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素未謀面不減送上關愛  澳門首辦「聖誕愛心願望樹」活動

(本報訊)澳門及香港一些堂區在聖誕節前舉辦「聖誕愛心願望樹2017」,為澳港地區,以及海外的基層人士送暖。大會本月6、7日,分別於慈幼中學和花地瑪聖母堂,舉行兩場的「相聚一刻」活動,讓澳門有需要幫助的陌生人願望成真。

何謂「愛心願望樹」?

「聖誕愛心願望樹」已是第二年於香港舉行,今年更引進到澳門本地,讓更多人分享聖誕節的意義與溫暖。大會透過社福機構服務使用者、學校、堂區等,邀請有需要的人,以「許願天使」的身份,寫下自己希望的聖誕禮物(禮物願)或代禱願望(祈禱願)。

大會表示,今年共收到約500個「禮物願」及約350個「祈禱願」,再由一批擔任「愛心天使」的信徒,以一對一的配對形式購買禮物,或為對方以七天玫瑰經及一日守齋的形式,為「許願天使」獻上祈禱;最後「愛心天使」會在「相聚一刻」的活動中,親自將禮物送到「許願天使」手中。

「聖誕愛心願望樹」本年增設海外機構參與及加設「助學願」:「柬埔寨童夢工場」的義工先前到柬埔寨探望山區兒童,為100位兒童寫下禮物願望,再由澳港的「愛心天使」購買禮物;「助學願」贊助200位非洲喀麥隆的單親兒童或孤兒一年學費。上述兩地受惠兒童會與「愛心天使」成為筆友,每半年交換書信或相片。

 「愛心願望樹」的構思

有份籌備活動的香港聖德肋撒堂關社組成員岑子揚(David)接受訪問時表示,整個活動的構思源自與朋友的經歷:「我們幾個人看到外國(特別在美加)流行『願望樹 Giving Tree』這個活動,覺得很有趣,所以將這構思搬過來,再集合幾個不同的元素。」

他續指,原本的「Giving Tree」活動沒有人與人的接觸,純粹有人捐禮物出來、放在聖堂,透過中間人送贈有需要的人:「我們認為這樣不足夠,我們的宗教需要有人與人的接觸,也可作一個福傳的機會。因此,我們增加了『相聚一刻』,讓他們能親手見面送禮面。」

此外,David 認為基督徒更應該為有需要的人彼此代禱,於是加入「祈禱願」的元素:「『愛心天使』在幫助『許願天使』達成願望之後,亦為對方獻上一星期的玫瑰經及守齋,再寫上留言才送禮。由於大部分許願者都是非教友,因此無形中也是在作福傳,真正將天主的愛帶給別人。」

David強調,祈禱是最重要的元素,並以去年一位患癌的許願者為例,指出禮物並非最重要,而是為有需要的人祈禱;最後共有117名「愛心天使」為該患癌的許願者祈禱。他又補充,由於「愛心天使」和「許願天使」已作配對,即使活動完結後也會保持聯絡,讓許願者感受到愛與天主的臨在,並期望能做到帶領他人慕道進教。

 

老師攜學生參與 助他們願望成真

有學校老師帶同學生參加在花地瑪聖母堂的「相聚一刻」活動,讓學生能親自「迎接」願望中的禮物。

老師稱,參加的幾位學生都是家庭背景較清貧,較有需要幫助。而學校老師在一次的小組活動中,邀請學生寫上心目中的禮物,並指明不是奢侈品,而是能幫助生活上或學業上的物品,讓他們的願望一一成真。

有學生得到一副新眼鏡、新手錶,又有學生收到一圖書和筆盒,老師續說:「因為她剛剛升上小一,小學要用筆盒;而柄華得到一套校服,相信是有心人親自到學校購買;實在十分感動!」

一名叫䁱慧的小三女同學,則要求一盒0.5的鉛芯筆筆芯,但最後得到一整袋的其他禮物,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義工們的得著

香港聖瑪加利大堂的「愛心天使」Andy去年在香港都有參與這活動,他指今年所覆蓋的範圍較廣,受助的人亦包括海外地區,但最大的得著是去學習,和接觸不同地區的基層家庭,同時在籌備時期,去了解每一個堂區的運作。同時,他又指這一份經驗是無價的:「送禮物的『愛心天使』也能有不少得著,在每一個人於活動中的反應,也能看到天主的愛。」

來自澳門聖老楞佐堂的廖慧玲姊妹稱,在這個活動穫益良多,特別在兩個堂區一起合作籌辦同一活動時,當中有一份共融的經驗:「帶出一份共融、合一的氣氛,不論是為義工,還是為我們個人本身,都有一份意義。」

她又表示,自己沒有想過成效方面,但看到送禮者和收禮物者的臉上充滿着喜悅,已知道這活動的成效已經存在:「兩個不相識的人,來到這裡,為了對方並因這活動走在一起,不用義工介紹都已十分融洽,互相問候與關懷,我們深信已達到所期望之目的。」

至於另一位義工、來自花地瑪聖母堂的林麗群(Katy)看到所收到的「禮物願」時,坦言沒有想過澳門有一些實在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標明『禮物願』是500元以內的非奢侈品,但有一位小朋友的助聽器壞了,要換一部新的話則需要3000元……最後由七名教友,一起合作完成他這個心願;可以看到澳門教友是願意幫助素未謀面而又有需要的人,這是十分感人的!」

何知行神父隨後亦接受訪問,表示這個活動的籌備工作雖然很多,但效果十分好,亦能達到目的,讓人感到喜樂與愛,是一個福傳很好的工具。

何神父又說,不論是教友或非教友,都在活動中得到兩份禮物:「一份是物質的禮物,而另一份十分重要,是精神上的禮物,就是喜樂和愛;能讓更多人體驗和相信,天主就是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