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天溢光榮  地滿平安

文:梁展熙 丙年將臨期第四主日——耶穌聖誕 聖誕臨近,大街小巷都充滿著節日氣氛。然而,無論是將臨期第四主日或是子夜彌撒中禮儀鋪排,都提醒我們,聖誕節並不僅僅是紀念二千年前的一件歷史事件,也不只是為了當下悅樂的心情,更有其展望(永遠的)將來(=末世)的向度。這思想充斥著將臨期第四主日的禮儀經文,從集禱經:「〔上主〕祢曾藉天使的傳報,使我們得悉祢的聖子就要降生人間,也求祢使我們仰賴祂的苦難與十字架,獲享復活的光榮」到頌謝詞:「基督使我們準備慶祝祂誕生的奧跡:正是要我們清醒祈禱、歡躍讚頌,以期待祂的再度來臨」。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聖家節(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聖路加福音1:39-45 我們剛剛慶祝了耶穌的誕生。今天我們慶祝的是「聖家節」〈耶穌、瑪利亞與若瑟〉,家庭的主保日。與其他福音不同的是,路加福音具體地敘述所有與耶穌誕生有關的信仰陶成階段。路加福音指出耶穌一開始就按照猶太人的習俗和律法在聖殿參拜。福音將重點放在主動朝拜,以及聖殿在耶路撒冷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若瑟和瑪利亞回家路上,發現耶穌失去蹤影,他們找到耶穌之後的對話,成為了今天福音故事的核心。父母親面對孩子走失的恐懼和焦慮是顯而易見的。瑪利亞問道:「為甚麼你這樣對待我們?」問題的背後是假設耶穌不應該這麼做。瑪利亞沒有預期從耶穌那裡得到不尋常的答案;除了對於耶穌不尊重的舉動感到失望以外,沒有其他多餘的情緒;也沒有期待三天焦急的搜尋可以因此得到緩和。瑪利亞以母親的身分,責備孩子的莽撞,並合理地指望耶穌履行家人的義務。她沮喪地說:「你的父親和我一直痛苦的找你。」耶穌反駁說:「你們為甚麼找我?你們不知道……?」在這裡談論十二歲小孩的不懂事,是為故事的後續埋下伏筆。耶穌出其不意的回應,才應是瑪利亞關注的焦點。故事的關鍵轉移到「父親」一詞。瑪利亞所指的父親是耶穌世俗家庭中與法律上的父親若瑟,但耶穌所指的父親是天父的概念。耶穌知道他要在天父的家裡,也就是聖殿,從事天父的事務。這兩種解釋是刻意讓我們思考耶穌從人世間家庭的角色改變,完成天父使命的轉換過程。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2018年李斌生主教致青年人牧函 為期三年的「青年年」是屬於青年的天空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 猶記得早前在6月我到了羅馬向教宗方濟各述職,在與教宗會面的時候,教宗非常熱切地關心澳門青年人的發展,和青年人所關心的事項。教宗深深明白要讓青年人能夠有擁抱夢想和實踐理想的願景,他的心情讓我想起最近結束的世界主教會議《最後文件》(以下簡稱《文件》)中所引用的天主聖言:「我要將我的神傾注在所有有血肉的人身上,你們的兒子和女兒都要說預言,青年人要見異像,老年人要看夢境。」(宗2:17) 本年度世界主教會議在10月27日通過了《文件》,該文件表達了天主教會希望與青年們一起前行的強烈願望。當中我想就《文件》中使用的《路加福音》選段來作扼要分享。在路加福音記述厄瑪烏門徒與基督的相遇中,我們大約能了解聖教會對青年工作的指示(參路24:13-35)。《文件》的三大部分,就是這段聖經故事的結構(參《最後文件》序言),包括:「與他們同行」(15節);「他們的眼睛開了」(31節);「他們遂即動身」(33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奧跡之門」黃金聖像畫展開幕 董蘭芝:透過聖像畫將福音傳出去

(本報訊)由澳門天主教文化協會及澳門聖路加文化推廣一人有限公司合辦,天主教澳門教區協辦的《奧跡之門:黃金聖像畫展》週一(10日)假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公署地下禮堂舉行開幕儀式,邀請天主教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澳門特別行政區教育暨青年局教育設備處處長​黃超然先生、天主教文化協會理事長​梁金泉先生、聞道出版社社長​費格德神父、澳門日報社長陸波先生,以及參展的寫畫員董蘭芝女士及謝恩鴻神父擔任開幕禮嘉賓。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將臨期第二主日三鐘經 教宗:悔改是等待上主來臨的方式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主日(9日)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時表示,要拒絕世俗的思維,並指出「我們生活的核心是耶穌,以及祂那帶來光照、愛和慰藉的話語」。同時,教宗又強調「悔改是等待上主來臨的方式」。 教宗稱洗者若翰是我們悔改旅程中的「嚮導」。聖史路加記述,洗者若翰走遍約旦河一帶地方,宣講悔改的洗禮,為得罪之赦。路加明白,洗者若翰是來完成依撒意亞先知所預言的:你們當預備上主的道路,修直祂的途徑!一切深谷要填滿,一切山岳丘陵要鏟平。

本地 Local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第十九章:敍任神職的問題

文:Vitor Teixeira 譯: 余漢釗 從十一世紀開始,不斷傳出教會解體的謠言。很多人信以為真。封建思想控制着基督信徒並蔓延至整個教會。若它不服從國王或封建領主,就會崩潰。國王、諸侯及俗世權勢,每一方都想在神聖事務上分一杯羹。上至主教的任務及任命,下至聖堂、祭台、敬禮和禮儀曆等,都由權勢所決定。教會及神職人員只是權勢的另一種工具。改革派要求政教分離,並結束教會臣服權勢的局面,為的是爭取教會的自由。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耶路撒冷喜迎三位新執事  當地神長:聖召是聖地教會活力的象徵與希望

(亞洲新聞訊)耶路撒冷拉丁教會上週末共有三位新執事誕生。耶路撒冷拉丁宗主教公署秘書長易卜拉欣.紹馬里神父接受《亞洲新聞》訪問時,形容祝聖禮是「聖地教會活力的象徵,而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加劇的情況下,在耶稣的故鄉仍然有人願意見證信仰。」 紹馬里神父介紹指,三位新執事中,其中一位是在約旦的巴勒斯坦難民,「他被祝聖格外引人注目。他通過自己的選擇,為當地教會服務。因為,如果本地教會沒大月牧者,信仰團體就會匱乏,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