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江蘇省海門教區三廠聖母堂

堂區恢復敬禮海星聖母 祈求指引世間旅人 (天亞社訊)奉露德聖母為主保的江蘇省海門教區三廠堂區,在剛過五月的聖母月後,決定恢復海星聖母的敬禮傳統。 位於長江北支入海口北岸的三廠堂區,有一座具有田園風光的仿哥特式聖堂。該堂始建於一八四九年,是歷史上著名的青龍港海星聖母院,又名大洪聖母堂。該地敬禮海星聖母的傳統,由民間自發形成,始於一八三零年代。 據教區的主教助理陸釔含指出,這是目前中國有史料記載中對聖母敬禮活動其中一個最早的地區,亦是華東地區最早開始聖母朝聖的地方,更是海門教區僅次於南通狼山聖母宗座朝聖地的拜聖母堂。 一九五一年因江岸塌方,聖堂北遷內陸,其後改奉露德聖母為新堂主保,自此中斷了風行百餘年的海星聖母敬禮傳統。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專訪教廷萬民福音部秘書長韓大輝總主教

「真正本地化的意義需要在天主聖言中尋找」 駐台北記者劉力樹 著 葉俊仁 譯 第六屆天主教國際學術研討會於五月二十九至三十日,假天主教輔仁大學聖保祿廳舉辦,是次研討會主題為「梵二以來的教會本地化」。今年亦適逢輔仁大學創立五十週年(1925-2015),及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結束五十週年(1962-1965)。 梵二為當時整個天主教教會開拓了嶄新的方向及道路,協助教會與現代社會融合,並藉著不同的文化、傳統以及宗教,豐富了教會本身。梵二至今已有半個世紀,研討會中二十六位學者就著教會過去五十年的成就、過失、以及未來的挑戰,進行研討與演講。以下為本報訪問是次會議的主講嘉賓韓大輝總主教的內容。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專訪慈幼會張心銳執事

滋養聖召必須了解禮儀中聖體聖事的奧蹟 葉家祺 慈幼會張心銳執事將於二零一五年六月二十日(端午節)下午三時正於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領受司鐸聖秩,禮儀由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 生於澳門的張心銳自小就在香港接受教育,中三時加入慈幼會在柴灣的維豪備修院。蒙家人,朋友及神長的支持,他堅定地踏上成為慈幼會士的道路,獻身教會,為天主子民服務。執事在晉鐸前與本報分享了他的聖召故事,禮儀生活對聖召培育的重要性,慈幼會靈修,並暢談他獻身生活上的好兄弟劉偉傑神父的一些小故事。 慈幼會誠邀教徒蒞臨參禮,為新鐸祈禱。六月十九日晚上七時半,在筲箕灣柴灣道十八號慈幼會修院,為張心銳舉行祈禱會。新鐸首祭將於二十一日早上十時半在聖本篤堂以羅馬禮常用形式舉行;七月五日中午十二時半在進教之佑堂以羅馬禮特殊形式(特倫多禮儀)舉行。 另新鐸將在七月十九日(主日)上午九時於澳門聖老楞佐堂舉行首祭,歡迎教友參加,共沐主恩。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汾陽教區霍成主教分享中國進行使徒工作點滴

