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給柴神父的寄語

一位教友 記得去年的三月份四旬期的聖周五,教友協進會舉辦松山拜苦路的活動,在結束活動時,特別介紹一位外國的神父,他站在人群當中,特別顯得高大魁梧,他用廣東話介紹自己,才知他是巴西的年青神父,是耶穌聖心司鐸會士柴浩東神父,據他說剛來到澳門一個月左右,尚未有堂區工作服務,等待教區派遣工作。到了五月他被教區派遣到望德聖母堂服務,在望德堂協助劉炎新神父的堂區工作,我們教友對他的親和、謙遜的態度所吸引,對他讚賞有嘉。尤其是主持中文彌撒時,無論頌讀福音和講道,他說的廣東話發音頗清楚,同時他堅持用口語化講道,而非讀道理,內容精簡為主。原來神父為了準備彌撒的經文,都苦練數小時廣東話讀經,對不明白的字句就會不恥下問,他認真努力的態度,務求自己讀到字正腔圓,這種學習精神值得我們讚賞。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方濟各特准教區主教授權為聖庇護十世團體信友主持婚禮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天主的教會委員會4月4日公布了關於聖庇護十世團體信友婚姻聖事的新規定,藉此致函相關主教團主教們,表明在與聖庇護十世團體成員共融道路上的新意。這封信函由聖座教義部部長兼天主的教會委員會主席繆勒(Gerhard L. Müller)樞機和委員會秘書長圭多·波佐(Guido Pozzo)總主教署名。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哲學10】定言命題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上一回我們討論過,定言命題的情況如下: 「A」是全稱肯定命題,例如「所有人都是哲學的愛好者」; 「I」是特稱肯定命題,例如「有些人是哲學的愛好者」; 「E」是全稱否定命題,例如「所有人都不是哲學的愛好者」; 「O」是特稱否定命題,例如「有些人不是哲學的愛好者」。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神學入門】第六章:聖經(四)

  José Morales José Manuel Fidalgo 譯:姚子汶 5. 釋經學的歷史發展 5.1 猶太的釋經學與新約的釋經學 – 理解聖經文本的任務與閱讀聖經文本是不能分割的古老關切。猶太的釋經學經歷了一個非凡的發展、各種的形式和解釋的方法。 * 在這些釋經的形式中,塔庫姆譯本(targumim)、達拉斯譯本(derash)和米德拉什譯本(midrashim)最為突出。 – 耶穌的教導顯示了他如何讓群眾了解他自己,並將自己適應於他們,伴隨著以足夠的解釋、評論和教學技巧(比喻)來宣講福音。 – 聖經的作者正為不同類型的讀者,並意識到這些讀者有自己的文化背景。 例如,聖瑪竇為猶太人寫信,並將耶穌描述為新梅瑟。聖保祿向希臘人宣布福音,他的訊息依賴於人類的宗教性感覺(鑒賞力)。在致希伯來人的書信,給那些接受希臘語言和文化培育的猶太人說話,並以散居的希伯來人(那些分散在巴勒斯坦以外的猶太人,特別是在亞述人和巴比倫人佔領之後)的方面作參考。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聖枝主日(甲)

  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瑪竇 26:14 – 27:66 或許很多人都會覺得今天的聖枝遊行,加上長篇的福音,讓彌撒顯得格外冗長。然而,教會以聖枝主日作為聖週的開始,預備慶祝逾越奧蹟,也就是禮儀年的高峰。受到世俗商業活動的影響,我們現在似乎把聖誕節看得比復活節重要,但對於我們的信仰來說,慶祝聖週與復活節,是因為它們的意義非凡。耶穌的受難與復活,顯示了天主對我們每個人無限的慈愛。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痛苦盡頭的希望

甲年苦難聖枝主日 梁展熙 在聖週期間,(主日及平日)彌撒中絕大部分的舊約讀經都取自《第二依撒意亞先知書》(即依四十至五十五章)。《二依》所反映的,是主前第六世紀時以色列民充軍巴比倫的經歷。這一週內的選讀,都集中在一位稱為「上主的僕人」的人物身上。他雖然柔情,卻身負重任:要在大地上建立正義,要復興天主的民族,並要成為萬民之光。儘管他的身份始終成謎,但他的使命顯然與天主子民的如出一徹。《二依》有時把他視為以色列,但有時卻又指出他的使命是為了以民而執行的。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新聞簡訊

教宗發布4月祈禱意向:為青年祈禱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發布最新的祈禱意向,在4月中特別為全球的青年祈禱。教宗在視頻訊息中指,「我知道你們年輕人不想往虛幻的自由中生活,總是被一時的風尚所羈絆。我曉得你們志向高遠。」 教宗又指,青年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因此邀請青年一起努力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同時又勉勵眾人特別為青年祈禱,願青年能慷慨答覆天主的召叫,認真考慮以司鐸身份或奉獻生活來奉獻自己:「願他們慷慨回應各自的聖召,積極投入世界的大業。」 「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是一個全球性祈禱網絡,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教宗自去年一月起為每個月的教宗祈禱意向發表視頻訊息,並委託負責製作這些視頻訊息,來加以推廣,以提升急需祈禱的意識。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叢林清溪聖歌聽想

則濟利亞 如果說「書」、「畫」可以陶冶性情,那麼,音樂都是,聖樂更是! 讀書時曾參加學校的聖詠團,得到神父和修女的教導,在彌撒中詠唱拉丁文的禮儀曲,雖然對內容的意思一知半解,但總覺得十分柔揚悅耳,溫婉中又帶激昂,是歌曲中的「陽春白雪」(當時在語文中剛學到的名詞),但缺不曲高和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