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哲學37】 為甚麼要做?

文:​文祖賢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上一次,我們說過其中一個外在的原因:動力因。現在我們會談到另一個外在的原因,它為動力因的實現是不可或缺的。這原因名為目的因(final cause

動力因所追求的動機為目的因。目的因使動力因有理由地去實現,是一個人行為的目標:目的因是回答這問題:「為甚麼他做這事?」或「行動者懷著甚麼動機?」

雕刻家在刻劃大理石之前,他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做這事的動機。因為在缺乏動機的情況下,他不會製作出藝術品,而是「一盆散沙」。因此,目的因可以說是「在意念中先有,而在實施時後有」(聖多瑪斯.亞奎納:《神學大全》第二集第一部,第廿五題,第一節)。所有人行動之前,他的頭腦需要有清晰或明確的動機。但在其腦海中的結果或作品只會在他行動以後才會實現。

每個人在行動以前,頭腦需要有清晰或明確的動機/意圖,即一個明確的目的因。不然,他的行動便會漫無目的,猶如一個宿醉者,不知往哪裡去。他或許會做很多事情,但有始沒有終,或結果很糟糕。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說:「開始時要記住目的」(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目的因有很多種。現在,我們一起討論一個範疇:最後(或終極)和最近的目的。甚麼是最後的目的?最後的目的是其它目的在特定的情況下一起追尋這個最後的目的。那最近的目的呢?最近的目的是尋求一個目的是為了一個更遠的目的。 它就有如墊腳石般引領你到達頂峰。頂峰就是最終目的。

我們可以說行為的價值不只是依賴行為本身,當中也包括動力因最後的目的,即那人想得到的東西。讓我們看看一個例子。

曾經有一個人經過一個在樓宇地盤。他看見建築工人用手推車搬運磚頭。

他問第一位:「你在做甚麼?」

他回覆「你看不到嗎?我正在搬運磚頭,這是我的工作。」

他找另一個工人,問說:「你在做甚麼?」

這個人回覆:「我們在建造一幢商業大樓。」

他問第三個工人,這時候工人的回覆令他驚訝。他說:「我在祈禱。」

「甚麼!你在開玩笑?」

「不是。我是天主教徒。為天主教徒來說,任何事都能化為祈禱,即是盡量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和獻給天主。所以,你或會見到我在這裡搬運磚頭,但我的目的不止於此。我的目的是把自己的工作奉獻給天主,並使其化為祈禱。」

有時候,我們要問問自己 ,為何我們做事:「我做此事的原因是甚麼?」偶爾我們會驚訝發現自己漫無目的地工作或將最近和最終的目的混淆在一起。美國作家亨利.達味.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在寫給朋友的信中對這點表達得恰到好處:「勤奮是不足夠的。螞蟻也一樣地勤奮。但你究竟為甚麼而勤奮呢?」

一些機構或公司也可以承受同樣的缺失。在制度下,他們浪費了組員或職員的技能和天賦,長遠來說,他們在競爭中會處於下風。

既然如此,我們是時候停下手頭上的工作,問一問:「我做這事是為了甚麼?」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