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哲學】 (57) 我如何能肯定?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我們先前談論了真理是基於所存在的,真的事物。在面對現實時,因為自由,我們至少有三種方式回應這現實,即是說,我們能對現實持有三種可行的態度:肯定、意見和懷疑。值得注意的是:真理關乎「事態 」(事物或事物的狀況),這三種可行的態度關乎「心態」(我對事物或事物的想法)。 事態和心態之間的聯繫是證據。個人的心態視乎他/她對事態擁有多少證據。聖多瑪斯(《神學大全》第1集,第2題,第1節)教導我們,一些事物是自明的,或自然而知的:per se nota。我們能夠直接觀察的事物是這種真理的例子。然而,有些事物並沒有明顯的證據。聖多瑪斯說它們是 per aliud nota(《神學大全》第2集,第1部,第57題,第2節)——我們從他人獲得知識(見「速食哲學」第三篇)。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被天主捨棄的天主子

文:梁展熙 乙年苦難聖枝主日 雖然很困難和使人疲累,但如果大家能夠集中注意力仔細留意今天所有讀經的話,不難發現《馬爾谷福音》的耶穌受難敘述中,有一個趨勢:耶穌一步步地被負賣、被拋棄,直到只剩下祂自己。問題是,究竟事態何以發展至此?尤其當我們把耶穌的下場與祂在榮進耶京時的畫面相比較,就特別明顯。 在榮進耶京時,耶穌確確實實是備受萬民簇擁,「賀三納」這歡呼之聲不絕於耳。「賀三納」是甚麼意思?它被教會禮儀保存在彌撒固定禱詞——《聖聖聖》(或稱:歡呼曲)——中。在外文(如:拉丁、葡、英)中,它是直接音譯過來。在中文裏,卻只簡譯為「歡呼之聲」。其實,「賀三納」是音譯自:「hôšî’â-nā’」,意思是:「請祢拯救!」。從此時群眾高呼「求祢拯救」,來看耶穌在十架上時路過的人搖頭辱罵——「救救你自己罷!」——以及司祭長和經師的譏笑——「他救了別人,卻救不了自己!」,這轉變是何等諷刺。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週四晚上的走堂傳統

文:陳思頴 逾越節三日慶典是教會禮儀年的高峰,這三天的禮儀重現著耶穌整個苦難及復活的奧蹟。而聖週四一整天,充滿了一個又一個甚具神學意義的標記。這一天,除了完結整個基督逾越奧蹟的準備時期,進而開啟了這個「逾越節三日慶典」(Triduum Sacrum Paschale),教會在聖週四這一天,隆重慶祝兩個不同的禮儀。第一個是「聖油彌撒」(Missa chrismatis),傳統上,是由教區主教以及全體教區司鐸,於聖週四的日間在主教座堂慶祝,(本澳教區將之提前至聖週星期三的黃昏慶祝),在這台「聖油彌撒」中,眾司鐸在教區主教前重宣他們的司鐸誓約,而主教亦會祝聖三種聖油:至聖聖油、病人聖油和慕道聖油,以供司鐸們一整年的運用。 而在聖週四的傍晚,每一個堂區都會慶祝「主的晚餐」,紀念耶穌基督在晚餐廳中建立了聖體聖事。在這一天的第二個禮儀,都在黃昏或晚間舉行,因為「逾越節晚餐」是在日落之後吃的(參出12:1-14)。這一台感恩祭的結束,會「清空祭台」:所有至聖所上的布要被移走,聖堂的鐘和鈴都要保持靜默,而聖體要從至聖所內的聖體龕中移出,恭移至一個臨時的「聖墓祭台」(altar of repose),這個時候,傳統上,信友們都留在「聖墓祭台」,朝拜聖體並靜默地「瞻仰」。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四旬期第六主日(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聖馬爾谷福音14:1-15:47 聖枝主日前後的兩篇福音有強烈的對比,耶穌有光榮君王與受苦僕人的對比,當耶穌騎在驢駒上進入耶路撒冷時,群眾夾道歡呼,前呼後擁地讚頌他,之後當他受審判時,群眾對十字架上的耶穌惡言相向,嘲笑與侮辱。 最近,大甲媽祖出巡,往返嘉義新港遶境進香,有如嘉年華會,所到之處萬人空巷,很多善男善女爭相鑽媽祖神轎底下以得到祝福。身處在熱烈群眾中,祈求祝福外,也在群眾中感受一份團體歸屬感;當然,在群眾中也可能因盲從而失去個體自主,受到誤導而失去理性。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我們必須自我否定

