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展熙
丙年復活期第三主日
今天的禮儀,看起來,重點有二:那備受光榮的羔羊,以及伯多祿作為羊群的牧者和代言人。這兩個主題看似各有來源,但禮儀讓我們把這兩個來自聖經的主題放在同一個框架內,互為解讀。在讀經二(《默示錄》)中的羔羊,就是那引領羊群(群眾)的羔羊(見7:17; 14:4; 等)。值得留意的是,這引領者,為了引領群羊,成為了羊的一份子。牠最終引領羊群邁向勝利。而這位得勝者羔羊,也獲得了專屬於天主的屬性:「讚頌、尊威、光榮和權力」【在《達尼爾先知書》中,這些屬性也被賦予那「相似人子者」(見7:14)】。
想必大家會想知道,耶穌之所以被稱作「羔羊」的原因。大體來說,這與聖經書卷體裁各自特有的寫作風格有關。默啟文學(《厄則克耳先知書》[部分]、《達》、《默》等)會以動物的特性來描寫人物。把基督視為贖罪祭和逾越節的祭品(=犧牲)的神學思想,特見於《若望福音》和《若望一書》,《默》也承襲了這思想(參若1:29, 35;及其記述耶穌死亡的一刻正是逾越羔羊被宰的時間)。作為贖罪祭的犧牲,耶穌克勝了罪過的力量。這些力量,《默》作者以猛獸代表【在《達》中則以古時近東地區的各帝國勢力代表】。因此,羔羊成了一位勝利者,但並不是透過使用武(暴)力,而是因為祂願意成為牠,成為羊群的一份子,並為了羊群而承受死亡。
在今天的福音選讀所屬的脈絡中,羊群更是主題焦點。按《馬爾谷福音》——《瑪竇福音》的傳統,在耶穌面臨逾越苦難之際,跟隨祂的門徒們郤大難臨頭各自飛,故有「我要打擊牧人,羊群就要四散」之說法(參:谷24:17/瑪26:31)。在這角度下,基督復活出現在眾門徒聚集之處的敘述,就可看成是耶穌基督重組祂的羊群。已復活的耶穌要再呼喚四散的羊重組祂羊棧的羊群的思想,尤可見於這一幕按各福音作者所述的地點。《谷》和《瑪》都提到,在空墳中的天主使者向首先到達墓穴的婦女們說,復活了的耶穌要在門徒們之先回到加里肋亞去,祂並要他們在那裏與祂會面。至於今天所讀的《若》廿一章,同樣發生在加里肋亞【提庇黎雅海,即加里肋亞湖】。而加里肋亞湖邊,正正就是耶穌當初召選門徒們的地方。可見,耶穌重新再一次選他們為門徒的想法,自是不言而喻。
福音選讀的第二部分,雖然按禮儀的規定只屬長式,可以從略,但我仍推薦大家去把它一併讀畢。曾經信誓旦旦要與耶穌一起赴湯蹈火卻又三次親口否認耶穌的伯多祿,在耶穌復活後,在提庇黎雅海邊,重宣信仰。這段載於若21:15-19的敘述,有著耶穌受難敘述的影子:當時伯多祿三次否認耶穌,現在他則要三次確認他對耶穌的愛。只有那能以無比的愛去愛慕耶穌基督的人,才能得到羊群的信任。然而,與此同時,還有那耶穌所愛的門徒。在《若》的復活敘述中,他不單與伯多祿一起行動,而且走在伯多祿之先,比他早就能夠領會耶穌復活的奧蹟(20:8),並能一眼就認出復活了的主(21:6)。也許《若》在書寫基督復活敘述的同時,也反映出初生教會的基本動態:有穩定居中的牧者,但同時也有那與主情深而且富有衝勁的行動派。
事實上,按《宗徒大事錄》所載,在初期教會歷史中,伯多祿的確擔當著領袖和代言人的角色。在猶太公議會面前,以眾宗徒的名義,勇敢地與大司祭對話的,就是伯多祿。在今天的讀經一中,我們甚至從他口中聽到那句也許在早期基督徒之間十分流行的口號:「服從天主比服從人更為重要」(宗5:29;見4:19)。伯多祿更是在猶太議會中間高聲作出那被猶太人領袖所除掉的基督經已復活的證言。
的確,基督徒之所以能夠勇敢面對世界,向世界宣講愛,是因為對世界的愛打破了神人的鴻溝,使主願意空虛自己,來到世界之中;出於愛,主願意以無辜之軀背負世界的罪過,讓有罪的世界得以『無罪釋放』。但這一切的宣講,都基於天主的愛粉碎了死亡之門,基於耶穌已從死者中復活的宣言。尤其在這復活期中,這神學重點貫穿禮儀始末。
出於對羊群的愛,並為了成為羊群的一份子,羔羊替代了群羊的位置,交出了自己的生命。同樣,伯多祿因為對主的愛,接受了他引領羊群的責任,並不惜為此而受苦(宗5:40-41;見若21:18-19)。然而,除了基督的愛以及伯多祿的領導之外,整個羊群的好與壞,還在於羊群中的每個人,是否都能在路上,活出基督彼此相愛的誡命,學習伯多祿勇於承擔份內的責任,而且在遇到困難時互相扶持,有爭執時彼此寬恕。讓我們以言以行,與伯多祿同聲三次回答主說:主,祢知道我愛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