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聖瑪沙利羅學校師生共27人於4月7日(星期六),往國內進行「認識祖國、愛我中華」文化學習之旅,當天早上八時從學校乘旅遊車出發,經拱北海關前往「孫中山故居」及「仙踪龍園」參觀及學習。是次活動由教育發展基金贊助。
2018聖召節各堂區教友捐獻
(本報訊)每年聖召節(復活期第四主日),堂區彌撒捐獻乃獻給教宗,作為「聖伯多祿基金」之用。本澳各堂區共收捐獻澳門幣十七萬五千九百四十八元三角四分($175,948.34),教區總務處將上述捐獻呈交教廷有關部門。
2018耶穌苦難日各堂教友捐獻
(本報訊)3月30日為本年之紀念耶穌苦難日,傳統上各堂區捐獻,是為耶路撒冷聖地經費作奉獻,今年本澳各堂區共收集捐獻為澳門幣十七萬二千九百五十二元六角六分($172,952.66)
新聞簡訊
教宗在天主聖愛之母朝聖地唸玫瑰經,為敘利亞和平祈禱 (綜合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5月1日到羅馬郊外的天主聖愛之母朝聖地,開始聖母月,與信友一起誦唸玫瑰經。 教宗向成千上萬的信友問好,然後進入聖堂,在奇跡之母的聖像前靜默祈禱。與此同時,領唸玫瑰經的修女以教宗今年《復活節文告》中的呼籲為開頭語,展開公唸玫瑰經活動。 在這篇文告中,教宗為全世界呼求和平、修和與希望的果實,「首先是那可愛和飽受煎熬的敘利亞,其人民遭受沒有盡頭的戰爭摧殘」。「願復活基督的光照耀所有政治和軍事領導人的良心,好能立即終止正在進行的大屠殺,遵守人道法律,人道救援順利抵達我們有急需的弟兄姊妹們那裡,同時確保有適切的條件,幫助顛沛流離的人返回家園。」 公唸玫瑰經後,教宗再次來到聖堂前的廣場,邀請成千上萬信友與他一同誦唸一遍《聖母經》,並頒賜宗座降福。然後,他就搭乘座車返回了梵蒂岡。
聖座駐韓國使館參贊:天主教會團體一直為朝鮮半島的和平祈禱
(梵蒂岡電台訊)韓國總統文在寅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4月27日在板門店達成歷史性協議,承諾爭取在今年內把停戰協定改成和平條約,同時努力促使朝鮮半島實現無核區。此外,在雙方簽署的文件中還宣布,韓國總統將於今秋訪問平壤,且雙方領導人將會定期會晤及互通電話。
遭拔除維生儀器奇跡活近一週 小阿爾菲不敵病魔離世
(綜合報道)罹患了罕見神經退化性疾病的英國病童小阿爾菲(Alfie Evans), 醫生於上月23日拔除儀器後,小阿爾菲竟奇蹟活着,惟終未能戰勝病魔,於上週六(4月28日)凌晨2時半安息主懷。 阿爾菲的父母湯姆.伊凡斯(Tom Evans)及凱特.詹姆士(Kate James)於社交網站Facebook及Twitter發布聲明表示:「我們的寶貝今天凌晨2時30分成為天使,我們感到悲痛,感謝大家的支持。」 教宗方濟各為此發表Twitter,表示「為小阿爾菲的離世深感悲痛。今天我特別為他的父母祈禱,並祈求天主以溫柔的懷抱接納這孩子。」
教區慶祝第55屆普世聖召祈禱節 李主教:學習靜默,才能聆聽天主召叫
(本報訊)上主日(22日)是復活期第四主日,又稱善牧主日,天主教澳門教區當日下午三時,假主教座堂舉行第五十五屆普世聖召祈禱節大禮彌撒,由李斌生主教主持、多位神父共祭,一同為普世及澳門教區聖召祈禱。
英國病童阿爾菲事件持續升溫 阿爾菲父親:只要他不放棄,我們就不會放棄
(綜合梵蒂岡電台訊)英國病童小阿爾菲(Alfie Evans)的命運牽動著世人的心,人們仍在為他熱切祈禱。僅僅23個月大的阿爾菲罹患了無法醫治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目前住在利物浦一間兒科醫院。英國最高法院的法官海登(Anthony Hayden)決定週二(24日)下午召開有關小阿爾菲生命的決定性聽證會。 英國最高法院否決了小阿爾菲父母的上訴後,這對愛子心切的父母轉而請求歐洲人權法院介入,卻再次遭到拒絕。儘管看似無計可施,但利物浦醫院似乎同意暫緩拔除維生系統,讓這對父母得以訴請英國最高法院說明其拔管的判決。
菲國修女視聖召為終身「拜苦路」
(天亞社訊)80歲高齡的「聖神婢女傳教會」伊夫琳.包蒂斯塔(Evelyn Bautista)修女,在修道路上多次想過放棄,但每遇到挑戰時,又會為她帶來新的使命。 伊夫琳修女的「第一個十字架」,出現於1966年她剛發初願後一個月,她23歲的弟弟被不明身份的襲擊者殺死。 喪弟之痛讓她多年來受盡煎熬,亦令她深深體會到「做門徒的真正代價」。修女說:「我從磨難中活過來,變得更堅定去追隨天主的召叫。」
【朝聖者手記】與别人作比較
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自我們出生以後,我們經常聽到人討論:「某某人最漂亮、或最聰明,或不及他兄弟、姊妹、同學、同伴完美。」我們大多是在家中、在學校接受教育,有些更會到别的社區受教育,只因為不希望别人把我們比下去。 當我還是一名年輕司鐸時,每逢到「反省時間」,我都喜歡和青年學生重覆引用《願望之物》(Desiderata)的詩句,跟着和他們一起討論:「别把自己與别人作比較。」究竟和人比較是正面的性格特質還是負面的性格特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