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美芬修女 我十四歲那年領洗,因未成年而家人都不是天主教徒,本堂神父怕沒有人跟進我的信仰生活,於領洗前與我約法三章:要加入聖母孝女會,並由會長作我的代母。回應他的要求,我加入了香港李鄭屋村聖老楞佐堂的孝女會, 同時因個人興趣亦加入了堂區的歌詠團。自此,我在體驗上主的愛及服務堂區的路途全力啟航前進。 成為聖母孝女會的一份子,我漸漸學習聖母承行主旨的忠信態度。我最愛在聖堂裡配帶上藍色的頭紗,代表著我是聖母所愛的女兒,被她保護和引領。孝女會每位成員都以不同方式服務堂區,我被派於大瞻禮前負責清潔祭台、刷亮燭台、洗熨神父的領巾及聖爵布。透過以上的服務,使我對聖體產生敬慕之情,繼而使我愛上了隱藏在麵餅形下的那一位。感受到他先愛了我,藉着每天領受他到我心中,我對他的愛日漸增長。在朝拜聖體時常會感受到他是那麼近,常沉醉在他的愛中。每天早上參與感恩祭成了我生活的一部份,領受愛我的基督到我心中,使我整天充滿喜樂和力量。我赴主的約會成了風雨不改的行動,上課前趕往聖堂是清早的第一個行動。 我自幼喜愛唱歌,加入堂區歌詠團不單止使我有機會發展我的歌唱技巧,而且使我能以充滿感情和愛意的歌聲讚美上主。聽到詠唱是兩倍祈禱,使我雀躍萬分!更使我在詠唱時全心、全情投入,常被歌調或歌詞感動得滿眶熱淚。我最愛詠唱拉丁文額我略彌撒曲,四部和聲合唱,往往把人領入了天國神往的境界。但要達到以上效果,歌詠團的每位成員都必須經歷艱苦的練唱,尤其是準備慶節的時候,更是要經過密集式的嚴格訓練。很難相像我們如何能捱過這些艱苦時刻:首先是聲線訓練,重覆又重覆,走音!再重覆。接着每部音要練至純熟、拍子準確、還要唱出歌詞要表達的情感呢。最困難的是要四部合音,指揮及團員都出盡全力,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至四部音合唱達到準確和諧的要求,才算完成。很多時我們練唱至聲疲力盡,還是達不到理想效果,結果是要加時練習。練唱要求苛刻,但沒有任何人抱怨或放棄,是天主在推動並陪同着我們。我常遐想天使在天上與我們一同詠唱,因為很多時我們歌聲嘹亮,被譬為「天使般」的歌聲呢! 完成了禮儀詠唱後,你可看到我們每人面上露出燦爛的笑容,一臉滿足感與感恩之情。 為了保持聲音清脆甜美,通常我們是空腹上陣,嗓門才不會被黏住。本堂神父常對我們憐愛有加,會準備好美味的雪糕慰勞我們。緊張的時刻來臨了,我被安排在聖週禮儀中負責獨唱部份。獨自跪在祭台前詠唱禱文,很難以筆墨去形容我當時的感受 :在走向祭台時,心中異常緊張,這是我第一次在那麼多人面前獨唱。當我跪下在祭台前的那一刻,心中即時充滿寧靜的感覺,四週突然變得非常寂靜。我非但沒有感到有任何壓力,反而有一種被揀選的感覺:我被揀選以歌聲去讚美天主,代表信眾去向上主獻上敬禮,因他籍着他的獨生子的苦難,向我們彰顯他的大愛。藉着詠唱,我進入了巴斯掛奧蹟的深層意義: 天主向我及每一個他所創造的人,以基督的自我犧牲,去彰顯他對我們無條件的愛。在詠唱的過程中,我的歌唱技巧進步了,更重要的是我的信仰也加強了。天主的行徑就是那麼出人意表,你祇為他做一件事,他卻給你雙倍的回報,他的唯一要求是——你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愛他而作。 (待續)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丙年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莊稼多而工人少,所以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割他的莊稼。」(路10:2) 由於我來自一個農民家庭,所以當我看到烏克蘭的麥園被戰火暴力所摧殘的畫面,都讓我感到心碎。炮彈、導彈或地雷造成了一個個的深坑,裝甲部隊穿越遼闊的麥田。在那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麥田的收成已準備好,但留在田裡收成的農民很少。那些繼續收割的人,必須躲避炮彈和地雷,好能順利地收集這些莊稼。
聖神降臨 梁展熙 無論在講道台、主日學,以致中小學的課當之內,提到聖神降臨,自然而然用的就是火舌降在宗徒們身上,然後宗徒們能說各種語言的這一幕。的確,這一幕帶出了聖神降臨事件的驚天動地和震撼人心,但聖神降臨是否就這般只是訴諸外在的事件呢?今天禮儀的三篇讀經,似乎都為我們提供深思聖神降臨的三個不同的深層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