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聖枝主日遊行:聖城是我們信仰的根源所在 (梵蒂岡電台訊)耶路撒冷聖枝主日遊行向來是基督信仰最為盛大的公開活動之一,因此總是人山人海。為了這項活動,巴勒斯坦基督徒得到了耶路撒冷的特殊入城許可;在場的朝聖者來自世界各地,包括菲律賓、波蘭、瑞士和美國。成千上萬人從橄欖山上的一座聖堂出發,前往老城區的聖亞納堂。他們手持棕櫚枝和橄欖枝高呼賀三納,在樂器的伴奏下歡唱聖歌,以各自的語言讚美天主,表達基督徒的喜樂。 在遊行的終點,拉丁禮宗主教府宗座署理皮扎巴拉(Pierbattista Pizzaballa)總主教對信眾表示,「我們走過了耶穌親身經歷的同一段路程。有關耶穌榮進聖城的記述,必須在逾越奧跡的光照和補全下來誦讀。我們今天也跟耶穌一起進入當年的逾越節」。
Month: March 2018
世界主教會議會前會議閉幕,兩岸三地與會青年接受本台專訪
(梵蒂岡電台訊)「我們年輕,但是我們不輕浮!」這是世界主教會議會前會議的兩岸三地與會青年所發出的心聲。她們於3月25日聖枝主日暨教區級世界青年日參與了教宗方濟各主持的大禮彌撒,隨後接受本台中文節目部的專訪。她們分別最想跟教宗說的一句話是:「聖父,你一直在青年的心中」;「我們不只是教宗的青年,更是耶穌的青年」;「請為中國的教會祈禱」。 來自中國大陸的任羅莎、香港的陳卓羚和台灣的馮筱嵋於3月19日至24日在羅馬出席了以青年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第15屆常規會議會前會議。對她們而言,最大的收獲在於學習了「世界主教會議(Synod)同道偕行的意義」,體會到「教會乃是一個身體」。她們深切感受到「被聆聽」的喜悅,在會議期間認識了「非洲、中東、美洲」等平常難以接觸到的各地青年。
法國主教們就生命結束議題聲明:殺人不是一種治療
(梵蒂岡電台訊)法國主教團3月22日發表聲明,論及生命結束的議題。他們重申:「以同情為理由而殺人,這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是一種治療。」法國全國此時正在討論關於修訂2016年2月2日通過的法律議案,這項法律禁止對病人繼續實施不必要或不相稱的治療,但可使用「深度和持續」鎮靜療法,直到病人死亡為止。 不過,有人提出要修訂這項法律,促使在醫療上協助自殺和安樂死得以合法化,因此引起法國目前的辯論。法國主教團闡述教會的看法,以關懷病人為首要考量,強調姑息療法的重要性。主教們認為,這種治療尚未充分得到發揚,而且少為人知。
穆斯林青年褻瀆聖母像 被法官罰背誦含瑪利亞的可蘭經經文
(綜合報道)三名穆斯林青年因褻瀆聖母聖像被判有罪,被黎巴嫩一名法官裁定背誦《可蘭經》中讚美耶穌之母的所有段落。 當地媒體報道,這三名穆斯林住在一條大多是基督徒的村落。網上流傳一段短片,顯示他們在褻瀆一尊聖母聖像,他們事後被拘捕。
教宗三鐘經:跟隨聖母的芳蹤,走向世界主教會議和巴拿馬世界青年節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3月25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聖枝主日彌撒,並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當天也是教區性世界青年節,教宗邀請青年跟隨聖母瑪利亞的芳蹤,走向世界主教會議和2019年巴拿馬世界青年節。 教宗首先關注來自世界各地參加本屆世界主教會議會前會議的青年和透過社交媒體參與活動的1.5萬青年。參與會前會議的青年代表藉此機會把會議總結文件呈交給教宗方濟各,一位青年代表向教宗保證,青年們將持續以祈禱支持他。
各地青年齊集羅馬參與會前會議 致函世界主教會議:我們想要一個喜悅、真實和互動的教會
