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慶祝第54屆普世聖召祈禱日,教區在5月7日下午3時,在主教座堂舉行大禮彌撒,由李斌生主教主禮,21位教區司鐸和修會神父共祭,全場洋溢一片歡樂的氣氛。
彌撒中全體信友虔心為普世及本澳聖召祈求,並求主福佑所有已蒙召選的神父修女,讓他們有更豐盛的恩寵。恭讀福音後,由李主教講道。
主教指出,為聖召祈禱不是一件抽象的事,是具體的,是一份活生生的見證,因為在場有多位入會、發願、晉鐸70年、50年及25年的神父、修女。今日的福音,是有關聖召的描述,指出羊的「門」、「入門的方法」。耶穌基督是羊棧的門,把守著門,控制羊的進出。讓我們知道耶穌是我們唯一的牧者,是祂揀選了我們跟隨祂,祂是聖召的泉源。我們感謝主耶穌賜予恩寵予這些鑽金銀禧的神父修女,去度他們的奉獻生活。聖召是天主的恩賜。主耶穌從未說過不夠羊,沒有青草,沒有門,只說莊稼多,工人少,祈求莊稼的主人,多派遣工人。我們不要常常感慨聖召缺乏,我們要將注意力放在主身上,而不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因為基督的恩寵是豐厚的,我們要有這份信心。莊稼多,恩寵多,所以不用擔心沒有聖召。正如聖保祿依賴天主的恩寵,由掃祿而轉變成保祿;在座有些修道者或其他人士,也有這份藉恩寵轉變的經驗。
有3樣事情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莊稼多,是指眼前有許多青年人、善心人士,因而對天主有一份驚歎、敬服;第二,天主待我們,不是把我們當作機械人,而是以愛倍伴,並以愛把我們聯繫。我們是屬於天主,棣屬於祂的手裡。我們接受了許多恩寵,所以我們要感恩;第三,我們要對天主崇拜、敬拜,因為我們看見天主在世上的工作。我們有驚歎、感恩、朝拜的心,這樣才能有回應上主召叫的意願;每個聖召都是尋找回應天主的召叫。
我們的心要成為一塊土壤,盛載恩寵。我們要祈禱,閱讀福音,透過聖體和告解聖事,來獲得恩寵。教友不可以成為獨行俠,需要有教會團體的支持。他們成為獨行俠,因為看不見教會和團體的重要性。他們肯定是失敗者。信友在團體的支持下,才能明白驚歎、感恩和朝拜的意義,因而對天主的召叫有所回應。
回應上主的召叫,是會遇到內外兩方面的困難。主教以撒種的比喻,來闡釋這些困難。所以我們要天天閱讀福音,盡量參與彌撒,使心中的土壤有多些恩寵。人沒有天主的恩寵,內心就會有阻礙,對抗天主的召叫,找不到崇高的理想。
主教勗勉青年人不要為自己而生活,嘗試加入修院,體驗司鐸或修會聖召的生活,並接受修院的訓練。來!看看!給自己一個機會,是否適合度聖召的生活;是不需要有任何許諾的。主教又邀請家長、老師等為青年人尋找和追隨聖召祈禱。
彌撒後,全體信眾向今年慶祝白金鑽金銀禧的11位神父修女致賀,表揚他們數十年如一日,敬主愛人。為感謝他們多年來為教會所作的貢獻,教區李主教特向他們致送紀念品。(他們的芳名已刊載於本刊前兩期)
整個感恩祭,在歌團嘹亮的歌聲和喜樂的氣氛中圓滿結束。禮成後,假聖若瑟教區中學操場設茶會款待來賓,神長修女及教友們歡聚一堂,氣氛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