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菲律賓每年1月9日慶祝「黑耶穌」節日,並在首都馬尼拉基里諾大看台(Quirino Grandstand)舉行一年一度的傳統——黑耶穌出遊,與往年一樣,當局估計約數500萬名信友參與遊行。 菲律賓馬尼拉的黑耶穌雕像遊行源自十七世紀。信友們爭先恐後地簇擁在雕像旁,觸摸耶穌像。為了預防恐怖襲擊和意外,今年菲律賓警方動員了七千名警員,沿著至少六公里的遊行路程維持治安。該國紅十字會為上百名暈眩和受輕傷的民眾提供了急救服務,但未傳出嚴重事故。
東帝汶學生幫助寡婦們建立新生活
(天亞社訊)依撒伯爾.特林達德(Isabel Trindade)今年56歲,她的丈夫於2006年去世,當時正值剛獨立的東帝汶陷入騷亂中;自此,她一個人在薩馬泰一間極狹小並搖搖欲墜的小屋裡居住,與她的寵物為伴。 薩馬泰是埃梅拉地區的一條村莊,距離首都帝力約40公里。而依撒伯爾那間四平方米大的竹舍小得連跟當地人稱之為屋的標準也談不上。
2019年世界病人日文告 教宗方濟各:分施是基督徒的健康顯示器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週二(8日)公布了教宗方濟各的2019年世界病人日文告,主題取自《瑪竇福音》記述耶穌首次派遣十二宗徒傳教時說的話,強調了「白白分施」的含義,指出分施是能夠向個人主義和當代社會分裂提出挑戰的典範。每年的世界病人日都在2月11 日慶祝,今年將在愛德典範——聖德蘭修女——奉獻一生的印度加爾各答隆重舉行。
【聖言心語】主受洗節(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福音 3:15-16, 21-22 在上週的主顯節〈天主顯示星光,東方賢士找到耶穌聖嬰的慶節〉之後,這禮拜我們繼續信德的旅程,見證聖子耶穌的受洗。今天的福音中,耶穌已經長大成人,不再是躺在馬槽的嬰孩了。他的洗禮和我們每位領受成人聖洗聖事的經驗息息相關。今天福音所敘述的是洗者若翰和耶穌第一次面對面的接觸,雖然他們早在瑪利亞拜訪依撒伯爾時,就已在母胎中相遇了。洗者若翰藉著水的淨化,在約旦河裡為尋求洗淨罪惡的群眾施洗,完成了正義的使命。耶穌現身公開傳教,若翰深知自己不配為耶穌授洗,本想阻止,但耶穌卻要求若翰暫且容許,以完成全義〈瑪 3:15〉。當耶穌從水中上來時,他看到並聽見天父的形象及聲音,他知道天主因他而喜悅。
教理圖解 — 信經(八):天主聖神(一)
聖神降臨
【聖言啟航】未完的主顯節
文:梁展熙 丙年耶穌受洗節 按教會的禮儀曆安排,聖誕期以「耶穌受洗節」作結。雖然耶穌受洗時已年屆三十,而三王來朝時祂不過是個小孩,但誠如本欄早前指出,聖誕期真正要慶祝的,是耶穌在大地上顯示自己的身份;而今天的讀經,就正正符合這一點。 耶穌身份的光榮顯示,當然就在祂於約但河受洗的一剎那。當時,「天空啟開了,聖神以鴿子的形象,降到祂上面,又有聲音從天上說:『祢是我深愛的兒子,我因你而喜悅』」。因此,這一天,就如今天〈獻禮經〉所言,是「聖子……公開現身的日子」。某程度上來說,耶穌受洗節可說是第二個主顯節。
BEATI SERVI TUI – Music by Aurelio Porfiri
Liturgical Mass Sheet
教宗主持主顯節彌撒:天主沒有站在世界的舞臺上顯示自己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主日(6日)主持主顯節彌撒,他指出主顯節是我們慶祝天主向賢士所代表的萬民顯示自己的日子。天主為每個人而來,這一事實的記號就是「抵達並照亮每個人」的星光。
瑪利亞,天主之母、天主的忠僕
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瑪利亞是天主的母親——也是我們的母親;她是天主的僕人,是奉行天主旨意的。 瑪利亞,天主之母 瑪利亞是耶穌的母親,耶穌是天主子(參閱路加福音1:26-38)。在華盛頓的聖母無玷始胎聖殿裏的偏祭台,有一座美麗的[母親和孩子]聖像,上面刻着:「是母后,卻更像母親。」太美了!是母后,這個當然;但最重要的是,她是天主子耶穌的母親,耶穌是瑪利亞的兒子。
東方禮教會和東正教徒慶祝聖誕節:為和平祈禱
(梵蒂岡新聞網訊)東方禮天主教會週一(7日)慶祝聖誕節。教宗方濟各於前一天向依循儒略曆的東方教會信徒,包括天主教東方禮信徒和東正教信徒祝賀聖誕快樂。埃及亞歷山大東正教科普特禮教會領袖塔瓦德羅斯二世(Tawadros II)宗主教在回覆教宗的祝賀時表示,「讓我們共同為全世界和平祈禱……願天主將喜樂的恩典賜予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