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聖地基督徒對特朗普的宣布表示恐懼與擔憂

註解 猶太男子於耶路撒冷哭牆前祈禱 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引起全球關注,有當地的基督宗教領袖表明對美方此舉感到恐懼,並要求尊重國際法,以維護地區和平。 根據紐孝斯神父(Fr. David Neuhaus)接受《天新社》記者的電話訪問,他對這決定的第一反應,就是恐懼。這位為希伯來團體服務的神父形容:「你觸碰耶路撒冷,事情就爆發了。」他解釋,對於平民來說,這一個舉動有三個主要的關切:「首先,有多少人會死?……然後暴力及生命損失的程度?」 紐孝斯神父說,在另一個層面上,也有人擔心美國偏離了國際法中廣泛接受的立場,而且羅馬教廷亦「非常,非常嚴格及努力地跟從。」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新聞簡訊

香港天主教教區開始「青年年」 (綜合報道)香港教區楊鳴章主教於12月3日發表上任後首份牧函,宣布由將臨期首主日起開展「青年年」,以響應明年世界主教會議以青年為主題(主題為「年輕人、信仰與聖召明辨」),亦希望本地教友能多聆聽年輕人的聲音。 在香港,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將於新禮儀年推行連串活動,以及整理本地教會對主教會議問卷的回應。楊主教在牧函中強調與年輕人持續交談的重要性,因為「青年們,你們就是我們的希望!」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方濟各保養秘訣 「要像聖母瑪利亞一樣的品德!」

來源:法新社 (綜合報道)上週五(8日)為聖母無玷始胎節,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三鐘經活動時,提出了自己的「保養秘訣」,就是要以瑪利亞作為榜樣;他又指,美麗不是來自年齡或外表,而是源於聖經中充滿美德的生活。 教宗說:「聖母瑪利亞雖然是一個樸素而謙遜的人,卻過着美好的生活,她的秘密是甚麼?」他說,答案能在聖母領報的一幕中找到:「很多的畫作中,瑪利亞被描繪成坐在天使前,並拿着一本小書。那本書,就是聖經。」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新聞簡訊

教宗向羅興亞人請求寬恕 教宗方濟各在跨宗教和平對話結束之際,向一群來自緬甸的羅興亞難民請求寬恕。 教宗說:「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眾人與你們同在。你們的悲劇是如此之大,我們能做的卻實在太少。然而,我們在心中為你們留了位置。我以眾人之名,以所有迫害你們、對你們造成傷害的人的名義,尤其是世界的冷漠,向你們請求寬恕。你們中許多人對我說,孟加拉國胸懷寬廣,接納了你們。現在我也請你們心胸寬闊,能夠給予我們所請求的寬恕。」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孟加拉祝聖16名司鐸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2月1日上午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主持彌撒時,祝聖了16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新司鐸。達卡大修院院長羅薩里奧(Emmanuel K. Rozario)神父表示,「我們每年都有10到15位新司鐸,教宗祝聖這些新司鐸為我們是極其重要的歷史盛事」。 羅薩里奧院長也提及教會在孟加拉國的角色:在教育領域興辦學校和大學;在援助患病和弱小者方面提供醫院的服務;在宗教交談上,努力見證和睦共處是可行的。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會晤孟加拉千名修道人:要呵護聖召的種子、提防莠子

(綜合梵蒂岡電台訊)2017年12月2日,教宗方濟各在孟加拉吉大港總教區的玫瑰聖母主教座堂,會見了1500位司鐸、男女會士、修生和初學生。教宗表示,聖召是一個有待成長和用心呵護的種子,同時又提醒他們要提防那播種莠子的魔鬼,亦要祈求區分好種子和壞種子的恩寵。 教宗以西班牙文發表講話,為在場的年輕司鐸和修女,提供了善度司鐸和修道生活的建議。教宗說:「為了培育與呵護聖召這粒種子,必須溫柔地照顧它,就好像對待孩童或病人一樣。」他又指,若缺乏人性溫柔的層面,苗芽便不可能長大,會停止生長,最終甚至會枯萎。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訪問緬甸及孟加拉 總結教宗對青年人的話

文:文祖賢神父 譯:姚子汶、陳思穎 教宗方濟各剛完成緬甸和孟加拉兩國的牧靈訪問。在兩個國家中,他都與當地青年人進行會晤:分別是11月30日於緬甸仰光聖母主教座堂,另一次則是12月2日於孟加拉達卡聖母大學學院。以下有幾項從兩場會晤中所得的重點: 帶來喜訊的美麗 「傳佈福音者的腳步是多麼美麗啊!」(羅10:15;參閱依52:7) 利用這些聖經章節,教宗告訴青年人,他們是「一個喜訊。你們美麗且令人鼓舞,因為你們傳來喜訊,這是你們的青春、信德、熱情的喜悅。實在,你們的確是一個喜訊,因為你們是教會信仰耶穌基督的具體標記,祂帶給我們不死的喜悅和希望。」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天主教教理》頒布二十五週年慶典會 兩女學者分享《天主教教理》的看法

文:陳思穎、林康政 2017年10月11日於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舉行的「《天主教教理》頒布二十五週年慶典」會後,我們兩位與會者——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代表(陳思穎)及華語牧民教理學老師(林康政),訪問了會中兩位嘉賓,一是主講者德國神哲學系女學者嘉露(Porf. Katharina KARL),另一位是宗座母佑會大學歷史教授高露絲修女(Sr. Lorenzina COLOSI)。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公布第55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 「聆聽、分辨及活出上主的召叫」

(綜合報道)第55屆世界聖召祈禱日將於2018年4月22日舉行。教宗方濟各週一(4日)發表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反思聖召三個方面「聆聽、分辨及活出上主的召叫。」 教宗指,2018年為聖召是一個特別的一年,因為明年10月舉行的世界主教會議將反映在青年人身上,特別是「青年、信德和聖召之間的關係」。 教宗藉此文告提醒所有基督徒,天主不停止召叫男女來跟隨祂:「我們不是偶然或一堆無關之事中的人;相反地,我們的生活與我們於這世界的存在,是天主召叫的果實。」 他說,道成肉身的奧秘,表明了即使在困難時,天主仍不斷地「來到我們中間,與我們相遇。不論是個人的或教會的召叫,在每個聖召的多樣性與獨特性中,都有需要聆聽、辨別和活出這來自高處呼喚我們的說話,同時讓我們發展我們的才能,使我們成為拯救世界,並引導我們達致圓滿喜樂的工具。」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方濟各訪問緬甸 強調和平的重要性:團結非一致化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羅馬時間11月26日晚上起程前往緬甸及孟加拉,展開他上任教宗後第21次的國際牧靈訪問。教宗這次訪問緬甸的的格言是「愛與和平」,象徵愛是基督徒和佛教的共同價值。教宗訪問孟加拉的格言是「和諧與和平」,旨在促進不同種族和宗教的群體在孟加拉和睦共處。教宗與緬甸宗教界領袖會晤,強調和平包括在多元內團結,而非統一、一致化。 教宗於緬甸時間週一(27日)下午抵達仰光國際機場。在第一天的行程中,教宗並沒有任何接見活動,只留在總主教府舉行私人彌撒及稍作休息。 到了星期二(28日),教宗到總統府接受歡迎儀式,並與緬甸總統與各官員會面。緬甸總統廷覺表示,與教宗的會晤,再次強調了緬甸對和平的重視,同時對緬甸的和平懷有希望和信心。他又稱教宗為好朋友,並支持教宗為和平所作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