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宗座聖十字架大學校長路易斯.拿華路神父
訪澳宣傳培育課程 培育家庭與管理教會人才
文:葉家祺
譯:姚子汶
路易斯.拿華路(Luis Navarro)神父是是主業團的司鐸,他擁有教會法(西班牙納瓦拉大學)及民法(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博士。神父在納瓦拉大學開始教學生涯後,1986年移居羅馬,並在聖十字架大學進行教學和研究的工作。自2000年起,他又在聖十字架大學擔任屬人法(Law of the Person)全職教授,在2007至2015年擔任教會法學院院長。
拿華路神父是宗座信仰委員會顧問,和神職人員委員會的顧問,並與羅馬教廷的其他部門合作。同時,他是羅馬一級法院的一審法官,也是國際教會法協會(Consociatio Internationalis Studio Iuris Canonici Promovendo)的主席。他最近被任命為羅馬宗座聖十字架大學的校長,本學年(2016/2017)開始領導大學,並在本月初到港澳韓三地交流及推廣課程。本月4日,《號角報》有幸得到拿華路教授百忙中抽空接受訪問,大談聖十字架大學提供培育的前景。
今次是拿華路教授首次到訪亞洲,更笑言第一個對澳門的印象便是賭場。不過,他今次的旅程並非觀光和朝聖,而是宣傳聖十字架大學:「這次我主要與一些主教和校友交流,也思考我們在亞洲推行培育課程的可能性;特別是在澳門、香港和韓國等地。」
現時,大學推出不少遙距課程,供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報讀。教授表示,大學必須嘗試設法接觸更多的人:「其中一個好方法就是使用科技;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提供一些網上課程。透過遙距課程,首先,世界各地的人可以與我們聯繫;第二,這意味我們的教學不止在意大利文,而是英語教學。」
在云云課程中,教授認為最優先的課程應是與家庭和婚姻有關,讓學生及其家庭能得到教會的支持。這些課程不單只是以學位的形式,也會透過研討會或短期課程等形式,因此都包含培育目的。
此外,教授又介紹明年(2017/2018學年)新設、為期一年的碩士課程––教會管理計劃(PCM)。第一批的學生將於明年一月開始,上課地點是我們的羅馬校址。PCM是一個關於教會財產管理的課程(即教會的遺產)。課程將從教會學、教會法、項目管理及實務角度,涵蓋處理教會財產的問題,其中討論的問題有:堂區在教區前的問責制是如何?教會裡的遺產是如何介定?這課程適合那些願意致力為教會服務的人。課程將會與多國的大學合辦。
至於遙距課程,教授表示現時已開始了一些,例如關於「愛,家庭與教育」的課程:「這個課程主要為那些來自其他國家的人,他們能透過網絡緊貼課程,也能在我們大學修讀學分。我個人認為將來的教學模式也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被問到在21世紀中的培育重點時,教授認為教育的發展,肯定是要培育出能培育家庭的人,「我們其中一個推行中的課程,就是去幫助已婚人士。例如,若一名神父知道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況、夫妻之間的關係,那麼這神父便能以更好方式去幫助這家庭,克服困難,和避免家庭危機的出現。」這種課程提供心理學、實用的牧民方法和其他科目,來更好地裝備學生。
教授又解釋,這個世紀的社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家庭問題,如同性婚姻、同性戀者收養子女等,並有蔓延全球各地的趨勢,因此希望透過教育,能幫助保持家庭的真正價值。
澳門單親家庭的數字有上升的趨勢,教授對此認為教會應該幫助這些家庭,最重要的是上一代的錯誤不應傳到下一代:「我們應避免一些從單親家庭衍生的一些傷害生命的議題,例如墮胎、對撫養孩子的無知等。」
最後,教授寄望澳門的教友能得到各方面的成長,並致力宣揚福音,在澳門建設一個日益壯大的天主教團體。教授也希望聖十字架大學能盡力幫助澳門、中國、甚至亞洲的培育與教育發展。
【聖十字架大學小知識】
聖十字架大學於1984年成立,位於羅馬的中心地帶。大學有四個主要學院,包括神學、教會法、哲學和教會傳理學。在2015/2016學年,約有173名教授和教職員,以及1118名學生。學生來自75個不同的國家,當中26%是平信徒、33%是修士、31%是神父及約10%的獻身男女。聖十字架大學的法學,被視為教會大學中最享負盛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