「中國沒有『兩個』教會」 Gianni Valente/梵蒂岡內部通訊 與宗座共融、北京政府承認的山西汾陽教區主教霍成接受採訪指出:教宗本篤十六世給中國天主教徒的信是「來自天上的書」。但在中國,有人立即將其擱置一旁。 八十九歲高齡的中國大陸山西省汾陽教區霍成主教因年邁而聲音微弱,但卻有一顆充滿生命力且激烈跳動的心,為此而令人感動。這位年逾古稀的長者,歷經滄桑。但不同于某些「專家」、記者和樞機的是,他沒有什麼要對教宗指手畫腳,告訴教宗該怎樣處理與中國關係、與北京政府關係的訓導。他只是說,如果見到教宗我只要求他降福我。還可能會像一個孩子那樣「熱淚滿面」。 接受採訪時,八十九歲的老主教向《梵蒂岡內部通訊》講述了天主教會平凡的使徒工作;講述了成人領洗、渴望用新的愛德行動為窮人服務;講述了對政府與聖座對話的期待。主教也介紹了一些個別司鐸繼續無視和封殺教宗本篤十六世給中國天主教徒信的內容和建議。 尊敬的主教,您的復活瞻禮過的怎麼樣? 復活節過的特別愉快。特別的是,任如海神父為信友舉行逾越節三日慶典的學習和禮儀運作,經過培訓的信友對慶典的認識得以加深,我感到很滿意。各堂區共有350名成年人受洗,大部分是教外背景的,大多是年齡在四十歲左右的人。 為什麼一名成年中國人會成為基督徒?又怎樣成為基督徒? 從我們教區而言,主要是通過司鐸、教友們深入街區、村莊等地宣講福音。最初,總是通過與人接觸,而這些人見證了基督之愛改變了他們的生活。這不是宣傳,讓人領洗的不是我們,是上主在感動人心。 有沒有這些新基督徒的特殊事件或者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您嗎? 特別感人的是:在嵐縣,原來沒有信友,通過派遣的神父去,在今年有19位接受了洗禮,我親自主持了禮儀。現在還有十多位慕道者。看到那裡最初沒有聖堂,現在有了,我十分感動。對我來說,這是令人欽佩的。 那麼現在什麼是中國教會的首要行動? 現在中國有很多窮人。是到了為窮人做些具體事的時候了。因為我們是基督徒、這是基督在福音中教導我們的。 您現在是中國教會的「長輩」之一,您經歷了豐富的生活閱歷,也充滿了艱難時刻。是什麼保護了您的信仰? 我是軟弱的人,也是大罪人,之所以保持到現在全賴天主的仁慈。有靈性安慰的時刻,尤其受迫害的時候,想起耶穌的話,能為他受迫害而感到欣慰和有福。 與過去相比,您怎樣評價當前的中國教會?問題仍然一樣嗎? 相對過去,解放後,掃除了中國封建迷信的影響;通過改革開放,與外界的接觸交往,結束了中國閉門自守。揭穿了「宗教是鴉片」的謊言,人們認識了教會的真正面貌。因著以上三點,現在是中國人真正治理中國教會,推動教會發展的時代。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依賴天主的助佑辦好中國教會。 您作為主教一直是與教宗共融的是嗎?您是怎樣獲得任命的、晉牧儀式是怎樣進行的? 我一直與教宗共融。在我祝聖主教的時候,我當著教友的面宣佈,我忠於基督、忠於教會、忠於教宗、忠於我的主教職。本著這個理念,盡自己的牧職。八十年代晚期,由於我們教區的成世光主教回來探親,由他和我聯繫,取得教宗的認可批准。我的祝聖是由中國主教團制定的祝聖程式進行的,所以才得公開。 許多人不斷重複說中國有兩個教會,其中一個是不忠於教宗的,因為屈從於政府。真的是這樣嗎? 中國有兩個教會的說法不正確。中國只有一個教會。說屈服於政府這個說法不正確。有人屈服,可能受到壓力,接受物質的利益;有的為教產的歸還,與政府常常接觸聯繫;真正屈服政府者是少數,而真正堅持信仰的人還是多的。 新基督徒中是不是有人也熱衷、或者捲入了這種地下和官方之間的分裂呢?這是他們關心的事嗎? 我們這裡我沒有發現這個問題。因為事實上,我們這裡沒有分裂。 您的教區沒有「地下」教友嗎? 很少,他們在家裡祈禱,不到堂口去。 為什麼一個主教公開與伯多祿繼承人完全共融的教區還會有「地下」教友呢? 他們與外來的,從其它教區來的司鐸聯繫密切。這些神職人員這樣做,說明他們根本不聽本篤十六世教宗二零零七年給中國天主教徒信中作出的指示。信裡還寫到,每一名司鐸都應該留在自己的教區開展工作。 他們中有人公然抗議或者將教宗本篤十六世的信擱置起來嗎? 我和他們沒有接觸、沒有對話。但就他們的行為方式而言,顯然他們沒有接受、不接受教宗的信。他們繼續像以前一樣到處跑,就像什麼也沒有發生一樣。 那麼您讚賞教宗本篤十六世給中國天主教徒的這封信嗎? 教宗本篤十六對中國的信函是個來自天上的書,是最高指示。很正確。總結了教會的以往,提出了現代應如何回應現實問題。我們不能非議,必須照辦。是中國教會的里程碑文件。照著辦,才有前途,才會前進,違背沒有好處。 您能夠追隨教宗方濟各的訓導嗎?怎樣找到呢? 我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教宗的教導、完全服從教宗的訓導,沒有問題。自從他上任後,他的彌撒講道和訓誨扣人心弦。有如食量,我每天上網閱讀,也給教區的神父傳閱。尤其對他講的「走出去」。我們應該遵從這個道路。「接觸文化」為現在很需要。 他的形象在我們中國教友當中很被尊重和擁戴。中國人民,連同世界人民對教宗都尊重擁戴。他是時代人物,不但引領中國教會,也引領全世界人們,光顧弱小,建立和平。 教宗方濟各多次表示聖座要與中國政府對話、要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您認為現在這樣做是時候嗎? 教宗這樣的措施完全是為了中國教會有更多空間去侍奉好主,也為了我們的牧靈工作。他邁出了第一步,我們中國教友很歡迎,樂觀其成。 與愛國會的關係、主教任命問題,什麼才是應該追隨的標準?哪些方面是應該絕對維護的? 愛國會是政治組織,無權領導教會;當他們試圖強行領導教會時,我們也無責任服從其領導。領導教會的是主教,與羅馬主教共融的主教。至於任命主教問題,我們必須完全擁護教宗任命主教的權柄。無教宗的任命,不委任主教;無教宗的任命,也不接受祝聖。因為,如果我們要做天主教徒,就不能放棄與羅馬主教的共融。至於採取什麼模式,那是教宗同中國政府彼此協商的結果。我們樂於服從協商後給予我們的指示。我們也祈求天主,也盼望祝聖主教與中梵建交的問題得以早日解決。 您認為,政府害怕教會嗎? 總的來說,我不認為是這樣。或許有人刻意助長這種恐懼,或許個別政府官員仍對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波蘭和東歐的巨變耿耿於懷,所以才會不信任。但基督的教會無意讓任何人害怕,無論男女老少。我們尊重國家的法制權利,儘管我們在過去遭到了掌握政權的人的迫害。 有些知識份子堅稱教會會在不久的將來讓中國「皈依」基督信仰。您怎樣看呢? 我不是文化人,對文化人也接觸甚少,無法答覆。 應該怎樣對待那些接受了非法祝聖的主教?您怎樣評判他們的選擇? 對那些未經伯多祿繼承人批准而接受非法祝聖的主教深感痛惜。我為他們祈禱,讓他們早日回歸教會、與教會完全共融。天主寬恕我們,賜予我們寬恕他人的恩寵。 如果今天能見到教宗方濟各,您想對教宗說什麼? 若見到教宗,情緒激動萬分,熱淚滿面。感謝天主讓我能見到他。我是他的僕人,完全與他共融;我們也為他祈禱,也請他降福我們。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重溫本篤十六世《致中國教會信函》,為中國教會祈禱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於普世教會為在中國教會祈禱日的前一次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提醒信友們5月24日,進教之佑聖母瞻禮當天,為在中國的天主教徒祈禱。教宗說:“讓我們祈求聖母瑪利亞幫助在中國的天主教徒在自己的同胞中始終做仁愛的可信見證人,並使他們在精神上與被立為教會磐石的伯多祿聯合在一起。” 教宗方濟各在多次機會上強調普世教會與在中國的教會團結一致,並且十分關注這個國家的形勢。他於2013年3月13日剛當選為教宗,便在西斯汀聖堂內向前來恭賀他的香港主教湯漢樞機表示:“中國在我的心坎上。本篤教宗敞開了一條修和的道路。”隨後,教宗方濟各又於2014年8月從韓國首爾返回羅馬的座機上向隨行記者們表示,他隨時樂意訪問中國。他並說,本篤十六世教宗寫給中國教會的那封信“為中國教會問題仍然重要且具有現實意義”。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聖神降臨節彌撒(2015年5月24日)