(綜合梵蒂岡電台訊)為準備今年10月舉行的世界主教會議,主題為「青年、信德和聖召分辨」。與會的青年均希望能為世界主教會議提供意見,為會議中的神長們「導航」,於是在上週六(24日)總結會前會議的看法,製成一份文件,並於上主日(25日聖枝主日)彌撒中,由巴拿馬的青年將文件交予教宗方濟各。 這份由青年於會議中得出來的總結文件,共有14頁,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青年在當今世界的挑戰和機遇,其次關於信仰和聖召、分辨和陪伴,最後談及教會的教育和牧靈行動。
【聖言心語】復活期第一主日(乙)
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聖若望福音20: 1-9 祝大家復活節快樂!願復活主的精神也常能激勵你我的生活。兩千年前耶穌的復活,賦予了世界全新的面貌。罪惡被洗淨、魔鬼被打敗、死亡被吞噬。慶祝復活是我們基督徒生活的核心。我們的信仰就是紮根在耶穌復活的基礎上。聖保祿說,如果基督沒有復活,那麼我們的信仰便是假的。我們自己又怎麼看待耶穌的復活呢?基督真的在我們的生命中復活了嗎?十字架是耶穌為了我們的緣故獻給天父最寶貴的禮物,但他早已藉著十字架升天,與天父同享光榮,並賦予了十字架最崇高的效力,否則,這就僅是一場空虛的經歷罷了。因為復活的奇蹟,那些原本害怕被世人當成耶穌的共犯、落荒而逃的宗徒們,忽然間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勇敢地宣講那位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已經復活的消息。當他們真的被逮捕、被迫害和監禁的時候,他們反而感到欣喜,因為他們可以體會主的痛苦,分享主的榮耀。然而,復活節不只回顧耶穌的復活是如何影響門徒,而更要了解這些慶祝活動對我們的生活及信仰的影響。
【速食哲學】 (57) 我如何能肯定?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我們先前談論了真理是基於所存在的,真的事物。在面對現實時,因為自由,我們至少有三種方式回應這現實,即是說,我們能對現實持有三種可行的態度:肯定、意見和懷疑。值得注意的是:真理關乎「事態 」(事物或事物的狀況),這三種可行的態度關乎「心態」(我對事物或事物的想法)。 事態和心態之間的聯繫是證據。個人的心態視乎他/她對事態擁有多少證據。聖多瑪斯(《神學大全》第1集,第2題,第1節)教導我們,一些事物是自明的,或自然而知的:per se nota。我們能夠直接觀察的事物是這種真理的例子。然而,有些事物並沒有明顯的證據。聖多瑪斯說它們是 per aliud nota(《神學大全》第2集,第1部,第57題,第2節)——我們從他人獲得知識(見「速食哲學」第三篇)。
「歲月無聲兩代情」工作坊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將於2018年4月7及14日(週六)下午2:30 – 4:30,舉行「歲月無聲兩代情」工作坊,讓家庭反思成員之生命故事。探討在無聲之間兩代情;成年親子穿越不同階段,藉此有另類體驗,並透過嘉賓、影片及遊戲等激發現場活動。今後成年親子關係將如何經營,以增添適應父母養天年之樂。 內容: 探索親子、姻親、婆媳內心需求 導師運用創意,促兩代合力尋求:你好,我好,一家雙贏之關係 對象:長者、成年子女 地點:該中心 費用:18歲以上20元、60歲以上10元 歡迎有興趣者參加,期望透過活動成年子女改善與晚年父母關係。現正接受報名,查詢請致電2838 8886,詳情可瀏覽協會網頁www.mcaf.org.mo。
敘俄兩國與叛軍達成協議 逾7000人撤離古塔東部
(亞洲通訊社訊)敘利亞東古塔區(Eastern Ghouta)從上月18日開始,便遭敘國與俄國聯軍空襲。原先佔領哈拉斯塔(Harasta)的叛軍,近日與俄國達成協議,從上週四(22日)起開始撤離東古塔區,日前已有7000人平安撤出。 俄國官媒與戰爭監控機構表示,截至週二(27日),包括反叛分子和家屬在內的7000多人離開了東古塔區。整個週末,數十輛裝有戰士、其家人及其他平民的巴士離開杜馬市(Douma),亦即是東古塔的最後一個反叛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