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身體的飽飫 人的生命力

梁展熙 甲年基督聖體聖血節   大約在兩個多月前,即聖週星期四,教會才在禮儀中慶祝過基督建定聖體聖事。如此看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再舉行以此為主題的慶節,看起來不有點奇怪嗎?非也,因為今天的慶節具有不同的意義。聖週星期四的焦點在於耶穌的犧牲死亡,今天則在於我們如何看待這件聖事。 人對食物的渴求有兩種。一種是享受。人對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是無法抗拒的;或者,由於對孩提時代記憶的嚮往而對兒時零食愛不釋手。這都是人之常情。另一種則是求生。在同一世界中,在肥胖成了健康問題、食物的浪費成了環保問題的同時,卻仍有數以千萬計的人正在挨饑抵餓(根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2016年的最新數字,是約二千萬人)。我相信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都鮮有這經驗。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基督聖體聖血節主日(甲)

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若望6:51~58 今天我們慶祝耶穌聖體聖血節。回憶耶穌基督在世的生活,除了他的教導、生命與死亡以外,或許他留給我們最棒的禮物就是感恩(聖體)聖事。聖體聖事可說是基督徒生活的最核心!歷史中我們經常看到:儘管環境多麼的險惡,教會受到何等的迫害,教友們總是想盡辦法要舉行感恩聖事,例如:中國大陸的許多天主教友。在感恩(聖體)聖事中我們做什麼?首先,我們懷著最深的感謝,紀念天父藉著耶穌基督的降生成人、受苦受難、死亡與復活,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也感謝天主,他滿懷著慈愛與憐憫,在生活中對我們的照顧。接著,我們一起慶祝在基督內的共融合一。感恩(聖體)聖事不僅僅只是一種宗教禮儀,它的慶祝更是代表著一個有生命力的基督徒團體!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號角舊文 陳繼容博士

讓我們一起善領聖體聖事(一)

文:陳繼容 筆者應澳門教區禮儀委員會邀請,於去年9月24日假主教座堂的高德華圖書館禮堂主持一個禮儀講座,主題是「讓我們一起善領聖體聖事」。為方便當日未能參與講座的人士,筆者將該講座內容稍為整理,寫成此文,並蒙《號角報》予以刊載,謹在此向他們致謝。 由於是次講座與聖體聖事和彌撒有關,我們會以教廷禮儀聖部於2004年出版的《救贖聖事訓令》(下面簡稱《訓令》)為主要參考資料。其他資料有梵二的《禮儀憲章》憲章,《彌撒總論》,和一些教父和當代禮儀學者的作品。為方便大家閱讀,全文分兩部份:1. 天主教徒為何要領聖體,2. 讓我們一起善領聖體聖事。

神學入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神學入門】第七章:聖傳(五)

José Morales José Manuel Fidalgo 譯:姚子汶 5.2 神聖的禮儀 禮儀是教會莊嚴和公開的祈禱。透過耶穌基督給永恆聖父的完美祭獻中,禮儀得到其意義,並以聖體聖事為核心。 * 每一次舉行禮儀都是一個神聖的行動,因為禮儀是基督司祭的行動,也是基督的肢體——教會——的行動;在相同的名字或以程度來說,教會其他的行動不能與禮儀有相同的功效。 * 「在人間的禮儀中,我們預嘗那天上的,參與那在聖城耶路撒冷所舉行的禮儀,我們以旅人的身份向那裏奔發。」(《禮儀》憲章,7-8)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哲學19】甚麼是「較弱」的前提?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現在我們可以去到另一個法則,它關乎「較弱」的前提。那一個前提較弱呢?在邏輯中,特稱較全稱弱,否定前提較肯定前提弱。 第七法則-三段論證的結論,該隨「較弱」的前提: (1)大小兩前提一是肯定,一是否定,結論該是否定式。如:凡動物不是植物,牛是動物,牛不是植物。 (2)大小兩前提,一是全稱句,一是特稱句,結論該是特稱句。如:凡人有理性,有些動物是人,有些動物有理性。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三即是一 一即是三

