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駐伊拉克修女:穆斯林對我們很好,稱我們純潔猶如至聖聖母

(綜合天新社、羅馬主場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三年前(2014年)侵佔了道明會(聖加大利納瑟納)修女的修院。三年後,她們重返這個家園,並面對着重建家園及團體的艱巨挑戰。 修女們在8月中的一封公開信中,重述修院各人在伊斯蘭國侵佔後的情況:「三年前某一晚上,我們離開了我們的家園。我們便開始過着流離失所、流亡、質疑的旅程。在流亡的時候,我們經常想着回去、找回我們的房子。我們十分希望能回到這地,重新祈禱、耕種及閱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追思節各堂彌撒時間

(本報訊)11月2日(星期四)追思節,各堂區皆為亡者獻祭,現將各堂彌撒時間刊載如下: 【主教座堂】上午7時45分、9時30分(中文);11時(拉丁文);下午5時、6時30分(葡文)。 【聖老楞佐堂】上午7時半連續三台。 【望德聖母堂】上午7時半連續兩台、9時半一台、下午6時15分一台。 【聖安多尼堂】上午7時半連續三台彌撒 【望廈聖方濟各堂】上午7時、7時半,及晚上6時半各一台彌撒。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若瑟修院舊學友獻祭追思 為已故本澳神職和教友祈禱

(本報訊)「慎終追遠、懷念先人」不單是中國人的美德,在全世界其他地方及所有的宗教都奉行一致。天主教扎根四百多年的澳門,紀念先人的傳統氣息更特別濃厚,而特區政府亦保留了每年的11月2日天主教的追思已亡瞻禮為法定的公眾假期。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慈幼校友會舉行追思祈禱晚會

(本報訊)澳門慈幼校友會定於11月1日(星期三)晚上8時正,假座慈幼中學聖堂,舉行傳統的「花生瞻禮」祈禱晚會,為已故的神長、恩人、老師、同學、校友及親屬等奉獻彌撒及誦念玫瑰經,懇求上主恩賜他們脫離煉獄之苦,早登天國。歡迎各會員、各屆校友聯同親友,以及慈幼大家庭成員一同參與。 祈禱晚會後,校友會備有茶點招待參與者。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婚委會活動「生命禮讚」──  話劇《當你走到無力》

(本報訊)由澳門教區婚姻家庭與生命委員會主辦,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合辦之活動「生命禮讚」──話劇《當你走到無力》,將於11月25日(星期六)晚上7時45分,假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千禧堂舉行。 故事取自身邊教友的生活見證,由婚委會組合而成的作品,以話劇形式,分別演繹三段家庭悲喜劇,刻劃出年輕夫婦在追求新生命的過程中,遇上生命的無常遭遇,過去的痛苦經驗,透過生命中天使的扶助,成就今天活於主內的甘美,藉著見證分享,鼓勵信眾勇於面對生命的挑戰。 當晚除演出及嘉賓見證外,更榮邀李斌生主教主持祝福。 日期:2017年11月25日(星期六) 時間: 晚上7時45分至10時 地點: 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千禧堂 門票: 免費索取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神學入門】第十章:神學——信德的科學(七)

José Morales José Manuel Fidalgo 譯:姚子汶 10. 神學法式的發展和應用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神學家為神學尋求一個(或多個)樣板,去容許世俗文化的批判推理,與基督宗教團體信仰的內容之要求融為一體。 神學一般方法學的結構能概括成以下幾點: – 確定啟示的資料; – 從(本身或從人類和世界的信仰經驗的)資料所引起的問題來確切地表達; – 在現實的特定視野的幫助下,去反映所得的資料。 從這個框架中,神學能採取不同種類的具體方法學選擇。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哲學37】 為甚麼要做?

文:​文祖賢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上一次,我們說過其中一個外在的原因:動力因。現在我們會談到另一個外在的原因,它為動力因的實現是不可或缺的。這原因名為目的因(final cause)。 動力因所追求的動機為目的因。目的因使動力因有理由地去實現,是一個人行為的目標:目的因是回答這問題:「為甚麼他做這事?」或「行動者懷著甚麼動機?」 雕刻家在刻劃大理石之前,他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做這事的動機。因為在缺乏動機的情況下,他不會製作出藝術品,而是「一盆散沙」。因此,目的因可以說是「在意念中先有,而在實施時後有」(聖多瑪斯.亞奎納:《神學大全》第二集第一部,第廿五題,第一節)。所有人行動之前,他的頭腦需要有清晰或明確的動機。但在其腦海中的結果或作品只會在他行動以後才會實現。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從《愛的喜樂》勸諭初探公教的婚前培育(二)

文:陳思穎 梁敬之 編按:上期本報刊登了陳思穎與梁敬之撰寫的婚前培育之探討文章,今期刊登餘下的內容,寄望教友明暸教會內的婚前培育的意義,從而實踐出充滿基督徒精神的婚姻生活,在婚姻中結出豐富的果實。   《愛的喜樂》勸諭第五章 正如「基督徒的價值觀」和「恒常的愛」是婚姻的基礎,《愛的喜樂》勸諭第五章的內容是第三和第四章的延續,以「碩果累累的愛」為主題,主要講論愛的承傳:透過一個人「自愛」,與配偶「相愛」,然後以「愛」帶來新生命。 夫婦在婚姻路上,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不斷學習與配偶相處、連繫、共同生活、分享生命、繼而開放地接納愛情的果實,並穿上新的身份和角色,履行新的使命和接受的挑戰。在孩子未出生以前,父母已愛了他,期待他來到世界上。最後,夫婦以祈禱和愛迎接新生命的來臨,並以福音精神撫養培育他,讓他「在智慧和身量上,並在天主和人前的恩愛上,漸漸地增長。」(路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