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10月18日出席《一道通諭的誕生,人類生命》新書介紹會時,向記者們證實了教宗有意訪問朝鮮的事實:「教宗表示他有意願前往平壤。」帕羅林樞機表示,新聞界對於韓國總統帶來朝鮮領導人邀請教宗訪問平壤的消息是真的。
國際 World
教宗接見韓國總統文在寅 聖座國務卿為朝鮮半島和平主持彌撒
(綜合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四(18日)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接見了韓國總統文在寅。隨後,韓國總統還會見了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以及聖座國務院與各國關係部門秘書長加拉格爾總主教。 在親切的會談中,雙方提及良好的雙邊關係,指出教會在社會、教育和醫療領域,以及在促進朝鮮半島人民的對話與修和上作出的積極貢獻。關於共同努力促進各種有益的舉措來消除朝鮮半島現今仍存在的緊張氣氛,以開啟和平與發展的新時節,雙方對此表示熱切讚賞。最後,他們也討論了某些區域問題。 帕羅林樞機為朝鮮半島的和平主持彌撒 前一天,10月17日下午,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在聖伯多祿大殿為朝鮮半島的和平主持了一台彌撒,韓國總統文在寅也出席參禮。 帕羅林樞機以耶穌復活後和祂在最後晚餐廳中向門徒說的話展開彌撒講道,即「願你們平安」,「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賜的一樣。你們心裡不要煩亂,也不要膽怯」。樞機說,上主賜予人內心的和平是「靈性奧跡,它將十字架的犧牲與復活的更新力量連接在一起。」 樞機指出,在當今世界生活的艱困現實,需要向天主懇求和平的恩典,尤其是朝鮮半島的和平,好使它經歷了「這麼多年的緊張和對立後,終能宣揚和平」。 為了更深入瞭解和平的本質,聖座國務卿說,「身為善心人士,我們要以每天的抉擇、認真致力於為正義和團結服務,促進人權和人性尊嚴,尤其是透過照顧和關懷最弱小者來建設和平。但是,對有信仰的人而言,和平首先是源自至高者天主的恩典,甚至是天主臨在的圓滿體現。眾先知都宣揚祂是和平之王。」 帕羅林樞機表示,天主的恩典不是一個「抽象和遙遠的概念,而是具體生活的體驗。基督宗教信仰教導我們沒有十字架的和平不是耶穌的和平」。 樞機又引用了聖保祿六世教宗1968年的《世界和平日》文告中的一段話,「我們要在世界推廣愛慕和平的教育,建立和平,捍衛和平」,「激勵現代人和將來的世代,以真理、正義、自由和愛為基礎,尋求愛與和平」。 最後,帕羅林樞機說,「讓我們向上主祈求恩寵,使和平成為當今世界的真正使命,信靠基督十字架和祂的復活的力量。因著天主的恩寵,寬恕之路成為可能的,萬民選擇友愛是個具體的事實,即使國際社會成員互不相同,他們也有同樣的和平遠景」。 彌撒結束時,韓國總統文在寅向帕羅林樞機親自為朝鮮半島和平主持彌撒深表感謝。同時,他也感謝教宗方濟各為韓朝之間互相接近的進程給予支持和祈禱,並為渴望和平的朝鮮半島人民注入了勇氣和希望,重新發現兄弟情誼。
世界主教會議 與會主教《致全球青年信函》完成初稿
(梵蒂岡新聞網訊)世界主教會議10月24日上午召開第19場全體大會,253位與會神長出席。法國里昂輔理主教及世界主教會議專設小組成員戈比亞爾(Emmanuel Gobilliard)在大會上宣讀了《世界主教會議致全球青年信函》。這封仍是初稿的信函旨在呼喚每位青年,給予他希望和勇氣,讓他深信教會與他同行。
世界主教會議閉幕 《結束文件》草案呈交給與會神長
(梵蒂岡新聞網訊)以青年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將於本主日(28日),以彌撒作結閉幕。經過多場會議,大會集合了各方的意見,擬定了《結束文件》草案,並於週二(23日)向全體與會神長呈交此文件的草案。世界主教會議兩位特別秘書科斯塔(Giacomo Costa)神父和薩拉(Rossano Sala)神父稱《結束文件》是參加撰寫工作的耶穌會士和慈幼會士同道偕行的最佳範例。
教宗向聖若望保祿二世祈禱
10月22日為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的紀念日。教宗方濟各當天特別到聖伯多祿大殿,向聖人祈禱。同時,他當天亦更新社交網站Twitter,表示「願諸聖人幫助我們意識到天主永不遺棄我們,好使我們能在這世上活出並見證望德。」