文:Fr Leonce De Grandmaison, SJ 譯:何紹玲 克己的目的是令我們可以糾正兩個對立的缺点,它們往往在不同時間、不同程度下與我們共存。 首先要提的缺點是過度的熱情、急躁和過份自信。我們像充滿火藥,欠缺耐性,不懂靜候時機、期望、等待。我們常常把自己的看法強加於別人身上,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感興趣的,别人一定有興趣……我們話說得太多,聲浪亦大,本是享受的消遣卻變成揮霍;簡單說,我們的自尊已變得累贅。這缺點實在太普遍了,我們每個人都肯定犯過不少次。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哲學】 (56) 我們還需要在乎真理嗎?

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我們還需要在乎真理嗎?它還重要嗎?一名作家悲嘆道,我們已經進入了「後真相時代」。 《後真相時代:現代生活的虛假和欺騙》的作者,美國學者拉爾夫.凱斯(Ralph Keyes)寫道:「曾經,我們有 [1] 真理 和 [2] 謊言。現在,我們有[1] 真理 、[2] 謊言和[3]不可能是真但我們不願視為錯的聲明。這是個充斥著委婉語的社會。」在後真相時代,真理與謊言,誠實和不誠實,虛幻和不虛幻之間的差異變得模糊。欺騙別人成為一種挑戰,一種遊戲,最終形成了一種習慣。有研究指出,美國人平均每天都會說謊。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天主允許試探  因為我們有選擇的自由

文:Aldo Maria Valli 譯:何紹玲 不讓我陷入試探(Ne Nos Inducas In Tentationem)。沒錯!天主是允許試探的,因為我們有選擇的自由。 「And lead us not into temptation, but deliver us from evil」:教宗方濟各最近對天主經(英文版)這兩句,作出以下評論:「這個翻譯不太恰當,法國人已改為『Do not let me fall into temptation……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是世人自己走向試探,並不是天主把我們引向誘惑,然後回頭看看我們如何跌倒,任何為父的一定不會這樣做,做父親的會立即上前扶我們一把」就這樣便帶出一場激烈討論。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哲學55】 工作還有另一層意義?

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我們需要工作來賺取生計,這是我們工作最基本的目的。但工作只是為了生存而已?我們知道還有其它意義的。 透過工作,我們陶治我們的感官,我們淨煉我們的情感,我們塑造我們的頭腦 / 理智,我們鞏固我們的意志。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心」刻

文:梁展熙 乙年四旬期第五主日 在乙年的四旬期,禮儀讓我們重溫了救恩史的舊約部分。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點,是上主把祂的律法全部告知梅瑟,然後他「下來將上主的一切話和誡命講述給百姓聽,眾百姓都同聲回答說:『凡上主所吩咐的話,我們全要奉行!』」(出24:3);可是,後巴比倫時代的以色列人在反思自己民族的歷史時,卻發現自己國家從未遵守西乃盟約中的根本大法之一:安息年。這當中也許牽涉不少原因,但從先知不約而同地批判同胞(尤其皇親商賈)的貪得無厭,欺詐黎民百姓看來,不願意賺少一點肯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畢竟,要他們眼白白看著田地一年不耕,少賺一年收穫;要釋放所有奴隸,眼白白失去了便宜甚至賤價的勞動力,並且要為新的勞動力提高成本,使利潤下降;這些又豈是主宰社會資源的階層願意付出的呢?