拒卻聖神不但沒有自由,也是罪行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5月24日聖神降臨節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大禮彌撒,勉勵信友們接納聖神的恩賜。教宗強調,如同昔日在宗徒們身上發生的那樣,聖神在今天也將人引向真理、更新大地並產生效果;誰若對這恩寵行動自我封閉,便是罪行。 「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你們領受聖神罷!」(若二十21,22)。教宗重復《若望福音》的話説,耶穌宣布聖神要降臨在宗徒們身上的這句話,在五旬節這一天實現了。今日教會如同初期時那樣,繼續領受聖神的恩賜。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方濟各宣佈慶祝慈悲禧年詔書(5)

慈悲的面容(Misericordiae Vultus) 教宗方濟各 信訊 恭譯 21. 仁慈並不相反公義,而是表達出天主對罪人的行動,給他再一次悔改、皈依和相信的機會。歐瑟亞先知的經驗幫助我們,向我們展示出朝向仁慈的跨越公義。這先知身處的時代,是猶太人歷史中最動盪的時期。王國將近要滅亡;人們不再忠於盟約,他們已離開天主,也失去了他們祖先的信仰。按照人類的邏輯,天主想拒絕這不忠信的民族,也是對的:他們並沒有遵從他們同意所立之約,那麼適當的懲罰就是應得的,即充軍塞外。先知的說話也如此作證:「他們將不會回到埃及地,而亞述將成為他的王,因為他們拒絕了回到我這裏來」(歐11:5)。然而,在這呼求公義的反應之後,先知徹底地改變了他的言語,並啟示出天主的真正面容:「我心在我內忐忑,我五內被憐憫燃燒著。我不會再屈從於我的忿怒,我不會再摧毀厄弗辣因,因為我是天主,而不是人;我是在你們中的聖者,我不會因我的忿怒而來到你們這裏」(11:8-9)。聖奧斯定,幾乎就像在評注這先知的這段話般,說:「對天主來說,去抑制怒火較抑制仁慈容易得多」[13]。就是這樣了。天主的憤恕只是一剎那的,但他的仁慈卻永遠常存。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方濟各宣佈慶祝慈悲禧年詔書(4)

慈悲的面容(Misericordiae Vultus) 教宗方濟各 信訊 恭譯 17. 這禧年的四旬期也應更強烈地活出其作為慶祝和經驗天主仁慈的有力時間。在四旬期的幾個星期中,我們有多少頁的《聖經》可供默想以重新發現天父的仁慈面容!米該亞先知的話,尤值重溫:上主啊!祢是個除免罪咎和寬恕罪過的天主,祢不會永遠保留祢的忿怒,祢卻喜歡展現仁慈。上主,祢將回到我們這裏並憐憫祢的子民。祢將踏碎我們的罪咎,並把我們的罪過拋到海底(見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