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澳門國際研究所出版《區師達神父》、《陸毅神父——生平及其人其事》

作者楊子秋先生:期望青年承傳陸神父的光與熱。

(本報訊)澳門國際研究所、天主教澳門教區與澳門聖若瑟修院同學會,去年正式推出《澳門的傳教士》:《高秉常主教》、《莫慶恩神父》及《陳基慈神父》的三冊傳記式書冊。今年再為該系列推出兩本新書:《區師達神父》及《陸毅神父——生平及其人其事》,並於上週五傍晚假主教公署舉行新書發佈會。

出席活動的嘉賓有澳門基金會代表楊開荊、澳門明愛總幹事潘志明、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梁德貞老師和李慧芬老師,以及嚶鳴合唱團代表伍星洪。

李主教於致辭時感謝澳門國際研究所,為澳門教區的傳教士出版《面向廿一世紀的傳教士》系列叢書,能讓澳門教友及非教友得以懷念多位貢獻良多的傳教士之餘,亦從書中認識到傳教士的使命。他又期望澳門國際研究所,未來能在推廣及宣揚澳門天主教方面上有所貢獻。

https://www.facebook.com/iimacau.org.mo/photos/a.739362906114579/2439626386088214/?type=3&theater

《面向廿一世紀的傳教士》叢書包含多本中文譯本作品,出自基達斯(João Guedes)手筆的《區師達神父》一書便是其一。此系列書籍的出版旨在緊密聯繫澳門各社區,向公眾推廣澳門神父、傳教士、殉道者及文人等方面的知識,並提高本地市民對澳門文化的認同感。

而《陸毅神父——生平及其人其事》則是非譯本的中文書籍,由澳門一所天主教學校前校長——楊子秋撰寫,葡文譯本將於稍後發佈。

澳門國際研究所秘書長盧文輝先生特別感謝楊子秋先生,花時間與心思找尋與陸神父有關的珍藏照片。他又指,葡文譯本相信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在翻譯過程中特別需要有技巧,因為要知悉有關天主教的名稱與澳門的歷史、文化與環境。」

楊子秋先生在分享時形容,陸毅神父的光與熱,到今天仍在延續中,他的功勞除了在「澳門明愛」及「利瑪竇社會服務中心」中看到,亦在每個人的心中。他說,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與不少和陸神父有接觸的人進行訪談:「所有的資料都是陸毅神父承傳下來的光與熱中,若沒有與這些人的訪談,我根本不能寫到這本書。」

楊子秋先生

楊先生又期望有緣閱讀此書的人,特別是年輕人,能在學習這位前人的芳表,希望他們在作義務工作、幫助他人時,是以真誠的心去作,而非為達到目標與目的而作:「如果青年從書中看到陸神父的芳表後,希望他們能消除心中的目的,並引發內裡的善心,去承傳陸神父的這份光與熱。」

聖多瑪斯合唱團在發佈會上演唱數首由區師達神父創作的作品,以紀念這位傑出的作曲家和音樂家。

https://www.facebook.com/iimacau.org.mo/photos/a.739362906114579/2439626336088219/?type=3&theater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