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實體和依附體都是存有模式。但依附體也有不同的種類。亞里士多德指出了九種,所以,加上實體,一共有十大基本存在(希臘文為Κατηγορίαι)。我們今天會逐一列舉它們,當中在圓括號內還包括每個基本存在的希臘原文和相關的拉丁文翻譯。
十大基本存在包括:實體(ουσία/substantia);數量(ποσόν/quantitas)、性質(ποιόν/qualitas)、關係(προς τι/relatio)、何處(που/ubi)、何時(πότε/quando)、姿勢(κείσθαι/situs)、狀態(έχειν/habitus)、動作(ποιείν/actio)、承受(πάσχειν/passio)。
我們在前兩章已探討過實體了。所以只會集中描述另外九個基本存在。
數量:它是所有物質性的存有共同擁有的依附體。這依附體給予事物自身的尺寸(高度,長度,容量)。
性質:或許跟這基本存在相關的疑問是這樣:「它是怎樣的?」與數量不同的是,性質能存在非物質的事物中,如靈魂、天使。性質覆蓋很多事物的依附體,包括顏色,溫度,質料等等。亞里士多德把它分為以下幾方面:習慣和態度,本性能力和無能力,情感性質和情感,形狀。人的理智和意志都是性質,同時也是天主的恩賜。
關係:它是一個存有和另外一個存有的關係。關係在天主內也能找到,但它不是祂內的依附體。(將來再詳談!)
何處:有時候它又稱為「場所」,但在亞里士多德的形上學中,「場所」有另一個的意義。維基百科解釋它為「因身邊環境而來的位置」。可是,非物質存有(天主和天使)沒有這依附體。
何時:有些人稱它為「時間」,但同樣,「時間」也有另一個意義。「時間」是按物質性的存有的「前」和「後」來計算它的變更。這依附體「何時」是指「在時間軸上任何位置上的某一瞬間或片刻」。(T Alvira, L Clavell, T Melendo, 《形上學》)
姿勢:這依附體描述身體在一個場所的姿勢。按亞里士多德的例子:「躺下」,「坐下」,「站立」。
狀態:嚴格來說,這依附體只能在人身上找到的,如我們說一個人帶著手錶,或穿著衣服這樣。
動作:存有在其它存有製造改變的依附體。
承受:希臘原文指一些東西接受其它東西的動作。再者,「承受」其實和另一個東西的「動作」有關。
說到這點,我們會問,這些和我們天主教信仰有何關係呢?當然有啦,尤其和聖祭禮有關。
我們都知道,彌撒中祝聖了餅酒後,餅和酒成為基督自己、基督本身。在祝聖以前,實體是餅和酒,它們與餅和酒的依附體共存:香味,味道,顏色,質料,重量和形狀(這些都是在餅的情況下)。
那祝聖以後呢?發生了甚麼事?看來似乎甚麼事也沒有改變:這些依附體(如香味,味道,顏色,質料,重量和形狀)仍然是餅與酒的依附體。可是,信德告訴我們,在這些形象(即依附體)之下,餅的實體和酒的實體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耶穌自己,實體是基督本身。教會對這種「變化」冠以特別的名稱:實體轉變(transubstantiation)。意思是:依附體沒有變,即使實體已經面目全非。在這獨特的現象中,耶穌隱藏自己,偽裝為餅和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