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羅馬宗座額我略大學舉辦的有關移民和難民教育舉措的研討會閉幕之際,教宗方濟各於上週四(9月29日)在梵蒂岡接見了活動與會者。教宗強調務必要聆聽那些迫不得已移民、確實被拔除根基、遠離故鄉的人,特別是這樣的青年的渴望。教宗由此提出三大要點:研究、教學和促進融入社會。
教宗公開接見:分辨就是深挖靈魂深處,好好認識自己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5日)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數千名朝聖信友在場參加。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反思「分辨」的主題,邀請人們深挖自己的靈魂深處,好能「認識自己」,即識別出哪些事令我們喜悅,哪些又令我們痛苦、讓我們屈服。
韓國修女活出《願祢受讚頌》通諭精神
(天亞社訊)在一群修女的實踐下,位於南韓仁川市桂陽區的聖母院生態靈修中心成為了教宗方濟各在他的環境通諭中所呼籲的對地球的愛和關懷的體現。
駐緬修女:留在緬甸,與我服務的人們在一起
文:羅薩林德修女(Rosalind Arokiaswami)嬰孩耶穌修女會 這是我在一個陌生國度的首個經驗。這個國家在最近幾年中飽受痛苦、磨難:新冠疫情、2021年2月1日軍事政變、隨之而來且繼續不斷的內戰,以及因內戰導致的國內許多地方的示威、抗議和混亂。許多人為了保存性命逃到森林中躲避。許多在緬甸服務的修會公開表達了他們對這個情勢的抗議。
氣候變化紀錄片正式首播
(梵蒂岡新聞網訊)10月4日是亞西西聖方濟各慶日。當天在聖座新聞室介紹了有關人類阻止生態危機的力量的紀錄片。紀錄片中包含與教宗方濟各的對話。這部紀錄片於4日下午6點30分在梵蒂岡世界主教會議新會議廳首映,片中的主角是一位亞馬遜原住民、一名塞內加爾難民和年輕的印度女活動家,以及兩位美國科學家。在與氣候變化有關的問題上,他們的聲音代表著其他人的聲音,但是時常沒有被聽取。
教宗與耶穌會士談話:應明白這場世界戰爭的起因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月牧靈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與「俄羅斯地區」的耶穌會會士會面,坦言現時人類正處於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又認為俄烏之戰事被分成好人與壞人的想法全屬錯誤,強調「戰爭中受苦的是人民,是百姓;導致仇恨。而發動戰爭的人完全忽略了人類。」
生委會舉辦「成長路上『性』在有你」性教育講座
(本報訊)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9月24日舉辦「成長路上『性』在有你」性教育講座,講座分上、下午場進行,當天邀請了香港明光社性教育高級項目主任張勇傑先生負責主講。上午場以探討現今社會對性的觀念出發,學習「家庭如何成為建立孩子健康性態度的場所」,下午場的主題為「如何培養孩子的性別自信」,反思在鼓吹性別自主的現況下,人與生俱來的性別價值該怎樣被欣賞。
方濟各與痳瘋病人
文:厄瑪烏之旅 亞西西的聖方濟各,在悔改前曾對痳瘋病人表現出極度的厭惡和排斥。在其遺囑中他親口承認,年少時每次遇到痳瘋病人,內心無比地反感,因此時常拒絕接近他們的住處。如果在旅行中偶然看到一個痳瘋病人,或經過痳瘋病人居住區,他都會堵住鼻子扭頭離開。
【新書推介】《靜裡乾坤大:避靜實用手冊》
本書簡介 選擇做避靜,是想和天主親近,但避靜期間究竟要做甚麼呢? 本書提點避靜期間如何與主密談,例如:避靜的歷程是怎樣的,如何祈禱默想、做省察、怎樣準備與靈修指導者交談、如何訂立可實踐的生活計劃,並提供相關祈禱經文,供避靜者參閱。 這是一本實用的指南,幫助讀者在靜默中,去聆聽自己、細聽天主。 編:高欲剛、張雷 每本澳門幣58圓正 澳門聖保祿書局有售
【速食神學】(192) – 社會真的需要權威當局嗎?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一個交響樂團不會能夠演奏任何樂曲,除非它有一個指揮統一樂團裡所有成員,並讓他們共同協作起來。同樣,一個社會需要一個指揮將它的所有成員召集在一起,使他們能夠齊心協力,共同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