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花地瑪聖母堂區的「花地瑪聖母支團」,是本澳華語聖母軍成年支團的第七支團,於2015年2月成立,至今已有兩年多時間,其間該支團協助花地瑪聖母堂區的福傳工作;何知行神父亦派遣團員們分別定期探訪台山、青州等地區的獨居教友,以及探訪病患者、老人院等。
本地 Local
國際傳統音樂學會 第44屆全球學術會議硏討會
圖右起:查偉革先生、林敏柔博士、陳人彥教授合照 (本報訊)國際傳統音樂學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raditional Music)的第44屆全球學術會議,本年7月13至19日於愛爾蘭利默里克大學舉行。其中名為「澳門的音樂丶宗教與身份面貌 —— 常用宗教音樂在殖民地多元文化環境下的動態」的研討會,發表三份學術研究文章,內容探討澳門自十九世紀以來的豐富音樂傳統,如何在聖若瑟修院多位神父的引領下得以發展。此項學術研究,由澳門音樂歴史學家兼指揮家查偉革先生、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名譽顧問林敏柔博士,聯同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院長陳人彥教授發表。
丁守仁神父將回澳慶祝晉鐸金禧
(本報訊)屬本澳教區但現已回葡服務的丁守仁神父(Pe. Dino do Santos Parra),日前在故鄉平博士達(Bemposta)慶祝晉鐸金禧,並稱如身體健康許可的話,亦會回澳和眾教友一起慶祝。 8月15日,丁守仁神父邀請其所在教區的郭若瑟主教(D. José Cordeiro)主持了一台大禮慶祝彌撒,而丁神父及多位其他堂區主任司鐸亦有參與共祭,眾多教友及親友出席。
聽!大自然在說話…
大自然三個字聽起來甚少人不喜愛。 八月裡我們有三組朋友離開澳門去過兩處地方接觸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的美妙:是晴空、草原、星夜、農夫、野菓、走獸,寄住的農舍,各人都滿滿而歸。 他們去了印尼的泗水、日惹和三寶壟教區,內蒙古。
聖安多尼濟貧會慶祝成立週年 派發「聖安多尼麵包」
(本報訊)聖安多尼堂慶祝濟貧會成立114週年,於9月13日(星期三)早上7時半及下午5時半感恩祭後,祝福及派發聖安多尼麵包。眾教友列隊到祭台前,從李神父手中恭領聖安多尼麵包,以作紀念。 聖安多尼濟貧會成立已有百多年歷史,秉承聖人安多尼關愛窮人的精神,濟貧會每月除了派發金錢、白米、還幫助貧窮學生每月津貼零用金,以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在此感謝多年來支持濟貧會的熱心人士,並祈望各位教友繼續積極支持該會。
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慶祝修會成立150週年
會祖聖金邦尼主教 (本報訊)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將於10月7日(星期六)晚上7時正,在祐漢聖若瑟勞工主保堂舉行感恩聖祭,慶祝會祖聖金邦尼的慶日。 今年的慶祝特別有意義,因為金邦尼傳教會不僅要慶祝他們的修會成立150週年,更欣逢他們來到澳門教區服務的第25個年頭。 這些年來,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在履行使命時,受到眾多的援助,為此特別感謝天主的祝福及大家的支持。 禮儀後,備有茶點聯歡。歡迎教友參加,同頌主恩。
寫於「天鴿」後 六名本澳教友集合災後意見
圖片:陳顯耀攝 編按:強颱風「天鴿」上月23日吹襲澳門,對澳門造成嚴重破壞,造成十人死亡、200多人受傷。六名分別來自望廈聖方濟各堂、聖若瑟勞工主保堂和聖老楞佐堂的教友,就風災後造成的傷亡與破壞集合了一些意見,並整合成文章。 天災往最壞的情況發生,短短幾句鐘的吹襲已奪去十人的寶貴性命和造成很大破壞。風暴期間,筆者雖然留在安全的室內,仍感受到外頭強風的威力,並透過社交平台,實時獲悉不同區域的受災情況,開始意會是次風災情況嚴重。隨後,電力、通訊和水先後截斷,風災後的街道更是一片狼藉。可幸市民並沒有因恐慌而造成混亂,更發揮助人和救援城市的大愛,向長者及有需要人士送水送飯,以及協助清理街道。
《號角報》翻譯大學教科書 冀協助提供完整神哲學書籍
(本報訊)為協助更多未來的司鐸和宗教科老師,《號角報》已開始了一項項目:翻譯由西班牙納瓦拉大學出版的哲學和神學教科書系列。是次項目得到天主教澳門教區的支持,旨在將教科書從西班牙文翻譯成中文和英文,讓全球各地的讀者都能在這系列的書籍中獲益。
颱風信號或暴雨警告生效期間之牧民指引
當八號(或以上)颱風信號經已懸掛或暴雨警告經已發出,信友應如一般市民,接受忠告,留在戶內,避免戶外活動,以策安全。 在上述信號或警告生效期間,離家前往聖堂會有危險。故此,在這些情況下,信友毋須參與主日彌撒,但為本身的神益,他們仍須履行另一些善工,例如在家中閱讀聖經(主日彌撒選用的讀經較佳)或念玫瑰經。 在上述第1. 項提及的情況下,不論是主日或平日,聖堂不開放。 如信友罔顧上述第1. 及第2. 項指引而導致意外或損傷,教區當局及有關的司鐸將不負起任何責任。 如八號(或以上)颱風信號或暴雨警告,於主日或平日常規彌撒前兩小時除下,彌撒應如常舉行。 該等信號或警告除下後,司鐸可按牧民情況,加開主日彌撒,以便教友參與。 上述指引適用於婚禮及殯葬儀式。
主教座堂慶祝堂慶 聖祭中施放堅振聖事
(本報訊)主教座堂於9月9日下午6時,舉行堂慶感恩祭,由李斌生主教主禮,並由劉偉傑神父、柴浩東神父、薛沛德神父共祭。在聖祭中,有六位教友從主教手中領受堅振聖事,其中有一位教友初領聖體。 恭讀福音後,主教在講道中指出,聖母瑪利亞的誕辰是救恩史的開始;天主揀選了瑪利亞為聖子的母親,孕育了主耶穌;這位嬰孩是弱小的,但是最偉大的,為我們展現救恩的曙光。「厄弗辣大的白冷,你在猶大郡邑中雖是最小的,但是,將由你為我生出一位統治以色列的人,他的來歷源於亙古,遠自永遠的時代。」,及如集禱經所言:「求祢使我們因慶祝聖母的誕辰,而獲得天上的恩寵,體驗救恩的來臨,日益生活在基督所賜的平安中。」主教指出天主的平安來自兩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