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聖會為回應「獻身生活年」於6月14日,假瑪利亞中心,舉辦「神職人員與平信徒如何合作福傳」講座,主講者為陳繼容博士。當天活動前雖天降暴雨,但仍無阻參加者出席的决心。培聖會神師袁偉明神父,該會會友,還有各修會的修女、教友等數十人參加了是次活動。 首先,由該會介紹舉辦是次講座目的,接著由袁神父帶領祈禱,陳博士以講座主題的內容,用教會憲章言簡意賅介紹:論天主子民的成員──教友的地位、論教友的救世傳教生活、教友參與普通的司祭職,參與敬禮、參與基督的先知任務及見證任務、參與基督的王道使命、教友與教會聖統的關係等。 是次講座時間雖短,但陳博士扼要舉證一些教友如何積極關懷及支援神職人員的真實事例,讓各人明白應由家庭培育子女自小對天主的熱愛情操,更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堂區工作做起,特別是男孩子參加輔祭工作,神父也應鼓勵多些男孩子參與,因此乃培育聖召的良好時機。 講座結束前,安排了參與者發表意見和提問的環節,在場人士踴躍提問討論,氣氛熱烈,講座在袁神父為參與者降福後結束。活動後各參加者共晉茶點,彼此分享及交流對福傳事工的意見和經驗。 【註】教會憲章4:38:毎位教友應該對世界作主耶穌復活與生命的證人,及生活天主的標記。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由於人是按天主的肖象和模樣而造成的,因此人身上反映出天主聖三。在天主內有知識和愛的關係。天主也願意將這關係反映在人身上。因此,《天主教教理》(第1878點)確認:「天主三位的一體性,和人與人之間應在真理和愛中建立的兄弟手足情誼,有相似之處」。
(梵蒂岡新聞網訊)離意大利羅馬市中心威尼斯廣場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希望之家」,進入此處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綠色的牌子,其上用不同的語言寫着「歡迎!」綠色也是禧年志願者背心的顏色。「希望之家」有很多房間和食堂,從這裡可以看到聖伯多祿大殿的「圓頂」。這個宿舍有100張床位,款待來自意大利其它城市和世界各地的志願者,他們決定將自己的一部分時間奉獻給這個禧年,以及來到永恆之城的朝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