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內地副教授為女嬰改造基因 科學界斥嚴重超越道德界線

(本報訊)深圳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週一(26日)宣布,成功以基因編輯技術為一對女嬰改造基因,令其終身對愛滋病免疫,女嬰已於本月在內地誕生,成全球首宗基因編輯嬰兒,連日來引起社會及科學界嘩然。

面對各方評擊,賀建奎拍短片回應,指出其團隊目的僅僅是「不能見死不救」,強調拒絕基因增強或性別選擇等。他解釋,愛滋病乃致命、極具傳染性的疾病,急需醫學技術方面的突破;而且現實上也有部分人也因基因變異而天生免疫愛滋病,他們其實也能健康成長,故應該有關研究是有價值的。

賀建奎週三(28日)出席香港大學「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時,先講解整個研究與實驗的過程,是透過一個愛滋病志願組織招募對象,最後有七對夫婦參與實驗,丈夫都是感染了愛滋病病毒。賀建奎強調,所有參加者都受過良好教育,他們在決定參與前都多次跟科研人員見面,明白風險。但賀建奎稱所屬的深圳南方科技大學並不知情。他強調對此研究感到自豪。

峰會多位學問作出提問,質疑賀建奎在作實驗研究前並無思考「孩子責任」與「社會道德」及「醫學道德的問題」。而籌委會主席、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巴爾的摩,形容這項研究不負責任,他說:「我個人認為沒有醫學上的需要,我認為這反映了科學界的自我規管失效,因為這項研究欠缺透明度。」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教授(29日)接受電台訪問時,批評賀建奎的實驗不負責任,又指胚胎在基因編輯過程中或會出現脫靶現象,有關技術發展尚未成熟。他又指出,實驗過程中除了改變目標基因外,亦有機會同時改變其他基因,導致嬰兒出現癌症等問題。

而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總監區結成就批評賀建奎的研究超越兩條界線,包括科學規範的專業界線以及道德界線,又認為接受實驗的該對父母不了解全新的科學實驗性質,質疑賀建奎的做法存在道德問題。

 

教會的立場:不尊重生命

羅馬宗座宗徒之后大學生命倫理學院教授譚傑志神父昨日(29日)接受香港《公教報》時稱,教會反對有關實驗及技術涉及人工受孕,重申應尊重胎兒生命,並要避免墮入追求完美的迷思。

按教會2008年教廷信理部的文件《人類尊嚴》訓令(第15至27節)記載,基因的治療有兩種:一、體細胞基因治療(Somatic gene therapy);二、生殖系基因治療(Germ line cell therapy)。而賀建奎現時的實驗屬後者,會帶來很大的風險。

香港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助理執行秘書何文康博士接受本報訪問時解釋,編輯後的基因有很大風險,又因技術不成熟,會存有許多未知性,可能危害其他方面(例如:編輯基因胚胎成長後的健康);在如此多的未知性下,教會不會嘗試、不會犧牲任何人的性命。

此外,按教會教導,生殖系基因治療當中必然牽涉生殖科技(IVF),而教會一直反對「試管嬰兒」,因有關技術將胚胎不看作是「人類」,而是「東西」或「物料」,其尊嚴在實險的「操縱」及「試驗」過程中完全不被尊重。而且,有關技術會衍生各種問題,如導致墮胎的可能性,即殺害生命。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