教宗接見苦難會會士:你們要以具有創意的忠貞接近受苦的世界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一(22日)上午在梵蒂岡接見了將近100位耶穌苦難會(簡稱苦難會)的會士們,勉勵他們以「創造性的忠誠」面對當代的新挑戰,把耶穌帶到受苦的世界。同時,他們也應做修和的使者,因為教會需要那種「懂得聆聽而不定罪、以慈悲接納」的使者。 苦難會從10月6日至27日在羅馬召開修會大會,如今已經肯定了緬甸籍的喬基姆.雷戈(Joachim Rego)神父連任總會長。該修會於1720年由聖十字架保祿(San Paolo della Croce)神父創立,旨在宣揚天主透過耶穌的苦難揭示了對世界的愛。該修會如今遍布61個國家。 教宗在接見活動中,首先向會士們提到苦難會這次修會大會的主題「更新我們的使命:感恩、先知性及希望」,指出這就是「你們渴望激勵修會更新使命」的精神,以及「分辨與青年接觸的牧靈方法」。然後他談到該修會的特恩,勉勵他們做「靈性治癒及修和的使者」,「以深受遺棄的窮人為優先選擇」。 教宗表示,「教會今天強烈感受到走出自己、前往地理和存在邊緣地區的召喚。你們的任務在於接受新的使命,這意味著不僅要將福音帶往新的地區,也要面對當代的新挑戰,例如移民、世俗主義和數字世界」。具體而言,你們當「臨在於人們感覺天主不存在的那些境況中,透過各種方式或形式,設法接近那些正在受苦的人」。 教宗認為,把一個「改變的時代」說成「時代的改變」更為恰當。在這個時代中,苦難會的會士們該當留意聖神的行動,認出時代的標記,因為「新環境要求具備新答案」,這需要對神恩抱持「一種創造性的忠誠」,好能回應人群的需要且將基督帶到一個受苦的世界。 他們的會祖聖十字架保祿正是如此,他以創新的精神回應當時的需要,認識到「愛天主是極具創新的力量,這並非以言語,而是藉著那懂得愛的人的行動和德表而顯示出來」。 教宗最後表明:「你們傳達的訊息乃是天主在十字架上揭示的愛,這個簡明而有力的訊息仍能向今日社會説話,因為今天的人學會了不再只信賴言詞,而是只看行動和事實。對許多在尋找天主的青年而言,耶穌的苦難能成為希望和勇氣的泉源,向他們表明每個人都親自蒙受了愛,而且被愛到底。願你們的見證和使徒工作繼續使教會得以豐富,也願你們永遠留守在被釘十字架的基督和祂受苦子民的身旁。」
教宗佩戴殉道聖索主持封聖大典
在上主日的封聖大典中,教宗方濟各戴上聖羅海洛生前的聖索,正式冊封這位總主教為聖人。聖人在舉行聖祭期間被刺殺,而該聖索亦是他殉道時所佩戴的。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獲任命為宗座科學院院士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任命了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分子和細胞生理學教授朱棣文為宗座科學院院士。朱教授發展了用雷射冷卻和捕獲原子的方法,因而199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普世教會慶祝傳教節 教宗呼籲青年參與教會的傳教使命
(梵蒂岡新聞網訊)上主日(21日)為普世傳教節,教宗方濟各向全球各地的傳教士表示感謝,並為他們祈禱,同時邀請青年為宣講基督的使命貢獻力量。
新聞簡訊
台灣發生27年來最嚴重鐵路事故 教宗致電慰問 (綜合報道)台灣普悠瑪列車上週日(21日)傍晚疑超速,導致發生出軌嚴重事故,造成至少18人死亡、183人受傷,死者包括五名師生。今次的意外是台灣27年來最嚴重的鐵路事故 涉事普悠瑪列車出事時載有366名乘客,18名死者身分已全部確認,年紀最小僅九歲。另外,當地一間國中原本前往韓國交流的師生團,返台回家途中搭上該列車,兩名教師、三名學生,以及一名導遊兼領隊不幸喪生。 事發於東正線新馬站,事故後該路段實施單線雙向行車,當局出動約700人搶修。台鐵局長鹿潔身表示,尤姓列車司機有5年駕駛經驗,他事發前曾反映列車動力不足,但意外詳細原因仍待調查。 而教宗方濟各聞訊後,22日傍晚發唁電慰問受影響的人。這封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署名的唁電寫道:「教宗方濟各得知在宜蘭縣發生的火車脫軌事故後深感悲痛,並向所有受到這起事故影響的人保證他的關懷與慰問。教宗在祈禱中惦記著亡者和痛失親友的人,懇求天主向傷者、他們的摯愛、民政當局和救難人員廣施治癒、力量與平安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