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53)天主創造了惡?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當我們談及創造和天主的良善時,無可避免地,我們會探討惡這問題。為甚麼惡會存在?它來自哪裡?

首先,惡是指甚麼?很多人理解惡為某種「東西」。然而,聖多瑪斯認為「惡是短缺生來或自然應該有的善」(《神學大全》第1集,第49題,第1節)。它不是指存在某種「東西」,而是欠缺某種「善」的東西。而且,欠缺的「善」的東西是那東西所需要的(應該有的)。如果那東西不需要那善,這情況就不會被認為是惡。

讓我們列舉一個例子。視覺這感官是一種善。動物和人都需要這善。另一方面,植物不需要它。視覺這感官的貧乏(失明)是動物和人的惡,因為「看見」是他們本性的一部分。但失明為植物而言並不是惡,因為它並不需要視覺。

如果惡是指缺乏一些東西,這就可以說惡就不是真的嗎?不一定。讓我們用以下類比說明這一點。如果我們拿一張紙,用一把剪刀在中間切一個洞,這會出現甚麼情況?一個洞。在洞內有任何東西嗎?沒有。但是這洞是真的嗎?是的。確實有一個洞。洞是一些應有的東西的欠缺(紙)。這種欠缺被稱為「貧乏」(privation)。惡是一種貧乏。

在《速食哲學》第31篇中,我們談論過善和存有事實上是同一樣東西。因此,善的缺乏就是存有的缺乏。現在,當天主創造時,祂創造了存有:祂創造了善。因此,祂沒有創造「惡」。

上述的推論(惡是存有的缺乏)說明,惡不太能獨自存在。它存在於欠缺某種東西的存有中。疾病存在於缺乏健康的物體中。無知存在於缺乏知識的頭腦中。錯誤發生在缺乏資訊的人身上。憎恨存在於缺乏愛的人身上。疾病、無知、錯誤、憎恨本身不能獨自存在。

或許有人會反對說:那蟑螂?地震?和魔鬼呢?

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區分物質邪惡道德邪惡)。

關於物質邪惡,《天主教教理》第302點對與它的存在提供了最初步的答案,說:「受造界有其本身的長處和美善,但從造物主手中出來時,並非全部完成的。它『在過程中』(in statu viae)受造,邁向天主為它指定的、仍須達成的最後的完美。天主引導受造物邁向這種完美的各項措施,我們稱之為天主的眷顧」。

因此,這就是為甚麼天主吩咐我們的原祖父母和所有人有耕種和看守樂園的責任(創2:15)。我們的職責是更完善它,比它的本來的面貌還要好。

《天主教教理》第310點重覆這點:「然而,天主為甚麼不創造一個沒有惡存在的完美世界呢?天主以祂無限的能力,常常可以創造更美好的事物。可是,天主以祂無限的智慧和慈愛,願意自由地創造一個『在過程中』的世界,邁向它最終的完美。這種演變在天主的計畫中,會牽涉某些事物的出現及另一些事物的消失,有較為完美的,也有不甚完美的事物;有自然界的成長,也有敗壞。因此,只要受造物尚未達致它的圓滿,有物質的善,也有物質的惡。」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