂。」(《犁痕》第497條)。 這「轉化」既是聖化工作的方式,也是我們在聖化工作中所出現的挑戰。「將工作轉化為祈禱」是指,我們必須探入自己的表面工作之下,才能看到超性的價值、天主的意思。唯有[天主的]恩寵,才能開啟我們的眼睛和心目,注視到這份超性的價值。
我曾經聽過一個年老修道人的故事,他說當他還是修生的時侯,他和其他的修生以抹窗作為他們勞動的一部分。過了一會,一位修生掉下海綿說道:「我進入修道生活是為了默觀上主,而不是抹窗!」
有時候,我們都會受到透惑,很想像這位修士一樣,把海綿狠狠地丟下[即:拒絕體力或智力的勞動],認為這些勞動工作會使我們遠離天主。從一個鏟子甚或是一個電腦屏幕,無論我們使用甚麼工具或設備,都可能引致我們挫敗。我們有時會像該修生一樣,同樣會有那份衝動:「這不是我在這裡的目的!」這是一個十分真實的感覺,但它可能與一些有關祈禱、完美主義和工作的錯誤觀念混淆了。
工作和與天主的契合、行動與默觀、活動與成聖,它們之間是否彼此對立?納匝肋人似乎也是這麼認為,又或許,我們有時也是這樣想。我們必須承認這裡至少存在某種的張力。
有些嚴規隱修會中,也可能會認為他們從未成功以「默觀」的方式工作。當他們工作時,他們只會想到工作、自己、要完成的工作,或他們的長上。試圖將工作轉化為祈禱的熱心教友,會開始想他們是否缺少了某些東西,是一種將工作與默觀結合,難以捉摸的聯繫。
聖若瑟勞工主保是聖女大德蘭的「好友」,她直接地向她的加爾默羅會修女提供了這樣的聯繫:「最完美的全德顯然並不在於內心的愉悅、狂喜或想象,而是在於人的意志與天主聖意的完全契合。」她續說:「如果愛是完美的,我們會忘記取悅自己,而是取悅我們所愛的那一位。」
若我們不能以「默觀」方式工作,並不代表我們的愛是失敗的。如果愛是完美的,我們會忘記取悅自己,而是取悅我們所愛的那一位。在祈禱中工作,甚至會忘記了我們希望在工作中,想經驗到的內在愉悅感,即不受干擾、完全思想自由的感覺等。我們開始發現內在的滿足感,確實不再是重點。這份愛將我們的工作轉化為祈禱,這是我們必須傚法聖若瑟所帶出的真理。
與其我們被世界上歪曲了的默觀想法所困住,我們倒不如更深入地了解天主給予我們自己和工作的旨意。初時,我們會以為在祈禱中工作,就是指緩慢地工作、少說話,而我們的思想應是絕對自由的,不受任何思慮所影響。但是我們經常必須快速地、有效率地工作,有很多解釋和指示,並對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感到焦慮。這是錯的嗎?這還是在默觀嗎?
這完全取決於為何我們要做正在做的事情。這就是為何我們期望聖若瑟幫助我們,簡化我們意願,以祈禱的方式來工作的原因。他是如何工作的呢?他與耶穌一起工作,並為耶穌和瑪利亞工作。他總是意識到耶穌就在他的身邊,而瑪利亞總是在他的腦海裡。他非常愛他們,並一直知道供養他們,和為他們工作是一份特別的恩賜。這確實是賦予基督徒工作的唯一意義:為上主和祂的母親而做,而不是為人而做。千萬不要忘記,在上主的殿裡服務的子女是多麼有福、多麼榮幸的。
這就是我們在這裡的目的:在現世去認識、去愛和去服務天主,並在永生的國度——天國——與祂快樂地生活。事實上,我們在這裡不只是單單為了工作,也不是在現時現世中只有工作。我們在這裡認識主、愛主、繼而侍奉主,作為愛的具體演繹。這就是聖若瑟一直在他的思想和內心中的優次:認識耶穌和瑪利亞、愛他們、服務他們。
有時,如果基督徒因工作而「筋疲力盡」,那麼就是該停下來,並重新省察我們對工作態度的時候。
「恕我固執這一點:工具,手段,絕不可取代宗旨,目標。你非得痛下磨杵成針的苦功不可!把你的職業工作,放到恰如其份的位置上:職業成就不是目的,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已。在任何情況下,絕不能把它看作是根本性的東西。」(參閱《犁痕》502-503)。
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但歸根究底,人是天主為自己創造的,而非為工作而創造的。因此,我們應該更多關心與祂的關係。我的工作是否表達了對祂的愛?這是一種使在我周遭的人認識和愛祂的方法嗎?
耶穌並沒有召叫我們更密切地跟隨他,以便我們為可朽壞的食物而工作,而是為存留到永生的食糧而努力工作。有甚麼能存留到永生呢?聖保祿說「愛,永存不朽。」聖若翰.維雅納也告訴我們:「我們在世上唯一的召叫,就是愛天主。」傚法聖若瑟,願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表達這份愛。這份愛將會把我們的工作,轉化成我們中悅天主的祈禱。
來源: St Josemaria Institute,《號角報》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