梁展熙 甲年天主聖三節 相信不少人都已聽過一個關於聖奧斯定的故事。話說他有天在海邊散步,看到一個小孩不斷來回,用貝殼把水倒進沙洞中。奧斯定問他在做甚麼,那小孩答說他想把整個海洋都放在洞裏。奧斯定回他說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個小洞怎也裝不了整個海洋。那小孩卻答道:「你在嘗試做的──以你的小智慧來理解三位一體的奧秘──不也同樣不可能麼?」。 的確,傳統上的教義表述「三位一體」(three persons in one God)是難以理解的。所以早期教會不少人都曾嘗試以較簡單的圖像來闡釋。最簡單的,要算聖博德(St Patrick)的三葉草。稍為豐富點的有聖亞大納削(St Athanasius)的:父是水泉、子是流水、神是喝進口中的水(Ad Serap., 1:19)。甚至連奧斯定,也曾提出以施愛者、愛本身,以及被愛者(lover, love, beloved)來理解聖三的關係(De Trinitate, IX,2,2)。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天主聖三節主日

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若望3:16-18 今天這個節日讓很多神父敬而遠之,因為我們到底該如何使用有意義的詞句描述三位一體這樣抽象的概念呢?雖然我們常說上主是美善的,但無論上主的美善是多麼崇高,我們對於「美善」的理解還是有限的。因此,當我們要討論三個「位格」的含意和相互關係時,就會發現以人類的語言是無法完整表達這樣的概念的。天主是難以用言語形容的,就好像試圖向一位天生全盲的人解釋色彩一樣的困難。儘管我們意識到天主的無限,但日常生活中還是有許多事物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天主的內在,以及觀察到我們和天主之間的聯繫,因為天主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與我們建立關係。 當我們和別人相處時,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舉止、互動和行為模式,大約知道哪些人是友善的,哪些人是冷酷的。天主在我們眼中是深不可測的,然而我們可以用比喻來說,天主就好比有三個「面具」一樣,三個不同的角色,朝著三個不同的方向。這樣的比喻,不是唯一的解答,而是一個經過努力探索後所得到的領悟。這三個角色分別是聖父、聖子和聖神。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朝拜聖體:終止墮胎的方法

文:Rev. Victor P. Warkulwiz, M.S.S., 聖體聖事是天主教信仰的中心點,因為是耶穌今時今日與我們同在這世上的實証。在聖體聖事中,耶穌延續了他在世界的臨在,並且最完全地應驗了他的話:「看哪,我與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世界的終結。」(瑪28:20 ) 聖體聖事是耶穌對我們的愛,最偉大的表達。耶穌對我們的愛,在聖體聖事中以三種方式表達出來: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哲學18】甚麼是互斥前提謬誤?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今日我們會探討兩個情況:(一)當大小前提均是肯定(第五法則),(二)當大小前提均是否定(法則六)。 第五法則-兩個肯定的命題,不能產生否定的結論;否則,推論錯誤。 我們已知道,肯定前提可以是全稱或特稱: A(全稱肯定命題):每個人會死/所有人會死。(uS + pP) I(特稱肯定命題):一些人是男性。(pS + pP) 現在我們看一個例子。

神學入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神學入門】第七章:聖傳(四)

José Morales José Manuel Fidalgo 譯:姚子汶 4. 聖傳與聖經 聖傳與聖經的關係,在脫利騰大公會議前,有時被理解為兩個含有啟示理論來源之間的關係。根據這個想法,聖經中包含啟示的一部分,其餘的可以在聖傳中找到。 脫利騰大公會議教導,啟示的教義是「在書籍和不成文的傳統中,這些傳統都是宗徒們從基督口中所接收,或來自宗徒自己本身,在聖神的指引下,來到我們中間,並一代一代傳遞下來。」(D 783)因此,我們不是處理兩個獨立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