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座與宗教對話委員會 2018年衛塞節訊息 基督宗教與佛教:共同防止及打擊腐敗 親愛的佛教界朋友, 在衛塞節(Vesak)來到的機會,謹代表宗座與各宗教對話委員會,送上最親切及誠摯的祝福。願這個節日為你們、你們家人及全球各地的團體,帶來喜樂與平安。 今年,我們希望反映出,在推廣無腐敗文化的迫切需要。不論在公共或私營部門中,貪腐、腐敗涉及為私人利益而對權力的濫用,這現象當今世界中成為如此普遍醜行。聯合國已將每年的12月9日定為國際反腐日。隨着貪腐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傳媒及全球公民,都聯合起來,打擊這個可憎惡、令人髮指的罪行。作為宗教領袖,我們也必須為培育一充滿合法與透明度的文化,而作出貢獻。
【聖言啟航】聖神天恩 全地更新
文:梁展熙 五旬——聖神降臨節 五旬節,是一個充滿青春氣息,生氣勃勃的慶節。在五月下旬之後,北半球已踏入春季好一段日子,繁花盛開,一片青葱翠綠。即使在以色列民的傳統中,五旬節最初也是收成後的感恩節。在初收的七個星期(七七四十九天)後,以民把初果奉獻給上主,並為收成感謝天恩。後來,他們在這天紀念上主與梅瑟在西乃山上立約的時刻,並在這一天重申他們盟約許諾。在基督信仰傳統中,這一天多了一重新意義。據《宗》所載,在這一天,由父和子所派遣的聖神,來到門徒團體之中。如《教會憲章》所述:「五旬節日聖神被遣來,永久聖化教會,使信仰的人,藉著基督,在同一聖神內,得以走近聖父面前」(第4段)。
【天主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第三章:君士坦丁大帝與尼西亞大公會義
文:Vitor Teixeira 譯: 余漢釗 公元325年,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306-337)從尼西亞(Nicaea)向全世界的主教發出一封公函,召開第一屆尼西亞大公會議。尼西亞是位於羅馬帝國的比特尼亞(Bitinia)省,亦即今天土耳其西北之依茲尼克(Iznik)城。那是該時期全體主教的第一次隆重會議,代表著整個教會,以期取得一致的共識。與會者大多是神學家及各個神學派別的代表。該次會議對很多問題作出了答覆,但沒有妥當地處理這些問題,反而出現了對正統教義的混亂和偏離。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對天主的唯一性和聖三的教義,缺乏清晰的了解和解釋。
從相戀到各守獨身 阿根廷情侶放棄結婚 各自修道
(天新社訊 / 香港公教報編譯)阿根廷的奧利維拉(J. Olivera) 和瑪麗(Mariedela Sagesse)早年訂婚後發現各有聖召,為忠於天主而放棄最終結婚。現在他們分別已是神父和修女。 奧利維拉和瑪麗兩家人關係要好,二人兒時相識,他們於19歲重遇後不久便開始談戀愛。男的在女的影響下開始重視信仰。
《祈禱的心》:關於女性默觀生活訓令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奉獻生活與使徒團體部週二(15日)在聖座新聞室公布並介紹了關於女性默觀生活的一道訓令,題目為《祈禱的心》(Cor Orans)。這份文件的內容是關於如何落實教宗方濟各於2016年頒布的《尋找天主的面容》(Vultum Dei Quaerere)宗座憲章。
沒有豪華房車 菲父電單車送愛女出嫁
菲律賓一位父親Carlos Pongasi,在酷熱的天氣下以電單車駕駛幾里路,把披着嫁衣的愛女Felma送到南部一間天主教聖堂行禮。(來源:Kaycee Pitao Jose / Facebook)
聖母軍支團自發於地鐵念玫瑰經
美國紐約諸聖嬰孩堂的聖母軍,早前帶同聖母像,自發地走到地鐵車站,公開誦念20端玫瑰經,作為每週的義務工作。他們又向有疑問的乘客講解有關天主教信仰的問題,並向他們派發小冊子、玫瑰念珠,以及聖母顯靈聖牌等。(來源:Aletia / Jeffrey Bruno)
【速食哲學】(64)人也需要導航系統?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上週,我們探討了道德規條是來自我們的本性,也是我們的本性的要求:本性(道德)律。這法律能夠透過理性而知曉,其合理性顯而易見。(天主所)啟示的法律(Divine positive law)肯定並釐清了本性(道德)律的要求,它甚至邀請我們致力於更高(尚)的目標,一個超越人的本性的目標:成聖。 本性與啟示的道德律是道德行為的客觀參考點,但有別於掌管所有非理性存有和非理性存有必須跟隨之自然法則,道德律需要獲得人的接受,並在自己身上進行內在化(才能實踐它的要求)。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主觀標準,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由的,每人都要為自身的行為負責。這主觀的標準,我們稱為「良知」。
【聖言心語】聖神降臨節主日(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聖若望福音20:19-23 今天我們慶祝的日子經常被稱為教會的生日。前些日子,我們慶祝了耶穌的逾越奧蹟:受難、死亡、復活、升天,現在我們要慶祝聖神降臨到耶穌門徒身上的日子。儘管這個奧蹟實際上是一連串的事件,但我們慶祝的時間卻超過七週。
教宗清晨彌撒:我們「注定」要作耶穌的朋友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在週一(14日)於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指出我們「命中注定」領受了耶穌的友誼,也就是說,這是我們的「命運」,而非「偶然」。我們的聖召就是要保持與上主的朋友關係。 因當日經文多次提及「命中注定」這個詞。教宗解釋說,「我們蒙召作上主的朋友。宗徒們也領受了同一份恩典,他們的恩典雖然更為強而有力,卻跟我們的恩典一樣。我們所有的基督徒都領受了這份恩典:對耶穌開放,進入耶穌的內心,與祂建立友誼。我們按照命運領受了祢的友誼之恩,我們的命運是要作祢的朋友。這是上主永遠持守的恩典,上主忠於這份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