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主 日(7日)主持三鐘經祈禱活動前,反思當天福音的內容說,「富有的人都拿他們多餘的來奉獻,以給其他人看,但這窮寡婦不動聲色地把所有的一切都奉獻出來」。教宗解釋道,耶穌由此教導我們提高警覺「注視」:我們應謹防「在信仰生活中口是心非的人,比如那些經師」,為的是「不變成他們那樣」;我們應當「注視」那位寡婦,以她為榜樣。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聖馬爾谷福音12: 28 – 34 上主日我們看到耶穌離開耶里哥前往耶路撒冷,耶穌治好了一個又聾又瞎的乞丐巴爾提買。主日福音發生在耶路撒冷,這背景很重要;經師是詮釋法律誡命的專家,因為眾多法律不是一般人可完全掌握理解的。一位經師接近耶穌,詢問當時專家間最常辯論的問題:所有法律誡命中,哪一條是最核心、最基本的,並能總結所有的法律。福音中,經師與法利塞人對耶穌常懷敵意,這會耶穌容易自我保護,而負面看待他們,但耶穌卻是尊重他們,他不將這些人以典型的經師和法利塞人來看待他們,以偏蓋全。我們又如何呢?我們容易以身份、膚色與族群來區分,如年青或老年,我們使用各種標籤來定斷我們認識的人,甚至他們還未開口之前,我們就以先前經驗來定斷。耶穌接受此時此地真實的人,回應他的疑問。
教宗方濟各第 55 屆世界傳播日文告「你來看一看吧!」(若一 46)與眼前的人相遇,與真實的人溝通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你來看一看吧!」這個邀請,不僅是耶穌與門徒們初次相遇時動人的一幕,同時也是眾人的真實交流方式。為了講述成為故事的生命事實(參閱:第 54 屆世界傳播日文告,2020 年 1 月 24 日),我們必須跨出自滿的心態 ──覺得自己「已經知道」某些事情。相反地,我們應該親自去看看他們,去花時間跟別人相處,去聆聽他們的故事,接觸那總是令人驚奇的現實。「用你驚奇的眼光去觀看,讓你的手感受到事物的鮮活,以致別人在看你寫的東西時,他們也可以觸摸到生命的奇蹟,躍然紙上。」這是真福路山諾(Manuel Lozano Garrido)1 給其他記者同儕們的建議。因此,今年我想藉此文告作一個邀請:「來看看吧」,呼籲新聞界、網路、教會每天的講道、政治或社會論壇,在表達時能做到清楚忠實的溝通。「來看看吧!」──從約旦河岸、加里肋亞海的那些初次相遇開始,一直都是基督信仰的傳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